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急性广泛前壁或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左心室附壁血栓(LVT)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体循环栓塞发生率、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急性广泛前壁或前壁STEMI患者1245例。收集1245例患者急诊就诊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当日、PCI术后连续3 d以及术后1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结果,根据结果诊断LVT者39例,并以简单随机法抽取40例无LVT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主要临床终点为体循环栓塞事件。结果LVT组共39例(3.1%,39/1245),39例患者中广泛前壁STEMI 26例(66.7%)、前壁STEMI 13例(33.3%);非LVT组40例。两组随访12个月,LVT组体循环栓塞1例(2.6%),非LVT组体循环栓塞0例;LVEF<40%是发生LVT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1.696,95%CI 2.620~52.215,P=0.001)。结论LVT在急性广泛前壁或前壁STEMI患者中发病率为3.1%,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率为2.6%。LVEF<40%为L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测值位于灰色区域(0.75≤FFR≤0.80)的75岁及以上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选择保守治疗或冠脉介入治疗(PCI)对症状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入选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FFR检查的75岁以上冠心病(至少1支主要冠脉狭窄50%~90%)患者96例,且行FFR检查结果为0.75≤FFR≤0.80,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接受优化药物治疗(保守组35例)和PCI治疗(PCI组61例),随访记录其术后1年心绞痛改善程度(西雅图心绞痛评分量表)和复合终点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结果保守组和PCI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和并存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组患者既往心肌梗死史、基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保守组患者(均P<0.05)。随访1年结果显示,保守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评分(77.6±19.5)分与PCI组(83.1±22.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1.4%(4/35)比9.8%(6/61),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I组患者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1.6%(1例)低于保守组5.8%(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5岁以上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FFR测值位于0.75~0.8的灰区,优化药物治疗对于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效果和PCI相似,且1年复合终点事件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我国职业场所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在职业场所开展高血压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对照设计,在全国选取20个分中心,每个分中心选取条件相匹配的2~4家职业场所,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常规组。管理组采取职业场所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和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的综合干预策略,每位患者至少管理2年;常规组沿用现行管理办法,收集基线及2年时的资料。本研究对职业场所中入选的30家国企单位(管理组20家,常规组10家)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主要指标为高血压控制率,干预效果为管理组差值(率/均值)-常规组差值(率/均值)。结果 共有2 622名患者完成2年随访,其中,管理组2 055人,常规组567人。实施综合干预后,与常规组相比,管理组患者SBP和DBP的干预效果分别为-7.5 mmHg和-3.9 mmHg(P<0.05),BMI为-0.4 kg/m2P<0.05),规律运动率和饮酒率分别为36.4%和-14.0%(P<0.05),而吸烟率为-6.1%(P>0.05),血压控制率的干预效果为25.0%(P<0.05)。亚组分析显示高中文化程度(27.6%)、白领(41.9%)、属于医疗机构已分离企业(41.9%)的患者控制率干预效果更好(P<0.05)。结论 在职业场所开展高血压综合干预可显著改善高血压控制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早发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 探讨其与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和远期不良事件的相关性, 以及其在早发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来源于PROMISE研究。PROMISE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 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确诊冠心病的患者18 701例。本研究纳入其中的早发冠心病患者3 861例, 根据LDL-C/HDL-C比值的中位数(2.4)将患者分为低LDL-C/HDL-C组(LDL-C/HDL-C≤2.4, n=1 867)和高LDL-C/HDL-C组(LDL-C/HDL-C>2.4, n=1 994)。收集基线资料, 并进行2年长期随访, 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 比较不同LDL-C/HDL-C水平早发冠心病患者之间的差异, 分析LDL-C/HDL-C比值与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MACCE的相关性。结果低LDL-C/HDL-C组年龄(48.5±6.5)岁, 男性1 154例(61.8%);高LDL-C/HDL-C组年龄(46.5±6...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伊伐布雷定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胱抑素C(Cystatin C)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北京安贞医院和阜外医院2015年8月—2016年2月就诊的病情稳定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2例,接受心力衰竭标准治疗心率仍不能<70次/min,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患者予以伊伐布雷定治疗,初始剂量每次2.5 mg,每日2次,根据心率调整用量,最大剂量至每次7.5 mg,每天2次。控制患者静息心率在60次/min左右,不低于55次/min,连续用药3个月,记录给并检测用药前后心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血清Cystatin C水平,比较NYHA心功能分级和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3个月后心率、血浆NT-proBNP和Cystatin C水平显著降低(t=6.009、3.234、5.530,P均<0.01),6分钟步行距离显著增加(t=7.792,P<0.01),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上述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LNEDD、LVEF明显改善(t=7.269、-7.039,P<0.01),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9例(17.3%),且无因此停药患者。结论伊伐布雷定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有助于控制静息心率,降低NT-proBNP和胱抑素C水平,提高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年龄对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TIS)老年危重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重症监护室危重病患者341例,其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者152例,NTIS患者189例。按年龄进行二分类处理,比较在60岁、60~69岁、70~79岁及≥80岁年龄段间NTIS总发生率的差异,并比较NTIS组在上述4个年龄段间相关临床指标差异。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我院ICU危重病患者NTIS总发生率为55.42%(189/341),60岁、60~69岁、70~79岁及≥80岁组的NTIS发生率依次为42.67%(32/75)、47.47%(47/99)、55.32%(52/94)及79.45%(58/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79岁组与≥80岁组NTIS患者低三碘甲状原氨酸(T3)和(或)低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变异型均显著低于60岁与60~69岁组,70~79岁组与≥80岁组患者低T3和(或)低FT3且低甲状腺素(T4)变异型占比均显著高于60岁与60~69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增加,NTIS患者B型脑钠肽前体(pro-BNP)及胱抑素C(Cys C)水平显著升高,前白蛋白(PA)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60岁组患者(12.50%,4/32)比较,≥80岁组(39.66%,23/58)患者28 d死亡率显著升高(P0.05),其余年龄组间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危重病患者出现NTIS时提示病情较重,预后较差,≥80岁的高龄危重病患者NTIS发生率明显增高,死亡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影像特征发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罪犯病变分支闭塞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阜外医院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22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筛选出罪犯病变为分叉病变的患者共256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合并疾病及冠状动脉造影影像特征资料。结果 256例患者中,33例发生分支闭塞,223例未发生分支闭塞,多因素分析显示分支开口狭窄程度重(比值比为1.06,95%CI 1.03~1.09,P0.001)和分支开口血栓(比值比为5.43,95%CI 1.23~23.93,P=0.025)是预测分支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罪犯病变分支闭塞与分支开口狭窄程度重和分支开口血栓有关。  相似文献   
9.
曹俊达  周越  乔树宾  王琦 《安徽医药》2021,25(5):1014-1016
目的 总结编织样冠状动脉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收治的1例编织样冠脉病人的临床资料,经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确诊,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果 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临床症状消失,疗效满意.结论 对具有明显临床症状,无论是从冠脉造影,还是腔内影像学证实冠脉狭窄严重的编织样冠脉病人,适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是合理的、恰当的.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最主要的特征是冠状动脉发生血栓性阻塞。尽管直接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可恢复正常,但是高达50%的患者仍有远端栓塞和微血管阻塞,其结果是梗死面积扩大、心室功能降低和死亡率增加~([1])。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护微循环,是目前STEMI血运重建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直接PCI前血栓抽吸和延迟置入支架,是目前临床保护微循环的两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