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125篇 |
免费 | 1249篇 |
国内免费 | 42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2篇 |
儿科学 | 78篇 |
妇产科学 | 71篇 |
基础医学 | 518篇 |
口腔科学 | 115篇 |
临床医学 | 7205篇 |
内科学 | 998篇 |
皮肤病学 | 80篇 |
神经病学 | 155篇 |
特种医学 | 75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652篇 |
综合类 | 10795篇 |
预防医学 | 2010篇 |
眼科学 | 103篇 |
药学 | 3967篇 |
87篇 | |
中国医学 | 13545篇 |
肿瘤学 | 6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2篇 |
2023年 | 992篇 |
2022年 | 1194篇 |
2021年 | 1702篇 |
2020年 | 1128篇 |
2019年 | 958篇 |
2018年 | 347篇 |
2017年 | 713篇 |
2016年 | 870篇 |
2015年 | 1011篇 |
2014年 | 2159篇 |
2013年 | 1979篇 |
2012年 | 2751篇 |
2011年 | 3119篇 |
2010年 | 2795篇 |
2009年 | 2584篇 |
2008年 | 2574篇 |
2007年 | 2161篇 |
2006年 | 2032篇 |
2005年 | 2057篇 |
2004年 | 1790篇 |
2003年 | 1534篇 |
2002年 | 1340篇 |
2001年 | 1136篇 |
2000年 | 823篇 |
1999年 | 664篇 |
1998年 | 576篇 |
1997年 | 494篇 |
1996年 | 441篇 |
1995年 | 359篇 |
1994年 | 266篇 |
1993年 | 175篇 |
1992年 | 167篇 |
1991年 | 160篇 |
1990年 | 124篇 |
1989年 | 156篇 |
1988年 | 40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筋膜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数据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41例,男,26例,女15例,平均年龄(47.3±9.2)岁,采用筋膜内热针治疗;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46.9±8.7)岁,采用相应椎体小关节注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3、6、12月的视觉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腰屈曲范围(range of lumbar flexion, LFR),以及比较患者治疗后1 a内症状复发率。结果 79例患者治疗后获完全随访。2组患者治疗后均无并发症发生。试验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VAS评分、JOA评分、LF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VAS评分、JOA评分、LFR评分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一组内患者治疗后... 更多 相似文献
2.
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急诊、危重患者的救治中,从根本上解决了患者大失血需快速补液、躁动、搬运、护送、护理的问题,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赢得了抢救病人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头针配合电针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中眩晕症状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是由Caplan于1980年首先报道的一种特殊表现的脑血管疾病,系基底动脉顶端2cm范围以内,5条动脉(2条大脑后动脉、2条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的分叉部位缺血或闭塞所致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丘脑、中脑、小脑、枕颞叶有不同程度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虽然本综合征已从椎基底动脉缺血区分出来,但以眩晕为首发症状较常见。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所遇到的疑难病与现代难治病即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均以难治为前提。疑难病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概念,也主要是指中医范畴内的疾病而言,除此之外,还有难辨、难明、难治之意;难治病是西医领域中 相似文献
5.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1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 ,针灸治疗中风有悠久历史 ,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近年来 ,笔者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在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同时配合针灸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 ,大大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 76例 ,女 48例 ,年龄最小 44岁 ,最大 86岁 ,平均年龄67.3岁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人均经过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梗塞 ,无肢体运动障碍者不列入在内 ,所有患者均急性发病 1d~ 3d入院。其中有高血压史占 73 % ,冠心病史占 47% ,糖尿病史占 3 1% ,高血脂史占 …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针灸治疗VD进展情况。方法:通过针灸对VD在生化、脑电图、头针、体针、电针、穴位注射等方面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针刺治疗VD疗效及其机理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对照比较有显著的差异,体现了针灸治疗VD的优越性。结论:针灸治疗VD疗效肯定,只有系统、客观地揭示针灸治疗VD的机理,方可在今后临床上有更进一步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心律失常表现有过速、过缓、早搏、房颤及传导阻滞等多种类型。其病因复杂 ,症候多变 ,故当明确病性 ,辨证施治 ,方可取得满意疗效。1 辨明性质 功能性心律失常经过适当调养或对症处理 ,可迅速解除。器质性心律失常病情多较重 ,常需坚持辨证施治。对某些重症患者 ,选方用药要药专力猛 ,以求迅速控制病情。心动过缓 ,特别是低于 1 min40次者 ,多有心悸、胸闷、气短、舌质淤暗、脉迟等症 ,为阳虚失运 ,血脉淤阻。治当温阳益气 ,活血化淤。药选人参、附子、黄芪、桂枝、麻黄、莪术、丹参等 ,其中附子用量可达 30~ 5 0 g。麻黄的功效在于振奋… 相似文献
8.
9.
10.
针药治疗面神经麻痹症40例体会谢国淼(江西省萍乡市卫生学校萍乡337000)关键词面神经麻痹针药疗法10余年来,笔者对本症采用针灸、中药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资料比较完整的40例总结如下:1治疗方法(1)针刺治疗:取阳白、太阳、攒竹、下关、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