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47篇
综合类   250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2篇
  2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例髌骨下极袖套样撕脱骨折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插管全身麻醉,取膝前正中切口,骨折复位后钢丝垂直捆绑张力带固定髌骨下极骨块。治疗组在钢丝垂直捆绑张力带固定的基础上采用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伸膝装置。术后随访并指导康复锻炼,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Lysholm评分等评价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结果 2组患儿均手术成功,未发生感染及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32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平均11.4个月。治疗组髌骨骨折愈合时间(3.2±0.5)个月,对照组髌骨骨折愈合时间(3.3±0.4)个月,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膝关节HSS评分及优良率,Lysholm评分、膝关节平均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取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方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撕脱骨折,具有固定牢固、伸膝装置重建可靠及不需附加外固定等优点,有利于术后早期膝关节康复锻炼及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解剖锁定钢板结合锚钉治疗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遴选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锁骨钩钢板治疗,观察组给予解剖锁定钢板结合锚钉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 有效率为97. 5% ,显著高于对照组80. 0% ,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与总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上则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解剖锁定钢板结合锚钉治疗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效果良好,能加快患者术后骨折愈合,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3.
职业锚理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业锚理论实际上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个人的动机、需要、价值观、能力相互作用和逐步整合的结果。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引入职业锚理论,开展职业锚型识别,分类指导各类型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从而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朝着科学化、专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小鼠NIH3T3细胞转染表达人天然GPI锚固型CD5 5和重组跨膜型CD5 5 TM分子 ,观察比较它们对人补体溶破异源细胞的抑制功能。方法 :将带有CD5 5cDNA、CD5 5 TMcDNA的重组逆病毒表达质粒CD5 5 pLXSN、CD5 5TM pLXSN经脂质体法转染PA317细胞 ,用病毒上清感染小鼠成纤维母细胞NIH3T3。经G418加压筛选 ,利用FACS检测获得表达CD5 5和CD5 5 TM分子的阳性细胞克隆 ,通过MTT比色法比较两种分子对人血清补体溶破细胞的抑制功能有无差别。结果 :细胞转染筛选获得多个表达跨膜型人CD5 5分子的NIH3T3细胞克隆 ,补体杀伤试验证实其具有抑制人补体溶破的功能 ,且两种分子的补体抑制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稳定表达天然CD5 5、跨膜型CD5 5分子的小鼠NIH3T3细胞 ,证实其表达的GPI型CD5 5分子和CD5 5TM分子均具有抑制人补体溶破细胞的功能 ,为进一步探讨应用跨膜型的CD5 5分子对PNH进行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向东  肖骅  覃数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1):828-831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MAPK,p38)和心锚重复蛋白(cardiac ankyrin repeat protein,CARP)与心肌梗死后心肌重塑的关系,及辛伐他汀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重塑的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脉前降支致心肌梗死,术后24h存活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MI组)、p38抑制剂SB203580组(SB组)、辛伐他汀组(Sim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7d后测定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心肌细胞横切面面积(CSA),RT-PCR和免疫组化法测定p38和CARP在非梗死区心肌中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MI组LVWI和CSA明显增加(P<0.01),磷酸化p38(P-p38)和CARP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MI组相比,SB组和Sim组LVWI和CSA明显降低(P<0.01),SB组CARP表达低于MI组(P<0.01),Sim组p38和CARP表达明显低于MI组(P<0.01)。结论大鼠心肌梗死后p38和CARP表达增加;抑制p38可抑制CARP的表达,CARP可能部分受p38信号通路调节;辛伐他汀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重塑的作用可能与抑制p38和CARP有关。  相似文献   
6.
颜峰 《浙江临床医学》2007,9(9):1227-1227
强生带线锚钉是一种非常小的植入物,其作用是将锚钉固定于骨表面后,通过缝线将软组织和骨重新连接而起到固定作用。本院自2006年1月自2006年8月用强生带线锚钉治疗跟腱断裂9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锚原纤维具有维持真皮紧密连接的作用,其主要结构成分是Ⅶ型胶原,Ⅶ型胶原基因(COL7A1)突变是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EB)的分子发病机制。本主要综述如下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①Ⅶ型胶原的分子结构、基因结构及其调控功能;②COL7A1的提早终止密码突变(PTC)和甘氨酸置换突变对锚原纤维分生物学特性的影响--Ⅶ型胶原的数量变化和质量变化(分子折叠、聚合和分泌等发生异常)是DEB发病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8.
CT引导下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治疗肺部肿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0 引言 锚状电极配合 RF- 2 0 0 0 (集束聚能刀 )高温射频治疗肺部肿瘤的临床应用未见报道 ,唐都医院胸外科于 1999-10起在 Dr.P.Sewell的帮助下使用美国 Radiotherapeutic公司生产的集束聚能刀治疗肺部肿瘤 42例 .1 临床资料 男性 2 9例 ,女性 13例 ,年龄 43~ 74岁 .原发性肺癌 35例 ,肺转移癌 7例 . 35例肺癌中合并骨转移 2例 ;肺功能差 10例 ;心肌广泛供血不足 12例 .单发病灶 35例 ,多发病灶 7例 .肝癌双肺转移 3例 ,肾透明细胞癌双肺转移 1例 ,乳腺癌肺转移 1例 ,原发性肺癌双肺转移 2例 .1.1 治疗方法  1麻醉 :35例全麻 ,1…  相似文献   
9.
CT引导经皮肺穿刺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105例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目的 观察CT引导经皮肺穿刺高温射频消融治疗105例肺部恶性肿瘤的近期效果。方法 CT引导经皮肺穿刺,可扩展锚状电极配合RF-2000仪高温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肺癌81例,肺部转移瘤24例,共计242个肿瘤,每个肿瘤治疗3~8次,持续时间3~337min。结果 完全缓解(CR)率11.1%,部分缓解(PR)率71.1%,轻微疗效(MR)率13.2%,无改变(NC)率4.5%,其中CR+PR率为82.  相似文献   
10.
藏药花锚中新化学成分的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德  祝亚非  林少琨 《中草药》2003,34(1):9-11
目的 分离并鉴定高原植物椭圆叶花锚Halenia elliptica全草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元素分析(EA),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分析方法,测定其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确证从椭圆叶花锚中所得到的两种针状结晶化合物,分别为1-羟基-3,7,8-三甲氧基Shan酮(1-hydroxy-3,7,8-trimethoxyxanthone)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Shan酮(1,7-dihydroxy-3,8-dimethoxyxanthone)。结论 上述两种Shan酮衍生物为首次从藏药花锚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