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24篇
  2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VP属中医学老年颤证范畴,近年来中西医学均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分别从中、西医的角度出发,对有关VP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旨在临床观察并分析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证候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分析方法,收集所有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MSA患者一般情况及四诊信息,不设定证候类型,辨别每个病例具体证型,提取证候要素。统计证候要素频次,百分比,归纳证候要素组成分布;采用以类型或平均值为界进行证素的分组比较,探讨证候要素与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疾病分型的相关性。结果:167例MSA患者总体病机虚多实少,寒多热少。P型热证多见,C+P型寒证多见;气虚最多见于C+P型,血虚多见于P型;气虚常与寒证并见,且多见于疾病中晚期,热证常与血虚并见,且多见于疾病早期。肾虚最多见于C+P型,肝病、心病多见于P型,脾虚及胃病多见于C型。痰、湿多见于C+P型和P型,血瘀多见于C+P型,而气陷只见于C+P型。随着病情加重、混合型的出现,虚证与实证并见,正虚和邪实皆增加。结论:MSA核心病机为肾阳虚,总体治则在于温肾助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VSD闭式冲洗引流技术应用于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后发生感染的15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全部病例均早期进行清创,术中安装VSD装置进行闭式冲洗引流,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7d后拆除VSD装置,根据伤口情况及引流液细菌培养情况,决定是否直接闭合伤口或更换VSD继续冲洗引流,直至伤口可以闭合为止。结果15例患者冲洗7-21d (平均13.5d)后二期关闭伤口,全部获得愈合,C反应蛋白、血沉降至正常水平,随访5-48个月,无感染复发病例。结论 VSD闭式冲洗引流技术是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锁定型颈前路钢板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来院进行颈椎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患者的手术效果、术中以及随访时间段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状况。结果 50例患者在完成植骨手术后的第3个月骨性融合已经达到了牢固的程度,在术中以及随访期间内均未见并发症发生,相对于手术前而言,患者神经功能的Frankel分级均显著改善,术后患者均未出现钢板断裂、脱出、松动等现象,患者各项治疗效果稳定。结论锁定型颈前路钢板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疗效稳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背景:治疗Bennett骨折方法颇多,对于较为多发的Buechler2区Bennett骨折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及评价标准。目的:对比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及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对Buechler2区Bennett骨折固定后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Buechler2区Bennett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螺钉治疗组和克氏针治疗组,螺钉治疗组施行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克氏针组施行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采用上肢功能评分评价其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固定后、随访1年及随访2年,螺钉组上肢功能评分均低于克氏针组(P<0.05)。证实,短期内螺钉对于Buechler2区Bennett骨折的功能恢复优于克氏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WSR1-SMAD3重排纤维母细胞性肿瘤(EWSR1-SMAD3-rearranged fibroblastic tumor, E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ESFT的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及影像学特点;采用FISH技术检测EWSR1基因易位,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25岁,临床表现为左手小指近端指骨尺侧皮下结节10余年。X线示皮下界限欠清的软组织结节。肿瘤大体呈结节状,无包膜,切面灰白色,实性、质韧。镜下肿瘤由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组成,呈特征性的外周富于梭形细胞束而中央细胞稀少伴玻璃样变性的分带状结构,瘤细胞形态一致,无异型性,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和ERG弥漫强阳性。ALK、BCL-2、CK(AE1/AE3)、MDM2、CDK4、CD99、CD34、CD31、Calretinin、h-Caldesmon、β-catenin、desmin、EMA、α-SMA、S-100、SOX10、STAT6、NTRK1和H3K27me3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2%。FISH检测显示肿瘤具有EWSR1基因易位。结论 ESFT是一种好发于肢端的罕见、具有局部侵袭性的良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典型形态结合免疫表型和EWSR1基因易位检测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8.
红鱼眼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广西民间草药红鱼眼Phyllanthus reticulatus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MS等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3, 4-二-O-甲基鞣花酸(2)、4, 4′-二-O-甲基鞣花酸(3)、3-O-甲基鞣花酸4′-O-α-L-吡喃鼠李糖苷(4)、橙皮素7-O-[(α-L-吡喃鼠李糖基-(6→1)]-β-D-吡喃葡萄糖苷(5)、无羁萜(6)、二氢红花菜豆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7)、3, 3′-二-O-甲基鞣花酸(8)。结论 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原尾蜥虎药材的薄层层析及检查项目研究为其质量控制标准的制订奠定基础.[方法]对广西6个不同产地20个批次药材进行薄层层析鉴别、水分检查、灰分检查和浸出物测定.[结果]初步确定了原尾蜥虎药材薄层层析鉴别、水分检查、灰分检查和浸出物测定方法.[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原尾蜥虎药材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肱骨近端NeerⅡ、Ⅲ型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治疗(非手术组11例)和MIPPO治疗(手术组19例)。非手术组男6例,女5例;年龄56~80岁,平均60岁。NeerⅡ型8例,Ⅲ型3例。受伤至复位时间3~24 h,平均10 h。手术组男13例,女6例;年龄45~78岁,平均65岁。NeerⅡ型9例,Ⅲ型1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5 d,平均3 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分型及受伤至治疗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后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CMS)及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30例均获随访。手术组随访时间11~18个月,平均12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无钢板断裂、伤口感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非手术组随访时间9~15个月,平均11个月。X线片示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