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对偏侧面肌痉挛(HF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7年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224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进行痉挛强度(Cohen量表)和特异性生活质量(HFS-8量表)相关测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6个月时患者Cohen分级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手术后6个月明显缓解率为92.7%,总有效率为97.6%;治疗后本HFS-8量表评分为2.71±3.25,显著低于术前的18.01±4.57(P0.05);以术前痉挛强度分组,不同痉挛强度的患者HFS-8量表评分明显改善(P0.05);HFS-8评分与痉挛强度显著相关(P0.001)。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确切,并可有效改善HFS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氧化应激与炎性反应是颅内动脉瘤(CA)形成和破裂的核心因素。作用机制为:1)直接损伤脑动脉内膜;2)使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由可收缩型向炎性反应型转化并凋亡;3)募集炎性细胞、分泌炎性因子,侵袭管壁;4)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MMP),重构和解体血管壁;5)介导脂质过氧化,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初步研究显示阻断氧化应激可预防CA发展,但详细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型垂体腺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9例TSH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4例,女性5例;年龄20~70岁,平均40.5岁;病程1~228个月,平均55个月.15例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症状就诊,其中12例被误诊为原发性甲亢并口服抗甲亢药物治疗,另3例入院后很快确诊.4例患者因头痛和视力视野障碍等肿瘤占位效应就诊.在12例误诊患者中,2例行131I放射性核素治疗,1例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所有患者均行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结果 病理均为垂体腺瘤,免疫组化TSH阳性17例,阴性2例,生长激素阳性2例,泌乳素阳性1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阳性1例.术后MRI显示肿瘤全切除15例,肿瘤残留4例.随访时间6个月~7年,平均3.6年.术后3个月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各项均正常13例,其中2例3个月后复查TSH再次升高,但MRI未见肿瘤复发,行垂体放疗后甲状腺各项激素均正常.手术治愈率11/19,手术加放疗治愈率13/19.结论 对合并TSH升高的甲亢患者的筛查是提高TSH型垂体腺瘤的早期诊断的关键.治疗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垂体放疗和生长抑素为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肝内胆管结石是指结石位于肝内胆管。这种疾病在西方不多见而易发于东亚地区,(肝内胆管中的)结石和(或)狭窄等因素使肝内胆管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不仅加重胆管的狭窄和阻塞,并加重肝实质的损害,导致肝纤维化,萎缩;感染急性发作时又易发生菌血症、感染性休克、胆源性肝脓肿、胆管溃疡致胆道出血,病变晚期则可发生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近年来,因为左半肝较容易操作的解剖位置使得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在肝胆外科手术中很快得到关注,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左半肝切除术用于肝胆管结石症,兼具解除肝管梗阻(结石,尤其合并存在的肝胆管狭窄)和去除化脓性感染病灶的双重效果,有效地提高了肝胆管结石的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总结鞍区原发性间叶组织来源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鞍区原发性肉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对这一罕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复习。结果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证实2例病人分别为纤维肉瘤和软骨肉瘤,临床特点与侵袭性垂体腺瘤差异较大。结论鞍区原发性肉瘤十分罕见,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男性垂体泌乳素腺瘤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男性垂体泌乳素(PRL)腺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行手术治疗的男性垂体PRL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36.55岁。血清泌乳素63.5~150000ng/ml,肿瘤最大径4~70mm。本组头痛50例,视力障碍47例,视野缺损41例,性功能障碍59例。根据Knosp分级方法,其中侵袭性腺瘤60例。结果肿瘤全切除56例,次全切除46例。经手术及综合治疗后,PRL水平降至正常15例(14.71%),明显下降21例(20.59%);性功能障碍恢复正常17例,头痛消失或明显改善38例,视力障碍恢复正常或改善39例,视野缺损恢复正常或改善37例。结论男性PRL腺瘤病人具有年龄高、肿瘤大且多呈侵袭性生长及PRL水平高等特点,单纯手术治疗疗效差,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应结合病人具体情况,采用手术、药物及放射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至鞍上区的解剖与临床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至鞍区、鞍上区的显露范围,及手术入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与其相互位置关系。结合该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体会,探讨内镜在此区域手术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方法选择10例灌注尸头标本,采用显微镜解剖2例,其中冠状位和矢状位切开各1例;另8例标本模拟经鼻蝶窦入路。在内镜和显微镜下扩展显露鞍前及鞍上区的主要解剖标志,并研究其相互位置关系。对2例女性鞍结节脑膜瘤病人,采用神经导航经鼻蝶窦入路手术,肿瘤切除过程中和切除后分别应用成角内镜观察肿瘤周围结构及切除情况,肿瘤切除后以脂肪、人工硬膜及明胶海绵重建鞍底。结果内镜下在颅前窝向外侧显露的主要限制是两侧的眶内侧壁和视神经管;选择三个平面测量向侧方的显露范围,分别为筛骨鸡冠后缘平面(19.1±2.65)mm,鞍结节前方10mm的蝶骨平台平面(23.2±2.35)mm,两侧视神经管内口平面(13.1±2.18)mm。内镜下可清晰显示双侧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等颅内结构。2例鞍结节脑膜瘤病人均达到肿瘤全切除,视力部分改善,术后均出现脑脊液漏,再次经原入路手术修补后痊愈。结论采用单纯内镜或内镜辅助的经鼻蝶窦入路可更直接达到鞍前及鞍上区病变,避免了经过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及对脑组织的牵拉。颅底骨质磨除位置和范围以及颅底的修补和重建是采用该入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40例中风偏瘫病入,采用头皮针标准线行变通徐疾补泻手法,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针刺二个疗程后.补泻组与平针组比较,提示补泻级具有明显(P<0.05)改善脑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海绵窦内侧壁结构的解剖特点,并探讨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在10具成人新鲜尸头上模拟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观察海绵窦内侧壁结构的解剖特点。根据解剖学研究结果,指导临床采用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治疗侵袭海绵窦的垂体腺瘤103例。结果垂体侧方的海绵窦内侧壁薄弱,仅有一层疏松的纤维组织结构。颈内动脉是扩大经蝶窦入路海绵窦内所见的主要结构,可分为5段,有3个主要分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主要的分支有脑膜垂体干、海绵窦下动脉和被囊动脉。向内侧走行的脑膜垂体干和被囊动脉是经蝶窦入路中较易损伤的血管。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62例(60.2%),次全切除38例(36.9%),大部切除3例(2.9%);无手术死亡;手术并发症包括短暂性脑脊液鼻漏5例,暂时性脑神经功能损伤4例,垂体功能低下3例,颈内动脉损伤2例,永久性尿崩症1例。术后行放射治疗17例,γ刀治疗15例,药物治疗13例。随访3个月~8年,2例出现肿瘤复发而予以γ刀治疗。无再手术病例。结论扩大经蝶窦入路是切除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理想的入路;了解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在解剖形态上的变化,对于减少术中出血,确保术中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