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7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类型第一轮专家问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类型。方法 :根据文献资料和预试结果 ,编制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类型专家问卷 ,向全国范围内遴选出的 10 2位专家发放问卷调查。结果 :在回收的 92份问卷中 ,5 0 %以上的专家认定五类常见证候。结论 :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肝郁痰阻证、心脾两虚证、肝郁血瘀证是抑郁症的备选常见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白松片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行为学和血浆CORT、ACTH含量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2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氟西汀对照组及白松片试验组,选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加孤养造模,观察各组大鼠敞箱实验和液体消耗等行为学指标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血浆皮质醇(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结果:慢性应激抑郁大鼠体重增加缓慢,敞箱实验中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得分、清洁动作次数显著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显著延长;糖水消耗明显下降,纯水消耗显著增多,而且其血浆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增加。氟西汀和白松片均显著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的行为学和神经内分泌变化。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可使大鼠行为及神经内分泌发生异常改变,引起抑郁状态,白松片对此具有一定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贞颗粒对幼鼠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秀25d雌性幼鼠皮下注射孕与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5u制作颗粒细胞凋亡模型,通过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地贞颗粒和己烯雌酚(DES)对该调亡模型的影响。结果显示也贞颗粒给药后第3d和第5d时间点比模型组卵巢内凋亡的卵泡减少,而DES则几乎完全抑制颗粒凋亡的发生。提示地贞颗粒对卵泡颗粒细胞凋亡有轻度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我今年30多岁,一直不太注意身体,常食生冷辛辣食物,近几年常有胃痛等情况。朋友给我推荐一个小方,具体如下:荔枝核、陈皮各66克,焙干、打粉,混匀,均分为11份。早晚各一份温开水送下,服完为一个疗程。请教专家此方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枳壳对丁螺环酮在健康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丁螺环酮组,丁螺环酮加枳壳低剂量组(15 g/kg),丁螺环酮加枳壳高剂量组(30 g/kg),测定给药后5、10、20、30、45、60、90、120、240、360、480、600 min丁螺环酮的血药浓度,计算并比较其药动学参数。结果与丁螺环酮组比较,丁螺环酮加枳壳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中丁螺环酮AUC(0-t)分别增加2.49和4.18倍,Cmax分别增加1.63和2.57倍,Tmax从0.28 h分别延长至0.52和1.06 h,t1/2从0.96 h分别延长至2.18和4.87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壳可增加同服药物丁螺环酮的AUC(0-t)和Cmax,提高丁螺环酮生物利用度,并有剂量依赖性趋势,枳壳与丁螺环酮发生显著的药动学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92例肝郁脾虚证病人的脉象图。按临床切脉结果分为小弦、弦、弦滑三组与健康人组平脉比较,表明三种脉的脉象图各具有波形和数据特征,异病同脉具有脉象图的统一性,脉象可在图形上客观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慢性应激复制抑郁大鼠模型,观测抑郁模型大鼠蓝斑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探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运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配合孤养复制抑郁模型,以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蓝斑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组蓝斑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下调,其平均灰度值分别为(62.16±2.43)和(89.00±1.83)(P<0.05)。结论抑郁模型大鼠蓝斑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较正常大鼠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测白松片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睫状神经生长因子(CNTF)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白松片的抗抑郁作用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松片组、氟西汀组,采用连续21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配合孤养复制抑郁模型。运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探讨白松片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CNTF、CNTF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白松片组大鼠海马神经元CNTF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增多,神经元平均灰度值降低,其中CA1区(105.14±7.21),CA3区(104.47±6.05),DG区(108.18±7.56);CNTFmRNA杂交阳性信号增加,神经元平均灰度值降低,其中CA1区(182.14±12.68),CA3区(176.82±11.12),DG区(175.98±12.1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白松片增加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NTF、CNTF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慢性应激复制抑郁大鼠模型,观测白松片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白松片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松片组、氟西汀组,采用连续21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配合孤养复制抑郁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白松片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和齿状回颗粒细胞BDNF、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BDNF、TrkB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平均灰度值上升,分别为107. 73±3. 43、119. 40±6. 36、109. 20±4. 65;与模型组相比,白松片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BDNF、TrkB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平均灰度值下降,分别为105. 80±3. 32、109. 87±4. 82、105. 00±2. 56。结论白松片增加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B的表达,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慢性应激复制抑郁大鼠模型,观测白松片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白松片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松片组、氟西汀组,采用连续21 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配合孤养复制抑郁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白松片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和齿状回颗粒细胞BDNF、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BDNF、TrkB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平均灰度值上升,分别为107.73±3.43、119.40±6.36、109.20±4.65;与模型组相比,白松片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BDNF、TrkB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平均灰度值下降,分别为105.80±3.32、109.87±4.82、105.00±2.56.结论白松片增加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TrkB的表达,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