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94篇
  免费   1457篇
  国内免费   1303篇
耳鼻咽喉   215篇
儿科学   223篇
妇产科学   94篇
基础医学   2607篇
口腔科学   617篇
临床医学   2944篇
内科学   2206篇
皮肤病学   131篇
神经病学   2511篇
特种医学   12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606篇
综合类   7564篇
预防医学   1928篇
眼科学   220篇
药学   2401篇
  13篇
中国医学   1923篇
肿瘤学   1028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368篇
  2022年   442篇
  2021年   488篇
  2020年   562篇
  2019年   578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463篇
  2016年   625篇
  2015年   772篇
  2014年   1142篇
  2013年   1056篇
  2012年   1455篇
  2011年   1650篇
  2010年   1495篇
  2009年   1553篇
  2008年   2005篇
  2007年   1733篇
  2006年   1741篇
  2005年   1941篇
  2004年   1451篇
  2003年   1344篇
  2002年   1028篇
  2001年   814篇
  2000年   680篇
  1999年   557篇
  1998年   512篇
  1997年   468篇
  1996年   417篇
  1995年   423篇
  1994年   297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214篇
  1991年   188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认知障碍是一种未达到痴呆程度的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严重者可能发展为痴呆.海马是承载机体认知功能的重要脑区,近年来,MRI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认知障碍患者海马的研究,因此,笔者就认知障碍的海马MRI神经影像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了解其最新进展.大量研究一致认为海马是认知功能损害的主要受累脑区,尤其海马CA1区,其功能和结构改变可能是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神经影像学标志物,相比于结构变化,功能改变对检测认知障碍可能更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含海马方剂构成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构建关联网络,分析海马的历代应用情况,挖掘海马用药配伍经验,发现海马潜在功效和主治病症,为海马的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药典》《中华医典》等多部著作为方源,收集含有海马的相关方剂,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挖掘和关联网络的构建。结果 共筛选有文献记载的含海马方剂154首。从剂型看,大多为散剂,从方剂分布年代来看,海马的应用虽然有很长历史,但是古代应用并不广泛,现代应用较多。通过对配伍药物进行分析发现,与海马配伍频率较高的是“鹿茸”、“熟地黄”、“肉苁蓉”等补益药物。从功效主治方面看,大多数方剂具有“补肾”、“温阳”、“益精”等传统功效外,还具有健脑等功效;主治病症中,除“阳痿”、“癥瘕”、“疔疮”等《中国药典》所记载的疾病之外,还可治疗“虚劳”、“健忘”、“瘿病”、“不寐”、“痹证”、“小便淋沥或不通”等。对其进行关联关系分析发现,海马配伍补肾温阳的效果较为明显,多用于治疗阳痿,且腰痛、虚劳、遗精、健忘、不育等疾病的治疗与补肾关系密切;在治疗癥瘕时,多与醋、樗鸡、干漆、硇砂、斑蝥、水蛭、没药、当归配伍。结论 该研究不仅发现了含海马方剂的常用剂型、分布年代和药物配伍规律,发现了历代医家应用海马的临床经验,还探索了海马的潜在应用价值。海马作为一味海洋中药,具有温、补、托、消等特性,除常用于治疗阳痿外,还可用于治疗腰痛、健忘、瘿病、不寐、痹证等病症,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拓展海马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欧  张洁  徐建 《陕西中医》2021,(6):687-691,704
目的:探讨香萱益神方治疗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认知功能作用及其对神经元凋亡机制的研究。方法:两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给予中药方香萱益神方灌胃治疗6周,分别于造模后、中药喂养6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测试大鼠认知行为能力改变,行为学测试结束后,检测VD模型大鼠海马中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香萱益神方治疗6周后,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改善,上调脑内海马组织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海马神经元凋亡率下降。结论:香萱益神方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方剂,可以有效改善VD大鼠模型认知行为功能的障碍情况,起到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诱导海马神经元细胞修复的作用。香萱益神方可能是通过激活BDNF相关通路,起到保护海马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亚慢性铝暴露对大鼠记忆功能及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1(HAT1)表达的影响,探究铝损伤记忆功能的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低染毒组(Al-L)、中染毒组(Al-M)、高染毒组(Al-H),以出生当天(1 d)至90 d持续染毒方式建立亚慢性铝暴露大鼠模型。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记忆功能,用尼氏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形态改变,real time RT-PCR检测大鼠海马HAT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HAT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染铝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较短,穿越平台次数较少,表明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受损;尼氏染色显示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受损,同时大鼠海马HAT1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结论:亚慢性铝暴露降低大鼠海马CA1区HAT1表达,可能导致大鼠空间记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李苗苗  詹群 《江苏中医药》2022,54(12):70-74
目的:以延髓头端腹外侧(RVLM)区氧化应激情况为切入点,分析益坤饮下调卵巢去势(OVX)大鼠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取35只SD大鼠,随机选择7只作为假手术组行假手术(仅入腹,不切除卵巢),剩余28只行卵巢去势手术。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益坤饮高、低剂量组,每组7只。阳性药物组每日灌胃给予替勃龙0.25mg/kg,益坤饮低、高剂量组每日分别按3.4g/kg、6.8g/kg灌胃中药浓缩液,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连续给药30d。末次给药12h后,通过股动脉检测各组大鼠血压。留取大鼠24h尿液,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处死大鼠,取RVLM组织,检测活性氧簇(ROS)水平(荧光读数),使用ELISA法检测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使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RVLM组织活性氧代谢酶,即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收缩压均显著降低(P<0.05,P<0.01),其中阳性药物降压作用最强,高剂量益坤饮次之。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RVLM组织ROS、MDA、NOX4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SOD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益坤饮高剂量组大鼠RVLM组织ROS、MDA、NOX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SOD含量显著升高(P<0.01);阳性药物组、益坤饮高剂量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均显著优于益坤饮低剂量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坤饮低剂量组大鼠RVLM组织ROS、NOX4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尿NE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与益坤饮高剂量组尿NE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且改善均显著优于益坤饮低剂量组(P<0.01)。结论:OVX大鼠存在中枢氧化应激增强,交感神经亢进情况。益坤饮能够调节OVX大鼠RVLM区氧化应激情况,降低OVX大鼠交感亢进从而控制血压波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模式,为术后放疗靶区勾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7月至2017年5月收治术后复发的81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AJCC第八版食管癌分期,将第1-8M站定义为上中纵隔淋巴结区,8Lo、9、15站定义为下纵隔淋巴结区,16-20站定义为上腹部淋巴结区。标记患者的复发部位,并分析局部复发、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模式。结果:中位复发时间为12个月(2~103个月)。6例(7.4%)患者发生单纯局部复发,64例(79.0%)患者发生区域复发,11例(13.6%)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区域淋巴结复发中最高危的复发区域为上中纵隔淋巴引流区,此区域包含了82.8%的复发淋巴结,其次为上腹部淋巴结引流区(13.6%)。11例患者发生上腹部淋巴结复发,其中10(90.9%)例为胸下段,7例(63.6%)患者术后分期≥Ⅲ_(b)期。结论: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模式以区域淋巴结复发为主,上中纵隔淋巴引流区为最高危复发区域,术后放疗靶区应重点包含。对于术后分期较晚的胸下段食管鳞癌,上腹部淋巴结引流区可能需要涵盖在放疗靶区内。吻合口、瘤床和下纵隔复发风险低,可不必常规涵盖在放疗靶区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 WD)患者纹状体亚区神经功能损害及其与临床相关分析,探讨其神经心理学症状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收集WD患者29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进行3.0 T磁共振功能磁共振成像及临床量表测试,采用mICA工具箱的group ICA功能将壳核和尾状核分成8个亚区,做全脑功能连接,提取功能连接异常区域的值与临床量表测试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WD患者左侧尾状核中部与全脑未发现功能增强或减弱区域,余感兴趣区与全脑功能连接不同程度减弱。左侧尾状核前部(ROI5)-中扣带回功能连接值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值呈显著负相关(r=-0.47,P=0.009);右侧尾状核前部(ROI6)-中扣带回功能连接值与MMSE值呈显著负相关(r=-0.46,P=0.011);右侧尾状核中部(ROI8)-右侧岛叶功能连接值与MMSE值呈显著负相关(r=-0.38,P=0.041)。结论右侧尾状核前中部与背外侧前额叶功能连接减弱,双侧壳核前部与丘脑功能连接减弱,可能破坏皮质-纹状体-丘脑回路引起认知功能损害;参与记忆及动作相关认知的突显网络、默认模式网络的通路连接受阻则可能是WD患者认知障碍的神经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原发灶定位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评估超声检查预测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34例PTMC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改良颈侧区淋巴结清扫。依据超声定位分组,分析癌灶位置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颈侧各分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Ⅱ区30.6%、Ⅲ区50.7%、Ⅳ区57.5%、Ⅴ区11.3%。癌灶位于中上极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癌灶位于下极者(89.7% vs. 75.7%,P=0.038),靠近外侧者较内侧者更易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93.7% vs. 81.4%,P=0.049)。超声检查判定Ⅱ、Ⅲ、Ⅳ、Ⅴ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分别为43.9%、85.3%、85.7%、14.3%;特异度为91.4%、57.6%、35.1%、99.1%。超声预测Ⅲ、Ⅳ区淋巴结转移敏感度较高,Ⅱ、Ⅴ区淋巴结转移特异度较高。结论 癌灶位置与甲状腺微小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超声可为临床确定颈侧区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