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62篇
  免费   1132篇
  国内免费   715篇
耳鼻咽喉   192篇
儿科学   400篇
妇产科学   129篇
基础医学   1774篇
口腔科学   105篇
临床医学   3557篇
内科学   2044篇
皮肤病学   425篇
神经病学   445篇
特种医学   5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1096篇
综合类   6287篇
预防医学   1697篇
眼科学   106篇
药学   2617篇
  20篇
中国医学   1566篇
肿瘤学   858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421篇
  2022年   471篇
  2021年   584篇
  2020年   586篇
  2019年   554篇
  2018年   314篇
  2017年   469篇
  2016年   496篇
  2015年   546篇
  2014年   1048篇
  2013年   1030篇
  2012年   1447篇
  2011年   1573篇
  2010年   1351篇
  2009年   1324篇
  2008年   1635篇
  2007年   1470篇
  2006年   1278篇
  2005年   1800篇
  2004年   1125篇
  2003年   897篇
  2002年   693篇
  2001年   608篇
  2000年   407篇
  1999年   294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内科杂志》2022,(4):426-432
法布雷病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罕见遗传溶酶体贮积症, 及时进行特异性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延缓疾病进展, 从而延长患者预期寿命。目前, 特异性治疗方法中酶替代治疗(ERT)和分子伴侣疗法已获得批准上市, 底物减少疗法、新型ERT以及基因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案正在临床研究中。本文基于《中国法布雷病诊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的治疗指导建议, 并结合本科的治疗经验, 总结了近年来关于法布雷病特异性治疗领域的新进展, 重点阐述了特异性药物尤其是ERT的作用机制、临床获益、启动时机、疗效监测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穿刺活检是前列腺癌诊断的金标准。PSMA PET是新兴的成像技术, 对确诊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病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对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等有较高的识别能力。PSMA PET影像融合引导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可提高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协助选择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活检病灶, 规划活检针道, 提高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骨活检的成功率。目前, 相关研究较少, 仍需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探讨PSMA PET在前列腺癌靶向穿刺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4.
5.
抗体药物具有特异性高、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双特异性抗体(双抗)是指同时结合2个不同抗原或同一抗原2个表位的抗体。与单特异性抗体相比,双抗具有高度特异性,增强了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已有多种双抗药物获批上市,进入临床研究的双抗药物数量不断增加。双抗药物的形式持续在更新,应用范围也在扩大,在未来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此文就目前已有的双抗类型、作用机制及目前双抗制备上面临的困难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宁波市中医医院首次确诊并化疗的52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和7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血清中NSE和ProGRP水平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 结果 治疗前SCLC组患者的血清NSE水平高于NSC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泛期(ED)患者血清NSE水平高于局限期(L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CLC组患者的血清ProGRP水平高于NSC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D患者血清ProGRP水平高于L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2个周期化疗后,52例SCLC患者中有效组39例,无效组13例,有效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NSE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效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ProGR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roGRP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清NSE和ProGRP水平升高可能有助于SCLC患者和NSCLC患者的鉴别诊断,血清NSE和ProGRP水平可作为SCLC分期的辅助依据。ProGRP在监测SCLC病情变化、评估疗效等方面可能较NSE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清热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0例)和依达拉奉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联合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瘀汤。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5%(38/40),显著高于依达拉奉组的总有效率75%(30/40)(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GCS评分升高,且联合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GCS评分高于依达拉奉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均脑血肿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结论:清热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其神经缺损,降低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胃降逆方对卵清蛋白联合酸灌注诱导的非糜烂性反流病大鼠食管黏膜中特异性激活蛋白激酶2(specific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2,PAR2)、P物质(substance P,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等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5只和实验组25只。实验组采用腹腔注射卵清蛋白致敏剂诱导内脏高敏感,24小时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和胃降逆方(高、中、低)剂量组、奥美拉唑组,每组5只。和胃降逆方(高、中、低)剂量组及奥美拉唑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和胃降逆方水溶液及奥美拉唑水溶液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均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干预2周后,悬尾实验评价大鼠内脏高敏感。验证成模后,联合弱酸灌注诱导非糜烂性反流病大鼠模型,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大鼠食管黏膜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食管黏膜PAR2、SP、CGRP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食管黏膜中与PAR2、SP、CGRP激活相关的肥大细胞(mast cell,MC)及辣椒素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1,TRPV1)蛋白的共表达。结果 (1)悬尾实验不动时间比较: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不动时间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和胃降逆方中剂量组、奥美拉唑组大鼠不动时间明显增多(P0.01),和胃降逆方低剂量组大鼠不动时间增多(P0.05)。(2) 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AR2、SP、CGRP表达比较: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食管黏膜的PAR2、CGR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 01),SP蛋白表达升高明显(P 0. 05);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PAR2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各用药组SP的蛋白表达下降明显(P0.05),各用药组CGRP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3) MC与TRPV1共表达比较: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食管黏膜的MC与TRPV1的共表达有一定程度的增多;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MC与TRPV1的共表达均不明显。结论和胃降逆方可通过降低PAR2、SP、CGRP的表达,改善非糜烂反流病大鼠的病理变化及内脏高敏感状态。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电图、磁共振成像对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患儿预后情况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较差组(28例)和预后良好组(32例)。所有患儿均接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清与脑脊液)、脑电图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电图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结果:预后较差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预后较差组脑电图异常率、磁共振成像异常率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电图、磁共振成像均可作为预后判定的客观指标,在预后判定中存在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