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104篇
  免费   6600篇
  国内免费   7079篇
耳鼻咽喉   973篇
儿科学   1343篇
妇产科学   1273篇
基础医学   5881篇
口腔科学   3743篇
临床医学   18098篇
内科学   9840篇
皮肤病学   1900篇
神经病学   2078篇
特种医学   33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篇
外科学   6463篇
综合类   31340篇
预防医学   9990篇
眼科学   1124篇
药学   19548篇
  171篇
中国医学   8513篇
肿瘤学   5120篇
  2024年   581篇
  2023年   2367篇
  2022年   2391篇
  2021年   2828篇
  2020年   3079篇
  2019年   3023篇
  2018年   1604篇
  2017年   2535篇
  2016年   3161篇
  2015年   3636篇
  2014年   5247篇
  2013年   5309篇
  2012年   7204篇
  2011年   7772篇
  2010年   7339篇
  2009年   7450篇
  2008年   7911篇
  2007年   7125篇
  2006年   7104篇
  2005年   6891篇
  2004年   5455篇
  2003年   4523篇
  2002年   3750篇
  2001年   3679篇
  2000年   2669篇
  1999年   2316篇
  1998年   1915篇
  1997年   1886篇
  1996年   1727篇
  1995年   1725篇
  1994年   1580篇
  1993年   898篇
  1992年   1072篇
  1991年   894篇
  1990年   770篇
  1989年   626篇
  1988年   279篇
  1987年   215篇
  1986年   138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早期诊断率不高,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不可切除的中晚期,5年总生存率不足10%。近年来,微无创治疗技术快速发展,具有相对安全、高效、创伤小、便捷等优点,在控制胰腺肿瘤进展和缓解疼痛方面疗效显著,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都得到了一定改善。目前应用于胰腺癌的主要微无创治疗技术有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射频/微波消融、冷冻消融、激光消融、不可逆性电穿孔、化学消融、光动力治疗以及经皮125I粒子植入术等。本文就微无创治疗技术在不可切除胰腺癌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华医学杂志》2022,(7):463-467
2020年年初,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4.26万名医务人员和9千余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武汉, 加强重症救治、轻症收治隔离、社区拉网筛查, 用3个月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的胜利。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 实施以核酸检测为主的扩大预防, 完善平急结合的公共卫生体系, "歼灭"了相继发生在多地的聚集性疫情, 用2~3个潜伏期控制住了疫情的传播。在"动态清零"新阶段, 强调抓早、抓小、抓基础的精准防控, 严把重点部位防控, 抓住"黄金24 h", 在约1个潜伏期时间控制住疫情传播。中国始终采取积极的防控策略, 其自信和定力源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 源于医疗卫生事业的鲜明本质, 源于健康社会治理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4.
1.著作权法来稿决定刊用后,由作者亲笔签署版权转让协议,自动承认论文专有使用权归《临床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所有,对本刊以但不限于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版等方式出版该文无异议。已发表的论文未经本刊书面许可,不可再授权他人以任何形式汇编、转载、出版该文的任何部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将已出版的论文以单行本、抽印本等形式出版。但论文作者本人可以在其后续的作品中引用该论文中部分内容,或翻译、或将其汇编在论文作者主编的非期刊类文集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溶质载体蛋白(SLC)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7(CCR7)与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I期NSCLC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分为对照组92例和转移组3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通过根治术切除病灶,通过免疫组化方式检测病灶中SLC7A11及CCR7含量,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影像学检查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SLC7A11及CCR7与淋巴结微转移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建立ROC曲线分析两者及其联合检测对NSCLC患者微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SLC7A11及CCR7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转移组患者病灶直径、支气管受累及TL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灶直径(OR=49.254,95%CI=11.062~507.604)是影响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LC7A11(OR=8.622)及CCR7(OR=8.709)表达水平是影响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SLC7A11、CCR7及联合诊断对NSCLC淋巴结微转移具有较好的检测价值(均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显著高于 SLC7A11及CCR7单独检测(2=7.292,15.125;均P<0.01)。结论 SLC家族的中SLC7A11及其受体CCR7与NSCLC患者微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索榄香烯联合中频交变微电流对胶质瘤U251细胞活力、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中频交变微电流作用胶质瘤U251细胞,筛选最佳作用参数;运用CCK-8法分析榄香烯不同药物浓度对U251细胞活力的影响;将U251细胞分为对照组、中频交变微电流组(50 kHz、150 mA、30 min)、榄香烯组(IC_(50):235μmol/L)、中频交变微电流与榄香烯联合组,连续作用3天后,观察细胞形态,利用CCK-8、流式细胞术分析中频交变微电流、榄香烯对胶质瘤U251细胞活力、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中频交变微电流的最佳作用参数为:50 kHz、150 mA、30 min,榄香烯的IC_(50)为235μmol/L;与对照组比较,中频交变微电流组、榄香烯组、联合组细胞存活率降低,分别为[(86.5±0.3)%、(51.7±2.3)%、(36.2±1.0)%,P0.05]。中频交变微电流组、榄香烯组、联合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7.2±2.7)%、(47.5±2.2)%、(68.5±1.7)%,均高于对照组[(4.4±1.2)%,P0.05];中频交变微电流组、联合组均将细胞阻滞于G_2/M期。结论榄香烯联合中频交变微电流可抑制U251细胞的活力、促进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能够协同抗肿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激素反添加疗法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8例Ⅲ、Ⅳ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联合组70例在手术治疗后应用醋酸曲普瑞林联合小剂量雌激素(利维爱)治疗,常规组58例在手术后采用醋酸曲普瑞林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临床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前,联合组和常规组患者的血清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白细胞介素-18 (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Kupperma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E_2、FSH、LH、IL-18、TNF-α水平及Kupperman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 05),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 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乏力、潮热出汗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 05)。结论采用激素反添加疗法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优于单用GnRH-a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唐梓桐  陈为 《中医药导报》2019,25(19):140-141
通过中医辨证论治,采用中药治疗高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患者2例。2例患者分别辨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和肝脾不和,肝郁脾虚证,分别运用酸枣仁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和柴胡疏肝散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未见明显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说明中医药辨证治疗垂体微腺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