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已成为青少年人群中导致癌相关死亡的首要疾病。但由于其早期高发的肺转移率以及广泛的对化疗药物耐药性问题,骨肉瘤在临床上的治疗仍存在巨大挑战。目前,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及基因治疗已经在国内外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外泌体(exosomes)在骨肉瘤中的诊断治疗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外泌体是一种可由多种活细胞分泌的纳米级(40~100 nm)微囊泡,它具有传递mRNA、miRNA、DNA和蛋白质等各种信息和功能性物质的功能。它可由多种活性细胞产生和分泌,存在于多种体液和细胞间液中。由于其特殊的存在和传递形式以及所搭载的信息和物质,因此,骨肉瘤来源的外泌体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促进骨肉瘤的发生、侵袭转移、耐药性及免疫逃逸。利用这些特点,外泌体可被人为搭载靶向药物或治疗性基因等物质,或通过多种方式对其分泌和释放进行调控来治疗多种肿瘤。近年来,关于外泌体在骨肉瘤方面作用和应用的研究成为热点,但仍停留在基础研究且尚未在临床的诊断及治疗中进行应用。本文旨在对外泌体在骨肉瘤侵袭转移及耐药性上的作用机理、临床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望有助于为利用外泌体诊断、治疗和改善骨肉瘤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心脏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心脏组织中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小强度运动组(LE组)、中等强度运动组(ME组)和大强度运动组(HE组),每组15只。建立8周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大鼠心脏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并进行心脏CGRP免疫组化分析。结果:8周小强度运动后,大鼠心脏CGRP表达较对照组变化不明显;8周中等强度运动后,大鼠心脏CGRP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HE染色、HBFP染色和变色酸2R亮绿染色显示心肌组织形态结构无明显改变,仅心肌纤维有轻度缺血缺氧改变;8周大强度运动后,大鼠心脏CGRP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HE染色、HBFP染色和变色酸2R亮绿染色显示心肌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并存在明显的缺血缺氧损伤。结果表明,长期中等强度运动使心脏CGRP表达增加,改善了冠状循环和心肌血液供应,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长期大强度运动使心脏CGRP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减弱,可能是导致心肌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成体肌肉干细胞—卫星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分化规律,了解卫星细胞生长能力与年龄的关系。方法:用MTT法、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及粘附细胞仪等手段,检测不同年龄段大鼠多代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和细胞数量。结果:(1)单位重量细胞数与动物年龄呈负相关;(2)不同年龄组间细胞增殖能力从7月龄始明显递减,分化能力从11月龄始减弱。结论:卫星细胞数量与年龄呈负相关,老年大鼠卫星细胞生长能力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4.
抚触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干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抚触可从多方面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其作为现代医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正日益受到各国儿科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探讨抚触对新生儿的作用,我院对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进行抚触,观察抚触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干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就诊对象 :4 0例患者均来自本市市区及市郊 ,出生后 2~2 7天之间的新生儿。就诊原因 :眼睑红肿 ,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者 2 2例 ,有脓血性分泌物者 18例。诊断方法 :上述患者均取眼分泌物做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 ,凡在细胞内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者 ,门诊诊断为淋菌性结膜炎。治疗方法 :单纯性全身用药组 (A组 ) ,和全身用药加药物滴眼组 (B组 )。A组用药方法 :用青霉素静滴或肌注 7天 ,局部用生理盐水结膜冲洗。B组用药方法 :青霉素静滴或肌注 7天 ,局部生理盐水清洁后加用 4 0 0 0~ 10 0 0 0U/ml青霉素溶液点眼 ,每 10~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效果及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生行抗VEGF治疗的ROP患儿15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抗VEGF治疗后随访周期内ROP复发与否分为复发组(24例)和非复发组(135例),比较分析2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抗VEGF治疗ROP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 经单次抗VEGF治疗后,所有159例患儿均显示附加病变消退。24例(15.1%)抗VEGF治疗后复发,复发平均时间为治疗后(8.4±2.6)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眼底出血、总用氧时间较长是ROP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而妊娠高血压是保护因素(P<0.05)。 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治疗ROP是有效的。术前眼底出血和氧疗时间较长可增加ROP复发的风险,而对于妊娠高血压对ROP复发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厄贝沙坦原料药中9种残留溶剂(甲醇,乙醇,丙酮,异丙醇,乙腈,二氯甲烷,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及甲苯)的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t KB-624(30 m×0.53 mm,3.0μm);程序升温;载气为氮气,流速为5.0 ml·min-1;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顶空进样,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20min。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用外标法测定9种残留溶剂的量,进样量为1 ml。结果:在本色谱条件下,9种残留溶剂分离良好。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9.08%~105.14%,RSD为1.1%~3.3%(n=9);定量限分别为15.68,25.45,1.09,10.61,4.54,5.73,1.04,10.58,1.89μg。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厄贝沙坦原料药中多种残留溶剂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伊宁市2013年死因构成和顺位情况,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伊宁市2013年死因网络直报中死亡的1303份死亡病例,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死亡率、构成比。结果:2013年全年共进行死因网络直报数1303份,死亡率为243.25/10万。男死亡率323.09/10万,女死亡率163.29/10万,前三位死因顺位的构成比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49.42%、肿瘤13.66%、呼吸系统疾病疾病10.82%,占全部死亡病例的73.84%。2013年全年的不同月份的死亡情况也有所不同,各年龄组死亡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慢性病是造成2013年伊宁市常住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男性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驻昆部队老干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达标情况及降糖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年龄、病程、血压控制和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留取血标本,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分析患者的降糖药使用情况,评估血糖、血压和血脂的控制效果。结果共调查驻昆部队离退休老干部T2DM患者258例,HbAlc达标率为54.7%,血压达标率为27.1%,TG达标率为39.5%,TC达标率为50.4%,LDL-C达标率为45.7%;使用>2种口服降糖药者占58.9%,使用胰岛素者占36.8%,其中联合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者占27.5%;降糖药物种类的选择依次是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瑞格列奈、格列奇特、二甲双胍。在糖尿病病程相同的情况下,使用胰岛素并联合>2种口服降糖药患者的HbAlc达标率明显升高;相同的治疗方案,随着病程的增加,HbAlc的达标率逐渐下降。结论驻昆部队离退休老干部T2DM患者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情况较国内平均水平好;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以联合口服降糖药为主,使用胰岛素及联合>2种口服降糖药可提高HbAlc达标率。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联合康复新液对慢性牙周炎疗效及血清程序性细胞死亡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的影响。 方法 192例牙周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96例,观察组采用米诺环素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米诺环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总有效率,比较组2组菌斑、牙周探诊深度、牙龈出血指数;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PD-1和PD-L1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龈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IL-10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降低和升高幅度较大,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因子IFN-γ、TNF-α、IL-8和hs-CRP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米诺环素联合康复新液可有效降低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CD4+、CD8+T淋巴细胞上PD-1和PD-L1表达,缓解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