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医学的现代研究应从中医证入手,对中医证进行规范化、客观化研究是中医研究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中医理论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如何应用影像医学来发展中医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笔者结合自己的点滴经验提出一些肤浅看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细菌感染引起的脓毒血症中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于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并治疗的脓毒血症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同期无发热感染症状的健康体检者50名为对照组,分析脓毒血症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采集健康体检者体检当天及脓毒症患者进行抗菌治疗前外周血,检测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NE)、嗜酸性粒细胞(EOS)、嗜碱性粒细胞(BAS)计数,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Toll样受体4(TLR4)水平。结果 152例脓毒症患者根据不同细菌感染分为革兰阴性菌感染81例、革兰阳性菌感染71例;革兰阳性菌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II)为(21.16±5.72)分高于革兰阴性菌组(P<0.05);感染组WBC、LYM、NE、EOS、BAS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革兰阴性菌组WBC、LYM、EOS、BAS高于革兰阳性菌组,NE低于革兰阳性菌(P<0.05);感染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革兰阴性菌组PCT、CRP、TNF-α、NF-κB、TLR4水平高于革兰阳性菌组,IL-6、IL-10低于革兰阳性菌组(P<0.05)。结论 革兰阴性菌感染引起的脓毒血症炎症细胞与炎症因子升高较革兰阳性菌明显,PCT、CRP、TNF-α、NF-κB、TLR4的高表达,激发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引起严重病理损伤,更易引起患者发生转重或休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行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的154例患者进行术前镇痛及手术安心工程、术中适时沟通、术后及时的功能锻炼.结果 154例患者中70例术后腰痛即刻消失;4例术后1d腰痛加重,2d后缓解;3例先后接受2次同一间隙消融,腰痛部分缓解;2例无效,术后保守治疗3~5个月后患者腰痛加重,行髓核摘除加椎间融合术.结论 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优良,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治疗前血清乙肝病毒量对膦甲酸钠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持续受损,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国内外学者认为,血清乙肝病毒量(HBV DNA)、基因型等可以影响抗病毒药物疗效。近年研究表明,广谱抗病毒药物膦甲酸钠(PFA,商品名:可耐)对乙肝病毒DNA聚合酶有抑制作用,临床治疗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我们通过2001年1月-2002年10月对48例患者的治疗、检测,观察其HBV DNA水平对膦甲酸钠近期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观察早期肺癌分别采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132例Ⅰ期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进行分组手术,即肺段切除组(63例)和肺叶切除组(69例),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的个数、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天胸液引流量、术后胸液总引流量、引流天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肿瘤标志物水平、术后1年肺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肺段切除组手术时间较肺叶切除组长,术后总引流量较肺叶切除组少,住院天数较肺叶切除组短,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的个数、术后第1天引流量、引流天数以及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术前,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1年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最大通气量(MVV)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肺段切除组术后FVC、FEV1、MVV 3项指标下降较肺叶切除组低(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52%vs.14.4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均较好,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肺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脊髓损伤(SCI)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果。 方法 用Leeds神经性症状和体征评估量表(LANSS)、贝克抑郁量表(BDI)、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筛选出18例神经病理性疼痛病程<2年的SCI患者。先完成1~2周基线评估,该阶段用SCI神经功能(ASIA)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病情,直至疼痛趋于稳定状态,随机分为试验组(12例)和对照组(6例)。试验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和tDCS治疗(第一运动区M1区、2 mA、每次20 min、每日1次、连续5 d),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治疗前、后,采用VAS、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对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睡眠、情绪情况进行评定。用t检验分析试验组内不同病程与疼痛缓解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BPI睡眠及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后VAS、BPI睡眠及情绪评分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BPI情绪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指标比较,试验组VAS评分改善显著(P<0.05)。详见表2。按照病程将试验组患者分为病程>3月组和病程<3月组,对VAS评分及病程进行相关性分析后,暂未发现病程与tDCS疗效之间存在相关性。 结论 tDCS对病程<2年SCI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改善作用,暂未发现病程与tDCS疗效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中药熏蒸改善黄疸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改善黄疸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S-腺苷蛋氨酸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熏蒸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改善黄疸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法改善黄疸患者皮肤瘙痒疗效确切、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寻提高治疗脑血栓形成恢复期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将90例脑血栓形成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头针组(A组)、康复治疗组(B组)、头针结合康复治疗组(C组).A组采用头针治疗,穴取健侧项颞前斜线、项颞后斜线;B组采用现代康复医学疗法,进行肢体功能治疗;C组采用A组与B组疗法相结合治疗.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ADL)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C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6.14±0.36)显著低于A组(8.94±0.56)和B组(8.64±0.49)(P<0.05);且C组ADL能力评分(88.39±10.02)和临床疗效(90.0%)均显著高于A组(74.19±12.12,76.7%)和B组(72.29±11.52,73.3%)(均P<0.05).结论:头针结合康复治疗对脑血栓形成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具有协同治疗作用,是治疗脑血栓形成恢复期的较佳疗法.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均为起病72小时内就诊,经详细淘nd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及头部CT、MRI证实,无严重心、肺、肝、肾等晕大疾病,全部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会议所订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62-88岁,平均75.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20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7例,颈椎病3例;  相似文献   
10.
李丹  李力  李霞  闻良珍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3580-3582
目的:从细胞及基因不同水平观察育龄妇女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及ELISA法检测2860例育龄妇女HCMV-IgM及HCMV-mRNA阳性率,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法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含量。SPSS11.5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HCMV-IgM(+)组CD4+、CD4+/CD8+、NK细胞显著降低,与HCMV-IgM(—)组比较,P<0.05;HCMVmRNA(-)组与HCMVmRNA(+)组比较,P<0.01;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病毒活动性感染时会一定程度地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系统发挥正常功能,患者外周血T亚群细胞比值变化与病毒的复制活跃程度有明显关系。对指导育龄妇女感染的临床治疗、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