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收集近3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肺动脉高压新生儿41例,分为足月儿组和早产儿组,回顾性分析了两组的临床资料与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关系。结果:早产儿组23例,足月儿组18例。早产儿组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绒毛膜羊膜炎、子痫的发生率高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组的孕母妊娠期糖尿病5例(占27.8%),早产儿组孕母妊娠期糖尿病共1例(占4.3%),与足月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7,P=0.035)。与足月儿组相比,早产儿组的原发病以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主(χ2=19.158,P<0.001),容易合并肺出血(χ2=4.433,P=0.035)、颅内出血(χ2=8.715,P=0.003)。足月儿组原发疾病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χ2=10.786,P=0.001)。新生儿肺炎在两组均有较高发生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7,P>0.05)。两组之间并发代谢性酸中毒、新生儿低血糖、气胸、败血症等统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组治愈21例,死亡2例,足月儿组治愈15例,死亡3例,治疗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肺动脉高压的高危原发疾病是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肺出血以及孕母有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等并发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的足月儿,要重视可能伴有的肺动脉高压并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动物模型,阐述脑白质损伤后脑室下区(SVZ)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 3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对照组(n=40),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BCAO)制作缺血性脑白质损伤动物模型.电子天平测量术后不同时点体重、脑重变化;HE染色和快蓝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TUNEL方法检测SVZ细胞凋亡.结果 实验组体重、脑重增长明显慢于对照组(术后7 d体重15.89±0.82 g比23.41±1.25 g,t=40.51;脑重0.85±0.11 g比0.98±0.09 g, t=7.38,P<0.01).HE染色可见实验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侧脑室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大(术后14 d 21.5±6.0 mm2比13.8±2.9 mm2,t=9.32,P<0.01).快蓝染色可见实验组纹状体髓鞘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术后14 d 42.9±5.3比81.8±7.1, t=35.43, P<0.01).术后48 h SVZ细胞凋亡增多,72 h达高峰,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术后72 h 69.1±3.5比44.0±2.3, t=48.37, P<0.01).结论 BCAO制作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模型成功;脑白质损伤早期细胞凋亡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将影像学危险因子分期法运用于儿童腹部神经母细胞瘤(NB),探讨其对NB手术指导及风险评估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7年12月本院未经诱导化疗并行手术的62例NB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影像学危险因子分期法对L1期19例,L2期共43例患儿进行评估,探讨影像学危险因子分期法在指导NB手术方案选择、手术风险评估中的作用。结果:62例患儿,根据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期系统(INSS),L2期占各INSS分期的比例为Ⅰ期46.67%(7/15),Ⅱ期72.41%(21/29),Ⅲ期83.33%(15/18)。L1期NB在术中大多做到了完整切除(P < 0.05),而L2期NB术中肿瘤的完整切除率较L1明显降低(P < 0.05)。L1期及L2期NB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09.05 ± 16.26 min及180.12 ± 58.62 min,L1期NB平均手术时间较L2期NB明显缩短(P < 0.05)。术中L2期NB行输血的例数明显升高(P < 0.05)。术中L2期NB发生血管损伤及周围脏器损伤的概率较L1期明显升高(P < 0.05)。L1期NB发生术中并发症的平均频次为0.26 ± 0.562次/例(5/19),L2 期为(1.02 ± 0.89)次/例(44/43),L2期发生术中并发症平均频次较L1期高(P < 0.05)。结论:影像学危险因子分期法在NB 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一种更为简单、客观的儿童NB分期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新生儿血培养细菌种类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662份新生儿血培养标本,对其中培养结果阳性的45份标本进行细菌分类和抗生素耐药分析.结果 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占首位,其次是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在非头孢菌素类的抗生素中,对青霉素耐药的比例最高(87.18%),其次是红霉素;对头孢菌素及头霉素类耐药皆在50%以上,其中头孢呋肟耐药比例达100%.结论 新生儿条件致病菌感染比例增加,抗生素使用导致非自然选择耐药菌感染增多.  相似文献   
5.
不同月龄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月龄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37例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的临床资料,按月龄分成三组:0~3个月为A组(77例)、4~6个月为B组(65例)和7~12个月为C组(95例)。结果 呼吸道感染在三组中比率最高;A组伴有气喘的呼吸道感染者明显小于其他两组[24.7%( 19/77)比61.5%( 40/65)、61.1%(58/95)](P< 0.01);随着月龄增长,黄疸的比率逐渐减低[23.4%( 18/77)→7.7%(5/65)→1.1%(1/95)](P< 0.05);三组腹泻、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组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率相似;A组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率达77.9%( 60/77),明显高于其他两组[10.8%(7/65)、2.1%(2/95)](P<0.01);B组粒细胞减少较其他两组更明显(P<0.05),C组更易发生贫血(P<0.05)。结论 不同月龄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各具不同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动物模型,阐述脑白质损伤后脑室下区(SVZ)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3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对照组(n=40),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BCAO)制作缺血性脑白质损伤动物模型。电子天平测量术后不同时点体重、脑重变化;HE染色和快蓝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TUNEL方法检测SVZ细胞凋亡。结果实验组体重、脑重增长明显慢于对照组(术后7d体重15.89±0.82g比23.41±1.25g,t=40.51;脑重0.85±0.11g比0.98±0.09g,t=7.38,P<0.01)。HE染色可见实验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侧脑室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大(术后14d21.5±6.0mm2比13.8±2.9mm2,t=9.32,P<0.01)。快蓝染色可见实验组纹状体髓鞘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术后14d42.9±5.3比81.8±7.1,t=35.43,P<0.01)。术后48hSVZ细胞凋亡增多,72h达高峰,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术后72h69.1±3.5比44.0±2.3,t=48.37,P<0.01)。结论BCAO制作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模型成功;脑白质损伤早期细胞凋亡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3日龄SD大鼠慢性缺血脑损伤后脑室下区细胞凋亡情况,了解早产儿缺血后脑进一步损伤的发病机理,为干预治疗提供时间窗实验依据。方法3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未成熟鼠慢性脑缺血脑损伤模型;对照组双侧颈总动脉不结扎,组织切片HE染色定位,采用TUNEL法分别观察脑室下区背侧、前端细胞凋亡变化。结果脑室下区背侧、前端凋亡细胞分别计数发现在缺血48、72h和1周后较对照组增多(P<0.01),于72h时间点两组差异最为显著(背侧:实验组87.0±11.5,对照组60.9±7.1;前端(冠状位):实验组86.1±5.5,对照组56.4±5.6;前端(矢状位):实验组69.1±3.5,对照组44.0±2.3,P<0.01),损伤后2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日龄SD大鼠慢性脑缺血后脑白质损伤外,神经生发区之一:脑室下区细胞对缺氧缺血敏感,易发生凋亡,其可能为早产儿脑白质进一步损伤的机制之一,同时此模型提示慢性缺血缺氧可致神经元再生不足,提示缺血后48~72h可能为防止脑室下区损伤的时间窗。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母亲对其所产婴儿的影响.方法 2003-2010年患SLE产妇所产28例婴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 SLE母亲狼疮活动者较不活动者早产、低体重、宫内生长发育受限的比例高.28例婴儿中1例死亡,3例发生贫血,7例发生非感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2例出现皮疹,3例有一过性心率下降,无房室传导阻滞,2例发现房间隔缺损.随访患儿未出现明显生长发育落后,复查心脏B超和免疫学指标正常,暂未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结论 SLE母亲可致所生婴儿在新生儿期出现多系统损害,但损害可能只是暂时的.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惊厥55例报告崔曙东李述庭(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南京210011)关键词惊厥;新生儿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其病因复杂,治疗和预后也不一样。本文收集了我院1991年7月至1996年6月间新生儿惊厥55例,报告如下。1临...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中性粒细胞墨汁吞噬功能试验检测34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和18例新生儿非感染性疾病及20例正常足月产新生儿脐血。结果表明感染组的中性粒细胞吞墨指数(34.529±9.323)及吞墨率(24.035±10.71)均高于非感染组(11.210±4.346、8.401±4.195,P<0.01)和正常对照组(10.252±4.410、8.531±3.201.P<0.01).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简便易行的中性粒细胞吞墨试验可为了解新生儿感染提供一个实验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