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我们在进行病毒唑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的研究中,从217例早期EHF患者的血、尿液标本中分离到169株EHF病毒(EHFV),这些病毒与来源于动物体内的EHFV有抗原性差异,且对乳鼠的致病性亦不同。本文对这些病毒中的两株进行了理化特性和生长特性的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晴  罗凡  杨占秋 《免疫学杂志》2008,24(4):438-441
目的 研究湖北地区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与普马拉病毒(Puumaa virus,PUUV)、多布拉伐病毒(Dobrava virus,DOBV)血清学交叉反应.方法 以酵母菌表达的PUUV、DOBV、HTNV重组核衣壳蛋白(recombinant nucleocapsidprotein,rNP)为包被抗原,ELISA法定性、定量分析湖北地区HTN型急性,恢复期血清中IgA、IgG、IgM抗体,比较疾病早晚期血清学交叉反应变化.结果 DOB-rNP与HTN型血清中IgA、IgG、IgM抗体交叉反应性较高,PUU-rNp对HTN型血清交叉反应很低;IgA、IgG抗体交叉反应在恢复期血清中均增高,且IgA抗体交叉反应更多更强.结论 湖北地区HTN型血清与DOBV存在广泛交叉反应,与PUUV交叉反应少.各交叉反应在恢复期增高对汉滩病毒血清学研究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反义端粒酶催化亚单位抑制喉癌细胞生长的离体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反义寡核苷酸对人喉癌细胞株Hep-2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用脂质体包裹hTERT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体外培养的Hep-2细胞,分别于转染后24、48、72h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转染的72h行HE染色及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转染后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生长密度下降;端粒酶活性受到抑制。结论:hTERT反义寡核苷酸短期内可以降低端粒酶活性、抑制喉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大青叶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大青叶不同化学部位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活性。方法:利用Hep-2细胞体外培养系统,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和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以治疗指数(TI)为评价指标,评价大青叶不同化学部位体外抑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对Hep-2细胞的感染作用;并通过改变加药方式,初步探讨抗病毒机制。选择体外抗病毒活性较强的部位,观察其对HSV-Ⅰ脑炎小鼠的保护作用,以综合评价其抗病毒活性。结果:大青叶Ⅱ~Ⅴ部位对HSV-Ⅰ有直接灭活作用,各部位均不能阻止HSV-Ⅰ侵入细胞,除Ⅲ,Ⅴ部位外,其余部位均有抑制HSV-Ⅰ生物合成作用;Ⅳ部位能显著降低HSV-Ⅰ脑炎小鼠死亡率。结论:大青叶Ⅳ部位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HSV-Ⅰ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5.
柯萨奇病毒与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慢性心肌炎有 45 %~ 65 %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其引起心肌损伤的原因可能与宿主自身免疫状况、病毒毒株等多种因素有关 ,现将其引起心肌损伤的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 4)基因外显子1的49位点A/G和启动子- 318位点C/T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 -SSP)方法,检测82例中国湖北汉族溃疡性结肠炎患者(UC)以及204 例健康对照者CTLA- 4 基因外显子1的49位点A/G和启动子-318位点C/T的基因型和单倍型。结果 UC患者CTLA -4 A+49G和C- 318T基因型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性别无关。在单倍型分析中,UC患者CTLA -4单倍型2,3(C-318 G49/T-318 A49)显著低于正常人群(26%比41%,P<0.05,OR=0.4918,95%CI:0.2784~0.8688)。结论 UC患者CTLA- 4 基因A+49G和C -318T单倍型2,3 与UC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用α-细辛脑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对确诊的163例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利巴韦林联用细辛脑雾化吸入治疗组应用α-细辛脑注射液加入利巴韦林雾化吸入,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加入生理盐水中雾化吸入,以上治疗均每日2次。结果:两种治疗方案中,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儿气促、肺部罗音的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缩短。结论:利巴韦林联合α-细辛脑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Vero-E6细胞中汉坦病毒抗原的方法,并与间接免疫荧光法(IFA)、ELISA进行比较。方法将汉坦病毒感染10d的Vero-E6细胞以A35单克隆抗体为一抗,FITC标记羊抗鼠抗体为二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达抗原的细胞,并将病毒不同感染天数及病毒不同载量感染情况下的抗原检测结果与IFA、双抗体夹心法ELISA进行比较。结果流式细胞术在感染后的第2天可检出的阳性细胞数为2.60%,其最低检出的病毒感染载量为50pfu/ml;而IFA和双抗体夹心法ELISA则分别在感染后的第3天、第2天能检出抗原,最低检出的病毒感染载量均为50pfu/ml。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法作为一种检测细胞内汉坦病毒抗原的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快速,与ELISA、IFA方法比较,可更直接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9.
复方大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大黄对HBV病毒复制的作用效果。方法:用MTT法测定复方大黄在不同浓度下对HepG 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ELISA法检测复方大黄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抗原的影响。结果:在用药后第4、8天,复方大黄对HepG 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D50)分别为346ng/ml和212ng/ml(P〉0.05);对HBeAg的治疗指数(TI)分别为2.84和5.30(P〈0.05);对HB-sAg的治疗指数分别为0.00和0.42(P〉0.05)。结论:复方大黄可抑制HepG 2.2.15细胞分泌HBeAg,具有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提取法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和感染家兔微量血清中提取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 RNA,然后与(α-~(32)P)dCTP 标记的 R_(22)株 HFRS 病毒 M 片段探针杂交,在6例患者血清和2例感染兔血清共8例样品中,有7例出现明显的杂交信号,而正常对照血清和培养细胞为阴性。R_(22)株 M 片段 cDNA 探针可进一步试用于临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