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4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中生焦虑情绪与家庭养育方式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初中生焦虑情绪与家庭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和家庭养育方式评价量表测查初中学生288名。结果:结果有焦虑情绪者30名,男女两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发现焦虑情绪与家庭养育方式各因子之间呈现显著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焦虑情绪与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情感温暖、理解,母孕期相关。结论:中学生焦虑情绪不容忽视,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必须重视改善家长的教养方式,改善学生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2.
心理咨询门诊与普通专科门诊抽样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巍 《精神医学杂志》2006,19(4):245-247
目的调查本院心理咨询门诊与普通专科门诊就诊疾病谱的差异,了解两者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上的差异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以1/20抽取1995~2002年间的门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心理咨询门诊病例79份,普通专科门诊病例143份。自行设计表格对就诊者的性别、年龄、初诊诊断和服药、住院情况进行统计,比较两者就诊疾病谱的差异,以及两者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上的差异和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心理咨询门诊就诊者以心境障碍和神经症为主(分别达25%和27%),普通专科门诊以精神分裂症为主(48%,t=14.66,P<0.005);(2)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上,心理咨询门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GAs)的应用率较高(50%vs 14%,P<0.005),两处就诊者的预后也存在差异。结论心理咨询门诊与普通专科门诊在初诊中存在一定的分工;两者对精神分裂症治疗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直接导致精神分裂症的预后,我国有待建立规范的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全社会对非重性精神疾病的重视程度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生活质量(QOL)可影响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康复过程。为此,我们就此进行了探讨,旨在有助于更好的提高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周大伯年已七旬,但身体一直健朗,生活也很有规律:每天6点半起床,穿好衣叠好被,洗完脸刷完牙,再喝杯热茶,便到不远的公园练一套十八法大功;晨练完毕,回家吃了早饭,看完早间播报的新闻,然后就访亲会友,与人切磋棋艺或喝茶聊天;中午则小睡片刻;下午便是他习字作画的时间;晚上9点一过,周大伯必定上床就寝。  相似文献   
5.
首发精神分裂症性别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秀英  伍毅 《职业与健康》2004,20(1):136-137
目的比较分析男女两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符合标准的12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BPRS、SANS、SANS、LES评定及有关情况给予调查.结果平均初发病年龄,男性(24.84±8.03)岁,女性(27.96±9.65)岁,差异有显著性(F=25.01,P<0.05);未婚比例:男性59.7%,女性38.33%,差异有显著性(χ2=5.78,P<0.05);男性患者首次发病遇到的生活事件比女性高,差异有显著性(χ2=4.2,P<0.05);精神症状比较:妄想男性多于女性,情感障碍、意志障碍女性多于男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所致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集的62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并统计分析。结果:1例恶性综合征病人死亡,61例不良反应经过对症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后,不良反应都缓解。结论:抗精神病药所致不良反应表现多样,致病药物多,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缓解精神症状,有利于精神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利培酮联合镇肝熄风汤治疗老年初发性未用药物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与认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治疗的未用药物初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培酮口服,根据症状调节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镇肝熄风汤口服。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检测神经认知功能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额叶、颞叶、顶叶的神经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因子(GFAP)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结论利培酮联合镇肝熄风汤治疗老年初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调节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法检测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_3)的分析性能,并探讨rT_3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系列文件和相关标准,对化学发光法检测rT_3的分析性能(精密度、正确度、分析灵敏度、分析特异性、线性范围、参考区间和方法学比对等)进行验证。检测3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初诊患者(甲亢组)、28例甲亢治疗1个月的患者(甲亢治疗组)、2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初诊患者(甲减组)、23例甲减治疗1个月的患者(甲减治疗组)、25例明确原发基础疾病的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ESS)患者及5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甲状腺功能指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rT_3]并作比较。结果化学发光法检测rT_3高值和低值质控品的批内精密度(CV)分别为4.82%和4.95%,批间精密度(CV)分别为7.51%和5.90%;高值和低值样本的相对偏移分别为-1%和1%,线性范围为0.05~10.07 ng/mL,参考区间为0.20~0.95 ng/mL。化学发光法与放射免疫法的相关性良好(r=0.9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甲亢组rT_3、T_3、T_4水平明显升高(P0.05),TSH水平明显降低(P0.05);甲减组T_4和rT_3水平明显降低(P0.05),TSH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甲亢组比较,甲亢治疗组rT_3、T_3、T_4水平明显降低(P0.05),TSH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甲减组比较,甲减治疗组rT_3、T_4水平明显升高(P0.05),TSH水平明显降低(P0.05)。ESS组rT_3水平明显高于甲减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T_3和T_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与甲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SH水平明显低于甲减组(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rT_3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特异性,线性范围较宽,适用于临床大规模样本的检测。rT_3可用于鉴别甲减与ESS。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心理咨询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因素,以便更好地做好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工作.方法 使用中文版患者健康问卷(PHQ)分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及自制量表对社区心理咨询门诊来访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受调查来访者同时进行生命质量评估及相关分析.结果 (1)184例来访者中咨询原因居前3住的分别是:情绪问题(24.5%),人际关系困扰(19.0%),用药咨询(17.9%).疾病诊断前4位的为精神分裂症(41.3%),焦虑障碍(17.4%),一般心理问题(15.8%),抑郁发作(10.3%).(2)76例(41.3%)来访者至少存在抑郁症状群或焦虑症状群或躯体症状群中一种症状群,其中81.58%为轻度;这一类来访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低于整体来访者的评分.结论 社区心理咨询门诊中,以精神症状群来访者为主,这一部分人群生活质量较差,尤其以精神健康方面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正>精神科患者受到精神症状的支配,意识模糊,行动缓慢,自我防护能力不佳,极易发生跌倒事件,而一旦跌倒,将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进而引发护患纠纷[1]。因此,临床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有效护理,以预防跌倒事件发生。循证护理模式是根据循证医学发展而诞生的护理新观念,指以有效科学性研究成果为依据,发现问题并寻找实证,利用实证使患者可接受较为成熟的护理服务,并在护理过程中持续改进护理质量[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跌倒事件发生情况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