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冠状动脉搭桥术193例经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病例选择、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齐鲁医院施行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穴CPBCABG雪99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穴OPCABG雪74例,冠状动脉搭桥加瓣膜置换术穴CABG VP雪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死亡6例,死亡率3.1%。体外循环下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术死亡率为2%,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死亡率为2.7%,冠状动脉搭桥加瓣膜置换术死亡率为10%。短期随访3~6个月,症状消失占93.0%,症状明显减轻占5.4%。结论:患者近期随访效果良好,3组的手术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穴P>0.05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术中采用低温洗涤红细胞肺保护液实施肺动脉灌注对肺的保护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例风湿性单纯二尖瓣病变合并中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分为肺动脉灌注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灌注组在主动脉阻断后,经肺动脉根部间断灌注低温洗涤红细胞肺保护液,测定两组患者围术期的机械通气时间、肺血管阻力、白细胞比值(静脉血/动脉血)、肺循环血浆MDA含量。结果:体外循环术后灌注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时点肺血管阻力、白细胞比值(静脉血/动脉血)、肺循环血浆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温洗涤红细胞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对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通过幼兔长时间体-肺循环分流,建立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模型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 将1月龄幼兔正中开胸,行左颈总动脉与主肺动脉吻合,形成持续左向右分流。3个月后通过彩超证实吻合血管通畅性,并测定其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平均压(MPAP),观测肺小动脉病理变化、管壁厚度指数(TI)、面积指数(AI)。 结果: 分流组3个月后,21只形成肺动脉高压。分流血管阻断前、后PASP、PADP、mPA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组织病理检查示肺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与对照组比,TI和AI 明显增加(P<0.05)。 结论: 幼兔经体-肺循环分流手术3个月后,可形成与临床先心病病理生理相接近的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该模型稳定、可靠、经济。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6岁。自幼有胸骨左缘第2~3肋间3/6级收缩期杂音及心尖1/6级收缩期杂音,P_2亢进且分裂。心电图示avF主波向下,右心室肥厚,完全性右束变传导阻滞。胸部X线示两肺充血,肺动脉段突出,右上纵隔有一垂直阴影,心胸比率为0.44。超声心动图示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二尖瓣前叶裂,二尖瓣返流。以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收住院,拟在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巨大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直径约3cm,二尖瓣前叶裂裂  相似文献   
5.
多次低温钾停搏液主动脉根部灌注,使两组动物的心肌温度分别维持在20℃和15℃,结果表明可对心肌有较好的保护,15℃组能保持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超微结构基本正常,或轻度损伤,20℃组左心室心内膜下出现少量重度不可逆性损伤。认为维持心肌温度在15℃左右对心肌超微结构的保护明显优于20℃。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诱发炎性反应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关系.方法 择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2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n=12)和乌司他丁组(U组,n=13).两组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及体外循环方法相同.U组麻醉诱导后立即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2万U/kg,CPB预充液中加入乌司他丁0.6万U/kg,主动脉开放前5 min体外循环中加入乌司他丁0.6万U/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CPB结束时、术后24 h时采 集外周静脉血样,测定血浆IL-6浓度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F-kB表达水平.分别于术前、术后3、7 d时测试认知功能,记录POCD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U组血浆IL-6浓度和中性粒细胞NF-kB表达降低(P<0.05或0.01),PO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B诱发炎性反应与患者POCD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转染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家兔后促进侧支肺血管生成、改善肺血流灌注、降低肺动脉压力的可行性。方法: 将肺动脉高压兔随机分为对照组、空病毒组和HGF基因转染组; HGF 基因转染组经气管内滴入法转染Ad-HGF, 对照组和空病毒组分别气管内滴入同体积PBS液和Adeno-Null; 4周后, 通过MacLab/8s多功能生理仪行血流动力学检测, 通过抗FⅧ+α-SMA抗体免疫荧光双标检测肺小动脉密度、FITC-lectin灌注+抗α-SMA荧光双标记了解肺血管灌注情况。结果: 气管内给药4周后, HGF基因治疗组含平滑肌细胞的小动脉密度较肺动脉高压对照组和空病毒组(12.5±2.7)/mm2明显增多(P<0.05); HGF组肺血流灌注获得有效改善, 而肺动脉高压对照组和空病毒转染组肺血管仍处于狭窄甚至闭塞状态; HGF治疗组肺动脉平均压明显低于肺动脉高压对照组和空病毒转染组(P<0.05)。结论: 肺动脉高压模型动物经气管滴入法转染外源性HGF, 可以促进肺侧支血管生成, 增加肺灌注并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简称参芪液)对体外循环(CPB)术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分为参芪液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参芪液组于术前5天开始及术中体外循环结束时每日静脉滴注参芪液250mL。于麻醉前、术后6h、24h、72h及7d抽取肝素抗凝的外周静脉血,动态检测两组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结果参芪液组患者RBC-C3bRR、RBC-ICR术后6h、24h、72h及7d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于术后7d恢复到正常水平,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CPB可以导致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围术期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明显改善CPB患者术后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促进受损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1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5月 ,我院实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41例 ,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34例 ,女 7例 ,35~ 73岁 ,平均 (4 6 .5± 6 .3)岁。 12例因瓣膜病同时行瓣膜置换术 ,其中二尖瓣置换 7例 ,主动脉瓣置换 3例 ,双瓣膜置换 2例 ,左房血栓清除4例。 2 9例单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不稳定性心绞痛 2 4例 ,稳定性心绞痛 5例。陈旧性心肌梗塞 13例 ,室壁瘤 2例。合并高血压者 14例 ,糖尿病 4例 ,颈动脉狭窄 2例 (轻、中度各 1例 ) ,肺功能损害 2例 ,动脉血氧分压分别为 8.2kPa、6 .5kPa,肝、肾、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