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红卫  杨圣能 《浙江医学》2006,28(2):139-140
常用的修复单侧唇裂经典方法有Tennison法(下三角瓣法)和Millard法(旋转推进瓣法),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Millard法常用于治疗Ⅱ度、Ⅲ度唇裂,裂隙较宽,鼻小柱健偏,鼻翼塌陷明显,患侧鼻基底组织缺损较多的患者,但术后存在唇高不足、患侧丰满度不佳等缺点,应用改良Millard法可以很好地改善以上缺陷。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肛门闭锁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第1位,发病率为1/1500~1/5000。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收治先天性肛门闭锁8例,均经一期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无线传输和USB接口相结合的T波电交替检测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首先对心电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器放大倍数为2000倍,共模抑制比为80db.放大后的信号经过12位AD采样再经过无线传输和USB总线传输到JPC处理端.在处理端,利用谱分析方法对T波交替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高数据传输速率和实时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实现微伏T波电交替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肛门闭锁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第一位,发病率为1/1500~1/5000。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8例,均经一期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体表逐搏检测His束电位在床旁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极低躁声三通道高增益放大器,16位A/D转换,通过USB接口与微机连接。应用数字滤波加模式识别软件对微信号进行处理。记录时受检取仰卧位。结果 38个志愿用逐搏体表His束检测仪清晰地记录到心房与心室之间的His束电活动,即A波、H波与V波。10例患体表检测与心内导管电极记录进行对照,2种方法获得的参数基本一致。结论 无创体表逐搏检测His束电活动有广泛临床价值,对心脏电生理研究和对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有高度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摘要 背景:非感染性椎体缺血性坏死是一种较少见的椎体缺血坏死,表现为椎体压缩骨折,国内的报道较少。可能与该病的发病率低对该病认识不足有关。 目的:分析非感染性椎体缺血坏死的特点,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该病的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治疗12例非感染性椎体缺血坏死的疗效。经皮椎体成形手术均在透视监测下经椎弓根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治疗前后疼痛状况,通过侧位片测量经皮椎体成形术前后椎体前缘和中央的高度。 结果与结论: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12个非感染性椎体缺血坏死,骨水泥注入量平均为(6.0±1.5) mL,术后疼痛完全或显著缓解10例(83%),部分缓解2例(17%)。目测类比评分法评分从术前的9.08±0.76降为后2.33±1.43和术后6个月1.08±0.95 (P < 0.01)。经皮椎体成形3 d后椎体高度恢复平均为前缘2.2 mm,中央3.2 mm。结果提示,经皮椎体成形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是一种治疗非感染性椎体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并能部分恢复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8.
Background For partial-thickness tears of the rotator cuff, double-row fixation and transtendon single-row fixation restore insertion site anatomy, with excellent results. We compared the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ouble-row and transtendon single-row suture anchor techniques for repair of grade Ⅲ partial articular-sided rotator cuff tears.Methods In 10 matched pairs of fresh-frozen sheep shoulders, the infraspinatus tendon from 1 shoulder was repaired with a double-row suture anchor technique. This comprised placement of 2 medial anchors with horizontal mattress sutures at an angle of .≤45° into the medial margin of the infraspinatus footprint, just lateral to the articular surface, and 2 lateral anchors with horizontal mattress sutures. Standardized, 50% partial, articular-sided infraspinatus lesions were created in the contralateral shoulder. The infraspinatus tendon from the contralateral shoulder was repaired using two anchors with transtendon single-row mattress sutures. Each specimen underwent cyclic loading from 10 to 100 N for 50 cycles, followed by tensile testing to failure. Gap formation and strain over the footprint area were measured using a motion capture system; stiffness and failure load were determined from testing data.Results Gap formation for the transtendon single-row repair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P 〈0.05) when compared with the double-row repair for the first cycle ((1.74±0.38) mm vs. (2.86±0.46) mm, respectively) and the last cycle ((3.77±0.45) mm vs. (5.89±0.61) mm, respectively). The strain over the footprint area for the transtendon single-row repair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P 〈0.05) when compared with the double-row repair. Also, it had a higher mean ultimate tensile load and stiffness.Conclusions For grade Ⅲ partial articular-sided rotator cuff tears, transtendon single-row fixation exhibited superior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when compared with double-row fixation.  相似文献   
9.
背景:国内腰椎髓核摘除后有限元模型多是建立在正常椎体模型的基础上,去除了完整的髓核组织,但是没有考虑到实际手术过程中髓核只是部分摘除以及椎板开窗同时对脊柱力学产生的影响。 目的:精确建立腰椎L4/5节段显微镜辅助下不同比例髓核摘除模型,比较髓核摘除前后的力学特征。 方法:选择1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获取术前CT数据构建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再获取术后CT数据并构建显微镜辅助下椎板单纯开窗、开窗+髓核摘除1/3及开窗+髓核全部摘除共4种模型,给予特定加载条件下比较其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种载荷下的生物力学特征。 结果与结论:精确构建了显微镜下不同比例髓核摘除后腰椎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力学特征分析得知,显微镜下不同比例髓核摘除后腰椎在屈伸状态下的稳定性明显降低,应力趋向关节突、椎板峡部等后柱结构集中,在屈伸及椎板开窗对侧弯曲活动时影响较大,髓核摘除程度与其影响有关。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有限元构建模型主要是基于医学图像的建模方法,骨水泥注入主要是人为假设的,而文章中治疗前后的数据直接来源于CT扫描,可靠性更高。 目的:构建骨水泥注入前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椎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治疗前后病椎及邻椎的应力变化。 方法:选取1例75岁骨质疏松性L2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双侧椎弓根注入少量骨水泥获得良好疗效,随访2年病椎及邻椎无新发骨折,局部无疼痛。根据其治疗前后的腰椎CT数据,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腰椎屈伸、左右侧屈、旋转等运动,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同一运动状态下的应力变化。 结果与结论:建立了腰椎压缩骨折骨水泥注入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共生成222 727个单元。骨水泥注入增加了L2椎体(病椎)屈、伸、侧屈各运动时的应力(P < 0.05),对其旋转时的应力无明显影响(P > 0.05);对L1,L3椎体(邻椎)在屈、伸、侧屈及旋转时的应力亦无影响(P > 0.05)。提示少量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可增加病椎强度及应力,但不改变相邻椎体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