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脐血血浆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4年Kundtzon等首先发现人类脐血中粒 单系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GM )产率远较成人外周血高 ,接着 ,一些学者证明脐血中造血细胞之质量和数量可与骨髓媲美。在这些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2 0世纪 80年代末提出了用脐血代替骨髓作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设想 ,并立题进行了临床研究 ,在 1 989年Broxmeyer与Gluckman等进行了世界上首例脐血移植术 ,成功地治愈了 1例Fan conli’s贫血的患儿。自此之后 ,脐血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入了新的高科技研究阶段。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一些学者对脐血血浆中造血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Y)和环孢素A(CsA)对SLE患者外周血Th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以10例重度活动的SLE患者和6例正常对照的PBMC为研究对象,将细胞悬液分为空白组、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组、PHA CY组、PHA CsA组、CY组和CsA组分别给药,体外细胞培养24 h后,利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IL-10 T细胞、CD4 IFN-γ T细胞比例和CD8 IL-10 T细胞、CD8 IFN-γ T细胞等比例,同时记录相应细胞的荧光强度.结果:CsA促进静息和活化状态下PBMC培养中表达CD4 IL-10 T细胞比例增加,同时CD4 T细胞表达IL-10荧光强度增强.CY虽然促进SLE PBMC培养中表达CD4 IL-10 T细胞比例增加,但对CD4 T细胞表达IL-10的荧光强度无明显增强.CsA抑制PBMC培养中表达CD8 IL-10 T细胞的比例,同时CD8 T细胞表达IL-10的荧光强度减弱.而CY虽然抑制SLE PBMC培养中表达CD8 IL-10 T细胞的比例,但CD8 T细胞表达IL-10的荧光强度却是减弱的.CsA对活化状态下正常对照和SLE PBMC培养中表达CD4 IFN-γ T细胞比例的抑制作用优于CY,且CY对SLE患者PBMC培养中CD4 T细胞表达IFN-γ荧光强度抑制作用也是减弱的.CsA和CY均可抑制活化状态下,正常对照PBMC和静息状态下SLE PBMC培养中表达CD8 IFN-γ T亚群细胞的比例,且CY的抑制作用优于CsA.但CY对SLE PBMC培养中CD8 T细胞表达IFN-γ荧光强度的增强作用不如CsA.结论:CsA和CY均能使CD4 T细胞受抑,CD8 T细胞上升.但CsA对T细胞活化,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启动的反应更为敏感,免疫调节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对成人原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认识.方法分析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甲减误诊病例报道.结果甲减误诊男女比例为1:2.1,发病年龄15~85岁(平均年龄35岁),误诊时间在15d~19年,误诊的疾病系统从多至少分别是心血管系统疾病(365例,占42.9%),肾脏疾病(116例,占13.6%),血液系统疾病(107例,占12.6%),内分泌系统疾病(75例,占8.8%),神经系统疾病(72例,占8.5%),消化系统疾病(61例,占7.2%),其他疾病(37例,占4.3%),呼吸系统疾病(11例,占1.3%),结缔组织和免疫系统疾病(7例,占0.8%).误诊病种繁杂,单病种以冠心病误诊率最高,占28.2%.结论 为避免误诊,提高甲减的诊断率,临床医师要加深对本病的认识,避免分科过细造成的诊断思路狭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预测MM患者GC敏感性指标。方法以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MM患者血清HSP90浓度,Western Blot检测MM患者PBMNC中P23蛋白表达,探讨其与GC抵抗的关系。结果(1)MM患者血清HSP90含量明显比正常人高(P<0.05),且GC敏感组患者较GC抵抗组患者高(P<0.05),但各组P23血清浓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23蛋白低表达患者和P23蛋白高表达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和33%,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年随访中,前者生存率高于后者(P<0.05);(3)HSP90和P23蛋白在MM1.S、MM1.R细胞株以及GC敏感和抵抗的MM患者均位于胞浆内,无定位意义。结论血清HSP90和P23蛋白表达能预测MM患者对GC的敏感性和生存情况,可用此指标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IVP方案【去甲氧柔红霉素(IDA)、异环磷酰胺(IFO)、依托泊苷(VP16)]治疗复发难治、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IFO1g/m^2,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5天,配合巯乙磺酸钠400mg/次.0、3、6、9h静脉推注4次,IDA10mg/m^2,静脉推注,第1天至第2天,VP16 150mg/m^2,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3天,每4周重复,每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复发难治、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0例,完全缓解(CR)2例,不确定的完全缓解(CRu)2例,部分缓解(PR)3例,有效率(CR+CRu+PR)70%。结论IIV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可取得较高的缓解率,并为白体干细胞移植创造条件,进一步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薛军  谢晓竞 《疑难病杂志》2008,7(10):629-630
患者,男,20岁,因胸背痛伴两下肢跛行20d于2001年6月10日入院。5月2日患者突感胸背部隐痛,并胸部以下麻木,两下肢跛行:CT检查示L7-8椎体压缩性骨折,未行手术,卧床休息。6月初患者出现发热,全身乏力症状,面部苍白,外周血象示轻度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入院体检:T37.6℃.左眼球结膜下少量出血。右下齿龈稍肿胀,双颌下触及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结、无触痛,皮肤无瘀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7号和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增多能否用于预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方法应用7号和17号染色体荧光探针,通过在石蜡切片标本上进行细胞核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反应,分析随访3年以上经病理证实的25例复发和15例未复发浅表性膀胱癌中7号和17号染色体的拷贝数。结果7号和17号染色体数目同时异常增多有10例,仅存在于复发的膀胱癌组织中;在7号或17号染色体数目增多的19例中,复发性膀胱癌显著高于未复发癌(P〈0.05);7号和(或)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增多在G2/3中显著高于G1(P〈0.05),在临床分期和复发次数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7号和(或)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增多和浅表性膀胱癌复发有关,可以作为预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急性髓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患者残留白血病细胞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后血液和骨髓中微小残留病变变化情况 ,并探讨微小残留病变在监测急性髓性白血病复发中的应用价值。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3 3例化疗达完全缓解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血液和骨髓中残留白血病细胞 (residualleukemiccells,RLC)。结果显示 :急性髓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RLC分别为 ( 4 .75 18± 4 .15 3 7) %和 ( 0 .4 83 5± 0 .2 0 0 5 ) % ,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0 1) ;完全缓解组骨髓和正常对照组骨髓RLC分别为 ( 17.90 82± 2 0 .4 819) %和 ( 0 .72 85± 0 .2 2 0 9) % ,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 P <0 .0 0 1) ;持续缓解组与复发组外周血RLC分别为 ( 2 .2 3 3± 1.5 92 3 ) %和 ( 10 .2 3 69± 9.4 714 ) % ;持续缓解组与复发组骨髓RLC分别为 ( 4 .779± 3 .0 3 3 6) %和 ( 3 8.0 685± 19.4 2 95 ) %。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0 1)。结论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残留白血病细胞对及时预测复发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在复发早期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复杂核型异常的价值。方法联合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多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14例伴有复杂核型异常的 AML 患者进行研究。结果 14例 AML 患者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技术共检出23种染色体的数量异常和56种染色体的结构异常。常规细胞遗传学技术检出的4种染色体增加和4种染色体丢失与多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结果一致,常规细胞遗传学技术检出的12种染色体丢失经多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证实为衍生染色体。常规细胞遗传学技术检出的26种衍生染色体和19种标记染色体的性质被多重荧光原位杂交进一步明确。它们中大多数是由染色体不平衡易位所致,包括2种尚未报道的复杂 t(8;21)易位:t(8;21),der(8)t(8;21)(8pter→8q22::21q22→21qter),der(21)t(8;21;8)(8qter→8q22::21p13→21q22::8q22→8qter)和 t(21;8;18;1),der(8)t(8;21)(8pter→8q22::21q22→21qter),der(21)t(21;8;18;1)(21p13→21q22?::8q22→8q24?::18??::1q??q??)。复杂核型异常几乎涉及所有染色体,但以17,7和5号染色体多见。结论 AML 的复杂核型异常单用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常难以阐明,而联合多重荧光原位杂交则可以更好的揭示其特征。因此对伴有复杂核型异常的 AML 患者,最好进一步采用多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