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首次治疗婴儿癫痫痉挛综合征(infantile epileptic spasms syndrome,IESS)短期(ACTH治疗28 d时)疗效、复发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08年4月—2018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小儿神经专科首次接受ACTH治疗且随访时间≥2年的IESS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CTH治疗短期疗效、复发和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 ACTH治疗28 d时癫痫控制率为55.5%(111/200),治疗后12个月持续控制无复发率为67.6%(75/111)。未合并局灶性发作的患儿在ACTH治疗28 d时癫痫控制的可能性是合并局灶性发作患儿的2.463倍(P<0.05);ACTH治疗14 d时脑电图无高度失律的患儿在ACTH治疗28 d时癫痫控制的可能性是ACTH治疗14 d时脑电图有高度失律患儿的2.415倍(P<0.05);ACTH治疗前病程每增加1个月,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可能性增加11.8%(P<0.05)。ACTH治疗28 d癫痫未控制患儿中重度发育迟滞或死亡的可能性是癫痫控制患儿的8.314倍(P<0.05),结构性病因患儿中重度发育迟滞或死亡的可能性是原因不明患儿的14.448倍(P<0.05)。 结论 是否合并局灶性发作、治疗14 d时脑电图高度失律是否消失可作为ACTH治疗短期疗效的预测指标,而治疗前病程可作为ACTH治疗癫痫控制后是否复发的预测指标。IESS患儿的预后与病因相关,而使用ACTH后早期控制癫痫发作,也可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动物蛋白饮食与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复发/皮疹反复的关系,并分析HSP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前瞻性选取北京儿童医院2020年10~12月收治的HSP患儿共121例为研究对象,予统一饮食医嘱(无新发皮疹1周后可添加动物蛋白类饮食),门诊随访半年。根据实际有/无摄入动物蛋白饮食,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56例),记录两组患儿随访期间皮疹反复次数、HSP复发例数及新发肾损害例数;根据病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32例)和未复发组(89例),通过食物频率调查问卷记录两组患儿每日动物蛋白摄入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HSP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皮疹反复次数、HSP复发率及肾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儿的每日动物蛋白摄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次发病伴肾损害、初次治愈后呼吸道感染、初次治愈后未运动控制均为儿童HSP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动物蛋白饮食与HSP复发或皮疹反复无明显相关性。及时治疗肾脏损害、治愈后避免感染、限制剧烈运动,有助于降低儿童HSP的复发率。 引用格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发生肺出血的高危因素及其临床转归。 方法 病例来源于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所有活产VLBWI(胎龄<35周),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574例VLBWI进入研究,其中肺出血组44例,无肺出血组530例。收集2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肺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 肺出血组和无肺出血组母亲年龄、正压通气复苏率、气管插管复苏率和生后1 h内最低体温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出血组Ⅲ~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早发型败血症的比例高于无肺出血组(P<0.05)。生后1 h内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 s和生后24 h内最大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5 cm H2O的患儿在肺出血组更常见(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年龄30~<35岁为肺出血的保护因素(OR=0.115,P<0.05),而生后1 h内最低体温<34℃、生后24 h内最大PEEP<5 cm H2O和早发型败血症是肺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609、11.118和20.661,均P<0.05)。在所有病例中,肺出血组有创通气总时间长于无肺出血组(P<0.05),病死率高于无肺出血组(P<0.05);在存活病例中,肺出血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高于无肺出血组(P<0.05)。 结论 VLBWI生后注意保温、给予合适PEEP和早期识别败血症可减少肺出血的发生,从而有助于减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窒息新生儿糖代谢紊乱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纳入湖北省52家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生后12 h内有血糖数据的窒息患儿,收集病历资料及生后1、2、6、12 h的血糖数据,允许时间误差为0.5 h。根据住院期间是否诊断脑损伤和/或死亡分为预后不良组(693例)及预后良好组(779例)。分析两组患儿生后12 h内糖代谢紊乱情况及其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结果 预后不良组中来自二级医院(48.5% vs 42.6%)、重度窒息(19.8% vs 8.1%)、亚低温治疗(4.8% vs 1.5%)的比例及糖代谢紊乱发生率(18.8% vs 12.5%)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生后1、2、6 h糖代谢紊乱发生率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反复高血糖为窒息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后OR=2.380,95%CI:1.275~4.442,P<0.05)。 结论 窒息患儿合并反复高血糖可能提示近期预后不良,应加强对该类患儿的早期神经系统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儿治疗前后脂肪因子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血脂的相关性,以及脂肪因子在PNS患儿高脂血症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确诊为PNS初发或激素停药6个月以上复发的PNS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儿童3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集PNS患儿激素治疗前(活动期)及4周激素治疗尿蛋白转阴后(缓解期),以及对照组儿童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脂肪因子水平,使用自动生化仪分析血脂水平。 结果 PNS患儿活动期、缓解期血网膜素(omentin-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NS患儿活动期血omentin-1水平低于缓解期(P<0.001);PNS患儿活动期血趋化素水平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P<0.001)。PNS患儿活动期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致动脉粥样硬化系数(atherogenic coefficient,AC)、castelli危险指数(castelli risk index,CRI)-1、CRI-2、非高密度脂蛋白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PNS患儿缓解期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C、CRI-1、非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P<0.001)。PNS患儿缓解期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A、apo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PNS患儿血omentin-1治疗前后比值与HDL治疗前后比值、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比值、HDL/apoA治疗前后比值呈正相关,与AC治疗前后比值、CRI-1治疗前后比值呈负相关(P<0.05)。低网膜素组PNS患儿活动期CRI-1、CRI-2、AC、apoB/apoA水平高于高网膜素组(P<0.05)。 结论 omentin-1可能与儿童PNS的疾病活动、血脂紊乱、蛋白尿机制有关。血脂比值可能在监测PNS患儿早期心血管风险方面比传统血脂指标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患有重度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的临床特征,并评价ELBWI的ROP筛查管理模式、眼底激光光凝术及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拮抗剂Avastin的临床效果及治疗时机.方法 对2004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抢救存活的出生体重小于1000 g的45例ELBWI,在生后4~6周,由眼底病专科医生定期用双目间接眼底镜进行ROP筛查,对发展成为重度ROP的患儿眼底进行激光光凝术治疗,部分急进性后部ROP (aggressive posterior ROP,APROP)患儿预先行玻璃体腔内注入Avastin.结果 45例ELBWI中,筛查过程中13例始终未出现ROP(28.89%),6例(13.33%)出现1~2期ROP并在随访期自然恢复;26例发展成重度ROP(57.78%),其中APROP 3例(6.67%).对重度ROP患儿给予激光光凝术治疗,3例APROP则在激光光凝术前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入Avastin.全部患儿均能保留视力,成功率达100%.结论 ELBWI重度ROP的发病率高,预防重点是及时筛查并在阈值期间给予眼底激光光凝术治疗,APROP则在激光光凝术前玻璃体腔内注入Avastin.呼吸管理是术后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患儿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CRKP)感染及死亡的危险因素,为该类细菌的感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配对病例-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纳入昆明市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的81例CRKP感染患儿,81例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sensitive Klebsiella pneumonia,CSKP)感染患儿,及162例对照儿童(住院期间未分离出CRKP及CSKP的患儿),比较分析各组儿童的基础疾病、既往住院暴露及该次住院暴露情况与CRKP感染及死亡的关联性。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既往3个月内有住院史与CRKP、CSKP感染存在较高关联强度(分别OR=14.25、10.07,P<0.01);CRKP感染患儿特异的危险因素包括既往3个月内有碳青霉烯药物治疗史(OR=16.54,P<0.01)及该次住院接受中心静脉置管(OR=33.03,P<0.01)。而既往3个月内有碳青霉烯药物治疗史(OR=28.33,P<0.01)及该次住院抗生素经验性用药(OR=14.50,P<0.01)是导致CRKP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 患儿既往3个月内有住院史、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史,以及入院后接受侵入性操作是影响CRKP感染及预后的主要原因。儿童专科医院有必要开展入院时CRKP主动筛查,规范使用抗生素,并加强医院感染监测,以控制CRKP感染的发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9):1008-1013]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早产儿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eated humidified high-flow nasal cannula,HHHFNC)初始呼吸支持失败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生后使用HHHFNC初始呼吸支持的早产儿病例资料,根据治疗后72 h内是否需升级为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分为呼吸支持失败组和成功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HHFNC呼吸支持失败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166例早产儿,HHHFNC呼吸支持失败48例(28.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支持失败组胎龄、出生体重均低于成功组(n=118),吸入氧浓度>35%、流量>6 L/min、发生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例均高于成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2周、PDA >1.5 mm且左心房∶主动脉内径>1.4、吸入氧浓度>35%、流量>6 L/min、RDS是HHHFNC初始呼吸支持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当早产儿胎龄<32周,或有RDS时,早产儿HHHFNC初始呼吸支持失败的风险高;在HHHFNC初始呼吸支持治疗中,当氧浓度>35%和/或流量>6 L/min,或出现PDA时,呼吸支持失败的风险增大,应积极考虑升级呼吸支持方式。 引用格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以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胎龄(周)和MAP<30 mmHg定义为低血压的2种定义的早期低血压对胎龄<32周早产儿近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纳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妇幼保健院2020年4月—2021年8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320例,监测生后72 h内血压。低血压的定义与分组采取以下2种方式:(1)连续2次MAP<胎龄者为低血压组(n=104),其余病例为对照组(n=216);(2)连续2次MAP<30 mmHg者为低血压组(n=114),其余病例为对照组(n=206)。收集患儿围生期资料及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近期预后不良定义为住院期间死亡和/或出生1周内发生Ⅲ~Ⅳ度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上述2种定义下的低血压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结果 2种定义下的低血压组低灌注临床表现、预后不良、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肺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MAP<30 mmHg定义下的低血压组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30 mmHg定义下的低血压组近期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MAP<胎龄定义下的低血压组(18.4% vs 1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近期预后不良与剖宫产出生、胎龄、5 min Apgar评分≤5分、生后72 h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生后72 h内机械通气及2种定义下的低血压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种定义下的低血压均非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2种定义下的低血压均非胎龄<32周早产儿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MAP<30 mmHg定义下的低血压较MAP<胎龄定义下的低血压在预测近期不良结局时可能呈现敏感性更高的趋势,有待大样本研究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111例行HSCT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AKI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不同级别AKI患儿生存预后差异。 结果 111例HSCT患儿中,AKI发生率为52.3%(58/111)。移植物抗宿主病(Ⅱ~Ⅳ度)(OR=4.406,95%CI:1.501~12.933,P=0.007)、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OR=4.190,95%CI:1.191~14.740,P=0.026)、血栓性微血管病(OR=10.441,95%CI:1.148~94.995,P=0.037)与HSCT患儿移植后AKI发生密切相关。AKI Ⅲ期患儿的1年生存率(28.6%±12.1%)低于NAKI(82.8%±5.2%)、AKI Ⅰ期(81.7%±7.4%)、AKI Ⅱ期(68.8%±11.6%)患儿(P<0.05)。 结论 患儿HSCT后发生Ⅲ期AKI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移植物抗宿主病、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血栓性微血管病与HSCT后AKI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779例新生儿眼底筛查结果及新生儿眼底疾病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3)进行新生儿眼底筛查,了解早产儿及足月小于胎龄儿视网膜疾病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在我院新生儿病房行RetCam3眼底筛查的早产儿及足月小于胎龄儿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779例早产儿及足月小于胎龄儿接受筛查,检出有眼底病变患儿100例(12.8%),其中视网膜出血69例(8.9%)、早产儿视网膜病(ROP)10例(1.3%)、眼底渗出9例(1.2%)、视网膜有髓神经纤维4例(0.5%)、视网膜色素沉着3例(0.4%)、先天性白内障和结晶样变性各2例(0.3%)、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低出生体重、胎龄小和有吸氧史是ROP发病的高危因素(分别OR=0.209、0.248、0.049,均P<0.01);阴道分娩和有机械通气史是导致视网膜出血的高危因素(分别OR=3.196、1.731,均P<0.05).结论 新生儿眼底病变多样且危害严重,早产儿及足月小于胎龄儿应该是眼底筛查的重点人群,临床应加强对高危因素的干预,从而降低ROP和视网膜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NICU完成整个诊疗随访过程的早产儿308例行眼底检查,对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对308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出生体质量、胎龄、蓝光照射时间、黄疸程度、吸氧时间、低碳酸血症、低氧血症、颅内出血与ROP发病呈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胎龄、酸中毒、低碳酸血症及感染是影响ROP发生的显著因素,治疗过程规范用氧后,ROP仅发生在1、2期病变。结论预防早产、防治早产儿各种并发症发生、规范用氧是预防ROP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视网膜病危险因素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是儿童视觉损害及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众多的研究表明低出生体重和低胎龄是ROP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该文旨在探讨除出生体重和胎龄外,影响ROP发生的其他危险因素。方法:根据胎龄、出生体重进行配对,合并ROP的早产儿和未合并ROP的早产儿各32例进行对照研究,对20种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氧疗时间(DOT)、最高动脉氧分压(MaxPaO2)、妊娠高血压(PIH)、生后3 d内最低pH值(MinpH)的比值比(OR)值分别为2.764、2.175、1.935、2.417(P<0.01)。建立的早产儿ROP危险因素主效应模型是Logit(P)=β0+1.265 DOT+1.034MaxPaO2+0.936 PIH-1.273 MinpH (χ2=25.634,P<0.01)。结论:氧疗时间长、高氧血症、妊娠高血压和酸中毒为ROP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胎龄28 周以下超未成熟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存活率、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预后。方法 收集2011 年1 月至2013 年3 月入住NICU 的胎龄结果 90 例患儿平均胎龄26±1 周,出生体重898±165 g,总存活率为57%,病死率9%,放弃率34%。常见并发症包括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88%、BPD 85%、PDA 69%, ROP 68%,Ⅲ、Ⅳ级IVH 31%;存活早产儿平均住院时间为83±18 d,出院平均体重为2419±300 g。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肺出血与严重IVH 为死亡或放弃的高危因素,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为保护因素。结论 目前国内超未成熟儿存活率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肺出血、严重IVH 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出院31 d内非计划再入院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预防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收集1 561例NICU出院患儿临床资料,将31 d内发生再次入院的52例患儿作为病例组,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同期住院后未发生再入院病例104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 561例患儿中,52例患儿共发生再入院63次,再入院率为3.33%。高胆红素血症和肺炎是再入院的主要原因,分别占29%(18/63)和24%(15/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28周、出生体重<1 500 g、多胎妊娠、机械通气、住院时间≤7 d是NICU出院患儿再入院的影响因素(分别OR值为5.645、5.750、3.044、3.331、1.718,P<0.05)。 结论 NICU出院患儿再入院风险较高,医护人员应关注其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减少再入院次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胎龄<32周早产儿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江苏省新生儿围产期协作网17家单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胎龄<32周且住院时间≥28 d诊断为BPD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依据胎龄和BPD严重程度分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胎龄段发生中重度BPD的危险因素。 结果 2年间17家协作单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胎龄<32周早产儿共2 603例,诊断BPD的961例,BPD发生率为36.92%(961/2 603),中重度发生率为8.64%(225/2 603),24+0~25+6周早产儿中重度BPD发生率为56.5%(26/46),26+0~27+6周早产儿中重度BPD发生率为31.0%(66/213),28+0~29+6周早产儿中重度BPD发生率为16.9%(75/445),30+0~31+6周早产儿中重度BPD发生率为22.6%(58/2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各胎龄段早产儿中重度BPD危险因素不尽相同:24+0~25+6周为需治疗的动脉导管未闭;26+0~27+6周为胎膜早破≥18 h、复苏正压通气、临床败血症、机械通气时间≥14 d;28+0~29+6周为机械通气时间≥14 d、新生儿肺炎、需治疗的动脉导管未闭;30+0~31+6周为复苏正压通气、新生儿肺炎、早产儿贫血(均P<0.05)。 结论 胎龄<32周早产儿中重度BPD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每个胎龄段存在不尽相同的高危因素,对不同胎龄段提前采取有针对性举措,将有助于减轻BPD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某地市级医院NICU中发生新生儿肺出血(NPH)高危因素,为地市级医院救治NPH提供早期识别依据。方法某地市级医院NICU确诊的112例NPH患儿作为病例组,按巢式病例配对法选取同期住院、予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未并发生肺出血的224例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NPH的高危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母妊娠期糖尿病及胆汁淤积症,患儿剖腹产出生,胎龄34周,5 min Apgar评分≤5分,体重2 500 g,NPH前出现心力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PaO_2/FiO_2(氧合指数,OI)≤100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减小的发生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DIC、心力衰竭、OI≤100是NPH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33.975、3.975、1.818;P0.05)。结论心力衰竭、OI≤100、DIC是地市级医院NICU发生NPH高危因素,应针对这些因素开展积极的原发病治疗和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To report the frequency,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s of screening f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 METHODS: Data of neonates with a gestational age of 34 weeks or less were analyzed and the predictor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OP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318 neonates, the frequency of ROP was 37.1% for any stage and 7.2% for stage 3 or greater. Treatment was needed in 16.1% of neonates with ROP. No treatment was required in neonates with a gestational age of greater than 32 weeks. Oxygen therapy, sepsis, gestational age of 32 weeks or less, and birth weight of less than 1,250 g were determined as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CONCLUSIONS: Although frequency of ROP in Turkey is similar to tha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rate of severe ROP necessitating treatment seems to be higher in Turkey. Neonates with a gestational age of 32 weeks or less, a birth weight of less than 1,250 g, sepsis, and oxygen therapy may have a greater risk of developing ROP and screening should be intensified in the presence of these risk factors.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病情况,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82例早产儿(出生体重<2000 g或胎龄<37周)的临床资料。于生后第4~6周或纠正胎龄32周进行ROP筛查,并定期随访。结果182例早产儿中筛查出不同程度ROP患儿32例,占17.6%,其中单眼10例,双眼22例。ROP患儿平均出生胎龄为(29.3±1.5)周,平均出生体重为(1280±240)g,其中ROP 1期11例,2期5例,3期16例,附加病变5例,住院期间18例患儿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手术,2例行Lucentis球内注射。ROP组患儿与非ROP组在出生体重、胎龄、吸氧、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感染、窒息、输血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吸氧、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对ROP的发生有明显影响( P<0.05)。结论胎龄、出生体重、吸氧、呼吸暂停、感染等因素与ROP的发生有关,出生体重及胎龄越低,ROP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