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3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165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467篇
内科学   164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124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902篇
预防医学   40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02篇
  5篇
中国医学   448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性早熟女童血浆中双酚A和4-壬基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流速1 mL/min,柱温30 ℃,检测激发波长275 nm,发射波长315 nm,外标法定量检测血浆中双酚A和4-壬基酚含量。结果:双酚A和4-壬基酚分别在1.45~5 937.50 ng/mL (r2=0.999 9,n=7),1.53~6 250.00 ng/mL(r2=0.998 8,n=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RSD均<7.83%,方法回收率均>94.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同时测定性早熟女童血浆中双酚A和4-壬基酚的含量和临床血样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2.
3.
背景 物理降温方法是中枢性高热患者的主要降温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效果报道不一,且存在较明显的并发症。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4 2 0070586.4)对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2019年佛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中枢性高热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9)、普通静脉降温组(n=32)和应用降温装置组(n=32)。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体表物理降温,普通静脉降温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静脉输注低温液体(由冰箱冷藏4 ℃),应用降温装置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输注室温液体。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 h及治疗48 h后的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bg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计数(PLT);观察寒战、心律失常、皮肤受损等并发症发生率;测量治疗前及治疗2、4、8、12、24、48 h的肛温;评估治疗1周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电话随访患者治疗28 d病死率。结果 治疗方法和时间对FbgC、APTT、PT及PLT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对FbgC、APTT、PT及PLT主效应均不显著(P>0.05)。应用降温装置组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和普通静脉降温组,皮肤受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7)。治疗方法和时间对肛温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对肛温主效应均显著(P<0.05);其中应用降温装置组治疗2、4、8、12、24、48 h的肛温均低于对照组和普通静脉降温组(P<0.05)。治疗1周后应用降温装置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和普通静脉降温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对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治疗具有快速且稳定的降温效果,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广泛应用于临床降温治疗。  相似文献   
4.
赵莹  徐婉儿  黄芳  钱楚楚 《新中医》2020,52(8):128-130
目的:观察夏枯草消乳方治疗儿童性早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性早熟患儿4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给予知柏地黄丸治疗,观察组24例给予夏枯草消乳方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孕酮(P)、睾酮(T)、催乳素(PRL)、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67%,对照组为73.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T、P、FSH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PRL、E2、L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夏枯草消乳方治疗儿童性早熟效果显著,能有效调节血清性激素紊乱状况,疗效优于知柏地黄丸治疗。  相似文献   
5.
张莹  王龙胜 《安徽医药》2020,41(4):417-420
目的 探讨中枢性性早熟(CPP)女童腺垂体前叶高度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30例CPP女性患儿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腺垂体前叶高度)与临床测定的体内性激素水平,临床性激素测定包括空腹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泌乳素(PRL)及性激素激发试验刺激后的峰值LH、峰值FSH及峰值LH/FSH。依据垂体磁共振平扫及增强影像学检查结果,将30例CPP患儿分为垂体微腺瘤组(9例)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组(21例)。分析CPP患儿腺垂体前叶高度与体内基值LH、峰值LH、峰值FSH、峰值LH/FSH的相关性。结果 ICPP组患儿腺垂体前叶高度与体内基值LH、峰值LH、峰值FSH、峰值LH/FSH均存在正相关(r=0.946、0.765、0.924、0.791, P<0.001);而垂体微腺瘤组(主要为泌乳素瘤)患儿腺垂体前叶高度与体内性激素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ICPP女性患儿腺垂体前叶高度与体内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影像学检查能对临床不同类型CPP诊疗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寻肥胖与性激素的相关性,为预防女童性早熟以及为肥胖与性早熟联合宣教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深圳市某医院收治的6~8岁性早熟女童为观察组,按年龄匹配的原则在当地体检学生中选取发育正常女童作为对照组,对2组女童进行体格检查和静脉中激素6项[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ROG)、泌乳素(PRL)、睾酮(TESTO)]测定。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11例性早熟女童(观察组)和111名正常发育女童(对照组),2组女童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和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女童FSH、LH、E2、PROG均高于对照组女童,PRL、TESTO低于对照组女童(P<0.05或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肥胖女童的FSH、LH、E2水平均高于非肥胖女童,对照组中肥胖女童PRL高于非肥胖女童(P<0.05或P<0.01)。观察组女童FSH、LH、E2水平与BMI成正相关(r=0.328、0.320、0.207),对照组女童FSH、LH与BMI成正相关(r=0.297、0.340)。结论 女童肥胖与性激素FSH、LH、E2等正相关,因此预防肥胖有助于女童性早熟的早期预防,建议加强肥胖与性早熟联合宣教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长期发展可影响患儿正常身心发育,常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可有效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但部分患者对其并不敏感。本研究探讨达那唑胶囊联合戈舍瑞林治疗ICPP女童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3-01-2015-01-01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ICPP女童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年龄、身高、体质量和骨龄等因素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按1∶1配比后共纳入78例,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戈舍瑞林治疗,观察组予以戈舍瑞林联合达那唑胶囊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龄、生长速度、实际身高、预测成年身高、子宫、卵巢容积、雌二醇水平及肥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生长速度为(11.83±1.74)cm/年,高于对照组的(9.02±1.65)cm/年,t=7.318,P<0.001;观察组实际身高为(145.69±4.12)cm,高于对照组的(141.03±4.30)cm,t=4.887,P<0.001;观察组预测成年身高为(157.06±3.52)cm,高于对照组的(152.69±3.95)cm,t=5.158,P<0.001。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容积为(3.02±0.41)cm3,小于对照组的(5.14±0.76)cm3,t=15.332,P<0.001;观察组卵巢容积为(1.65±0.52)cm3,小于对照组的(2.26±0.62)cm3,t=4.708,P<0.001;观察组雌二醇为(10.56±1.14)pg/mL,低于对照组的(18.74±3.32)pg/mL,t=14.533,P<0.001。随访2年,观察组肥胖发生率为5.26%(2/38),与对照组的2.78%(1/3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62。结论达那唑胶囊和戈舍瑞林联合治疗ICPP患儿,可增加患儿生长速度,提高实际身高及预测成年身高,抑制第二性征发育,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眩晕是临床高发症状之一,它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觉障碍产生的一种运动幻觉或错觉,患者出现主观空间定向觉错误,并且能够明确叙述自身转动或环境转动的现象。中枢性眩晕多是脑血管病变的征兆,尤其中老年患者,多次发作可影响脑血管调节机能及大脑微循环,加重脑血管意外风险。目前中枢性眩晕缺乏行之有效的药物治疗。同时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大,适应证少,多为对症处理,疗效欠佳,针灸不仅可以治疗眩晕,更重要的是发挥其整体调节、未病先防的优势,作为减少脑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中医证素特征。方法对确诊的61例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采用证素辨证和积分方法,提取病位、病性证素,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CPP的病位证素为肾、肝,与脾、心、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性证素为阴虚、热、湿、痰,阴虚、热积分高于湿、痰(P<0.05)。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后LH峰值/FSH峰值与肾证素积分呈正相关(OR=7.922,P<0.05)。结论女童ICPP阴虚火旺最多见,可兼夹痰湿,病位主要在肝肾。  相似文献   
10.
近10多年来,儿童期出现性早熟(俗称"童花早开")现象大约增加了3~4倍;中国儿童性早熟率为1%,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城市为3%,甚至更高。只是,草木早开花,带给人们的是惊喜;而这种"童花"的"早开",带给家庭及社会的却是忧心。尤其对儿童本身来说,还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专家明确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性早熟症状进展迅速,许多患儿到医院就诊时已错过能干预或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加强性教育,预防性早熟,刻不容缓。尤其是广大年轻家长,不能掉以轻心,要多加重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怎样预防孩子性早熟呢?这个其实并不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