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2篇
  免费   542篇
  国内免费   374篇
耳鼻咽喉   111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580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1402篇
内科学   778篇
皮肤病学   240篇
神经病学   117篇
特种医学   2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14篇
综合类   2628篇
预防医学   745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863篇
  8篇
中国医学   883篇
肿瘤学   20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467篇
  2012年   540篇
  2011年   577篇
  2010年   536篇
  2009年   552篇
  2008年   517篇
  2007年   464篇
  2006年   491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浆肾素活性、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选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31例.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检测仪,测定RDW.根据RDW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四组,比较四组血浆肾素活性、baPWV、颈动脉斑块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RDW 1~4四分位组立位肾素活性分别为0.6(0.3~1.6)、0.9(0.4~2.2)、1.4(0.3~2.7)、1.8(0.4~4.3)μg/(L·h);左侧baPWV分别为1476(1334~1682)、1498(1354~1703)、1568(1436~1754)、1612(1447~1834) cm/s,右侧baPWV分别为1514(1337~1694)、1504(1367~1727)、1576(1444~1802)、1612(1450~1843) cm/s;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分别为32.6%、43.8%、48.5%、54.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RDW与立位肾素活性、baPWV(右侧)和baPWV(左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9、0.224和0.243,均P<0.01).颈动脉有斑块组RDW显著高于颈动脉无斑块组(P=0.001).采用偏相关分析校正24 h收缩压后,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立位肾素活性、右侧baPWV和左侧baPWV与RDW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95、0.194、0.158和0.152(均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DW与立位肾素活性、baPWV及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八段锦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等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八段锦干预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0年3月.2位评价者按纳排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进行Meta 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8个研究,共1 0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八段锦组在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MI以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习练八段锦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BMI.但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以上结论仍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RCT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观察针刀整体松解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小针刀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 87%,对照组为81. 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小针刀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颅颈畸形手术涉及复杂的解剖变异,手术风险高,操作难度大,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制于抽象的讲解,学习者很难对颅颈畸形解剖,手术方案及过程有直观的认识。本研究将CTA三维重建导航和术中外视镜操作技术引入颅颈畸形手术教学实践中,术前通过CTA三维重建在导航仪软件上了解颅颈畸形变异情况,规划手术方案。术中采用外视镜操作,所有学生戴上3D眼镜观看手术。将无法直观显示的、抽象的解剖结构以三维立体图像对学生进行展示。使传统被动抽象的教学方式变成直观形象生动的学习方式。增强了神经外科临床专业研究生对颅颈畸形手术解剖认识,提高了手术操作的积极性,缩短了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清肺化浊汤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对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胸腺五肽进行治疗,观察组55例患者在观察组的基础上予以清肺化浊汤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炎症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胸部X线好转时间、退热时间、咳痰咳嗽好转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CD3^+(71.08±3.86)%、CD4^+(41.17±3.21)%、CD4^+CD25^+(1.52±0.37)%和CD3^+CD+8(25.17±2.56)%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CD3^+(64.31±4.17)%、CD4^+(34.24±2.53)%、CD4^+CD25^+(2.11±0.45)%和CD3^+CD+8(27.84±2.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化浊汤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责任血管及压迫特点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12年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21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发现责任血管类型分为动脉压迫(155例)、静脉压迫(24例)和混合压迫(33例),根据术中发现责任血管压迫特点分为接触压迫型(123例)和粘连包裹型(89例)。结果 手术总有效率为95.8%,动脉压迫、静脉压迫和混合压迫有效率分别为98.1%、95.8%和84.8%,接触压迫型和粘连包裹型有效率分别为98.4%和92.1%。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动静脉混合压迫以及术中粘连包裹可能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评价碳离子和质子治疗胰腺癌(Pa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检索数据库纳入碳离子和质子治疗PaC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19年6月。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STATA 12.0和MetaAnalyst Beta 3.1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包含459例PaC患者。效应模型Meta分析显示,碳离子和质子治疗PaC的2、3、5级胃肠道溃疡发生率分别为7%、2%、0;2、3、4级厌食症发生率分别为6%、3%、0;1、2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77%、45%;2年局部控制率为81%;1年无局部进展率为88%;1年局部复发率为15%。碳离子和质子治疗PaC的2、3、2~3级胃肠道溃疡发生率分别为6.8%、1.5%、9.2%和3.5%、8.3%、6.1%(均P>0.05);1、2年OS分别为77.1%、44.4%和77.6%、49.7%(P均>0.05)。结论 碳离子和质子治疗PaC安全有效,两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