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乙肝病毒X基因转基因树鼩模型的建立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以精原细胞作为载体建立带乙肝病毒X基因的树鼩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首先构建带乙肝病毒pcDNA3.1- HBx基因的表达载体;然后以脂质体2000包被之.将此复合物以微量注射器注入8只雄性树鼩之睾丸组织中,1周后重复注射1次.注射后6周,使处理过的雄树鼩与雌性树鼩交配.在仔树鼩出生后1个月,取其肝组织作活检,并以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对其DNA表达进行鉴定,观察其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X基因.结果:处理的8只雄性树鼩中,6只具有生育能力,产仔树鼩11只.其中,1只仔树鼩乙肝病毒X基因阳性(阳性率9.09%).基因测序结果证实为乙肝病毒X基因.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仔树鼩肝组织的改变包括:肝细胞坏死、慢性炎细胞在汇管区的浸润.结论:以精原干细胞作为载体,建立带乙肝病毒X基因的树鼩转基因动物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MAPK信号转导通路多基因多重RT-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检测MAPK激酶信号转导通路ERK1、JNK1、p38各基因mRNA表达情况的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 RT-PCR)的方法.方法:自Genebank中获取大鼠及人源ERK1、JNK1及p38的基因序列,将大鼠与人的基因序列用Align X进行同源性比较,选取保守区应用primer 5软件设计3对引物,建立Multi RT-PCR检测体系,分别扩增ERK1、JNK1、p38基因,产物长度分别403、309、607 bp;对RT-PCR扩增产物分别切胶回收进行PCR产物测序进一步验证.结果:①应用Multi RT-PCR方法对11例大鼠及11例人肝细胞癌组织进行检测,琼脂糖电泳结果显示各基因产物条带清晰、无引物二聚体产生、无非特异性扩增产物,并对各基因产物片段分别切胶测序得到证实;②对22例肝癌组织检测结果表明在肝癌组织中ERK1、JNK1、p38mRNA阳性率分别为95.83%、100%、100%,且在表达丰度上有明显的变化.结论:所建立的MAPK Multi RT-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效率高、简单易行、可靠的特点,对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HBV、HCV、HBV和HCV重叠感染与HCC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BV、HCV、HBV和HCV重叠感染及复制与广西HCC发生的关系.方法:在肝癌高发区和低发区分别选择符合全国诊断标准的HCC病人78例作为病例A组(肝癌高发区组)、B组(肝癌低发区组),并分别选择相同乡镇、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年龄±5岁、同性别的原籍健康人群2组分别78人作为对照组C组(肝癌高发区正常人组)和D组(肝癌低发区正常人组),应用PCR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的HBVDNA、HCVRNA,并对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HBVDNA、HCVRNA、HBVDNA HCVRNA阳性率分别为:A组69.2%(54/78)、20.5%(16/78)、16.7%(13/78);B组52.6%(41/78)、6.4%(5/78)、5.1%(4/78);C组18.0%(14/78)、7.7%(6/78)、3.8%(3/78);D组10.3%(8/78)、2.6%(2/78)、1.3%(1/78);其中A组与C组,A组与B组组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与D组中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HBV、HCV、HBV和HCV的重叠感染及复制与广西肝癌高发区的肝癌发生有密切关系,其中HBV的感染及复制在肝癌的发生中最为重要,高发区中HCV、HBV和HCV的重叠感染的致癌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初步实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医学理论课教学中,如何引起同学们对所上内容产生兴趣,在上课过程中能集中精力,强化记忆,上完课后就能掌握老师上课的重点内容,这是所有医学院校老师在教学中所面临的共同重大课题之一。由于临床医学理论课的每个病种内容包括了流行病学、病理生理、病理解剖、生理生化、微生物、免疫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治疗等内容,内容烦杂而枯燥,如果没有好的教学方法,难以吸引同学们的视听,学习的效率就不会提高。在现行的教学实践中,在上理论大课时,结合临床,举典型病例,同时应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同学们注意力,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要减轻同学们的学习负担,做到上完大课同学们就能基本掌握所上重点内容,就必须对现行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1问题要使同学们熟悉医学科学知识,掌握重点内容,又不至于使同学们学习任务过重,让同学们从沉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选择更多的选修课进行学习,拓宽知识面。临床医学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重点在哪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同学们谈心和交流,同学们反映,上临床理论课,内容无论巨细,面面具到,重点不突出,不好掌握,不好记忆。同时,由于医学理论知识对大多数年轻的大学生没有吸引力,难以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南宁市武鸣区一起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空间分布特点,为预防腺病毒疫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一对一调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疫情的空间分布和聚集情况进行探究,通过核密度和全局莫兰指数(Moran's I)分析该起疫情的空间流行分布特征。结果 此次疫情共228例儿童感染腺病毒,无重症以及死亡病例。感染者年龄主要为5~9岁,发病时间集中在2019年7月28日-8月4日。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咽部充血与扁桃体肿大。Moran's I Z值为3.76(P<0.05),提示腺病毒感染患者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空间聚集性,核密度分析显示此次疫情感染患儿在全区范围内分布。结论 暑假期间具有较强的人口流动性,应警惕疫情的大范围扩散。家长带儿童到公共场所游玩时,需要加强自身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用空间分析能够全面、直观地展现疫情发病的聚集区域,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HBeAg阴性及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在细胞免疫状态及HBV DNA水平方面的差别,分析造成这种差别的可能原因.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T淋巴细胞分类检测、荧光定量PCR测量血清中的HBVDNA.结果 在HBVDNA水平方面,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均值为(5.13±1.43)Log,显著低于HBeAg阳性组的(6.29±1.70)Log(P<0.05);在T淋巴细胞分类方面,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CD8 T显著高于HBeAg阳性患者,分别是:23.25±3.79和20.69±3.30(P<0.05),总T、CD4 T及CD8 /CD8 比值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水平低于HBeAg阳性患者,可能与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具有相对较强的细胞免疫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BV基因型、YMDD变异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反弹的关系。方法应用多引物对巢式PCR法、PCR-序列分析法检测拉米夫定治疗的27例乙型肝炎患者和19例从未用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HBV基因型和P区(YMDD)的突变位点。结果在27例HBV DNA反弹的患者中,13例(48.15%)检出YMDD变异,而对照人群无YMDD变异(P〈0.05)。YMDD变异的位点为rtM204V/I(C区)±rtL180M(B区);在治疗组YMDD变异的患者中,B、C基因型构成比(46.15%和59.26%)与对照组(53.85%和68.4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YMDD变异是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耐药导致HBV DNA反弹的主要原因;YMDD变异的常见位点依然为rtM204V/I(C区)±rtL180M(B区);YMDD变异在B、C基因型病人中无差别。  相似文献   
8.
凝胶剂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药物新剂型,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凝胶剂的研究状况,并介绍了一种新型双柏凝胶剂,介绍了其技术原理和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53例患者均口服拉米夫定100mg/d治疗至少12个月,停药观察至少6个月.结果 疗程超过1年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病毒学应答情况与性别、年龄、疗程、HBV基因型以及治疗前的ALT、HBV DNA水平无关,停药6个月后的持续应答情况与上述因素中的HBV基因型及ALT、HBV DNA水平有关.结论 HBV基因型与ALT、HBV DNA均是慢性HBV感染患者重要的抗病毒治疗应答因素.  相似文献   
10.
TTV与HBV、HCV的重叠感染与HCC家庭聚集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西肝癌高发区输血传播病毒(TT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重叠感染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家庭聚集性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巢式PCR和RT-PCR技术对研究对象外周血清中TTVDNA、HBVDNA和HCVRNA进行检测,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CC高发家庭成员组及无癌家庭成员组中TTVDNA、HBV DNA、HCVRNA阳性率分别为35.4%(46/130)、29.2%(38/130)、10.0%(13/130)和 24.6%(32/130)、10.8%(14/130)、3.8%(5/130),两组间TTVDNA、HBVDNA、HCVR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P=0.04、RR=1.81、95%CI=1.018~3.219;χ2=14.97、P=0.000 1、RR=3.765、95%CI=1.88~7.54;χ2=3.91、P=0.048、RR=2.84、95%CI=0.972~8.29).两组TTV与HBV、HCV重叠感染率分别为7.7%(10/130)、3.8%(5/130)和1.5%(2/130)、1.5%(2/130),TTVDNA HBVDNA感染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591 4、P=0.018 0、RR=5.33、95%CI=1.15~24.84);而TTVDNA HCVRNA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1 3、P=0.250 4、RR=2.56、95%CI=0.49~13.44).结论:TTV、HBV、HCV感染以及TTV和HBV的重叠感染与广西HCC家庭聚集性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 TTV和HBV重叠感染在致肝癌上无明显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