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供肝获取过程中发生撕裂伤的处理方式。方法对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97例原位肝移植手术中供肝撕裂伤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供肝撕裂伤进行分级分度:包膜撕裂<2 cm为A级,≥2 cm但<5 cm为B级,≥5 cm为C级;无明显肝实质裂伤即肝实裂深度<1 mm为I°,≥1 mm但<5 mm为II°,≥5 mm为III°。根据供肝撕裂伤分级分度情况分析处理方式及手术效果。结果 297例中共发生供肝撕裂伤31例(10.4%)。心脏死亡供者供肝损伤率明显高于脑死亡供者[14.7%(19/129)vs 7.1%(12/168),P<0.05]。损伤位于右肝的情况明显多于左肝(26例 vs 5例,P<0.05)。撕裂伤程度A级15例,B级12例,C级4例;I° 18例,II° 10例,III° 3例。裂伤U型缝合14例,包膜贴敷+U型缝合8例,包膜敷贴可以有效降低C级或III°创伤出血量。结论 基于撕裂伤分级分度选择肝脏U型缝合或包膜贴敷+U型缝合可以有效处理原位肝移植供肝获取中造成的肝脏撕裂伤,降低术中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腹壁疝内镜下全腹膜外Sublay(TES)手术的效果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国内10所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9年7月115例腹壁疝内镜下TES手术的患者资料。分析患者情况、疝的特点、手术经过和结果。结果115例计划实施TES的患者中,因严重腹膜破损中转为IPOM修补患者1例,其余均成功手术。可以缝合缺损患者108例(94.74%),需要永久补片固定患者15例(13.16%)。放置引流患者76例(66.67%),中位手术时间为144 min,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3~45个月,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例(17.54%),其中出现血清肿患者5例(4.38%)。绝大多数患者术后仅出现轻微疼痛,未出现慢性疼痛。结论在腹壁疝的治疗中,对熟悉腹壁解剖的外科医师而言,TES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修复手段。在熟悉手术的基础上适应症可逐步拓展。  相似文献   
3.
结肠癌误诊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陶健  邬寿贞  汤睿 《上海医学》2000,23(1):59-61
结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但由于结肠分布在腹腔的不同位置,且结肠癌本身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所以客观上容易误诊为阑尾炎、胆囊结石、结肠炎等其它消化道疾病[1-4]。因此,对结肠癌误诊预防的探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我们收集了手术治疗的124例结肠癌的有关资料,现对其中32例误诊病例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探讨预防结肠癌误诊的对策。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我院普外科1996年1月~1997年12月施行手术的结肠癌患者共124例,其中误诊32例,占25.8%。误诊患者年龄41~76岁,平均63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评估经腹Sublay修补(transabdominal sublay, TAS)修复腹壁疝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从初步临床实践中总结其手术要点和适应证。 方法回顾研究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等四家医院实施的21例中小型原发性腹壁疝和切口疝患者的资料,分析病例资料、疝的情况、手术细节和手术结果。 结果21例计划实施TAS修补的患者中,19例成功完成,另2例中转完成修补。手术中位时间120 min,术后48 h绝大部分患者仅存在轻度疼痛。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血清肿是最常见并发症(15.8%),都在6个月内吸收;1例复发。 结论初步结果表明,TAS修补对于治疗中小型原发性腹壁疝和切口疝是可行、安全、有效的;但手术耗时较长,实施手术的外科医师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技巧,但成功实施TAS可避免将补片放置入腹腔,患者术后恢复也更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线粒体途径在温热化疗诱导胃癌细胞AGS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人胃癌细胞株AGS,根据不同实验处理分为常温对照(NT)、单纯温热(HT)、常温化疗(NTCT)和温热化疗(HTCT)四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GS细胞中Bax、Bcl-2蛋白及其线粒体胞质蛋白中细胞色素C的表达,实时PCR检测其Bax、Bcl-2的mRNA表达;分别测定各组AGS细胞Caspase3和Caspase9的酶活性变化。结果与NT、HT、NTCT组比较,HTCT组AGS细胞Bcl-2蛋白表达下调而Bax蛋白表达上调,Bax/Bcl-2显著上升;线粒体胞质蛋白中细胞色素C表达增加;Caspase9和Caspase3的酶活性显著增高。结论HTCT可引起AGS细胞Bcl-2、Bax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发生改变,促使其细胞色素C由线粒体释放进入细胞质,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野生型PTEN基因表达对结肠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转导技术,将含野生型PTEN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Bp-PTEN转染Lovo细胞并稳定表达。Western blotting鉴定后,观察Lovo细胞转染前后生长、细胞周期、凋亡的改变。结果转染后细胞生长曲线提示转染组曲线平缓,无明显对数生长期,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细胞周期测定显示转染组细胞G1期比例上升,提示PTEN可能对G1/S期转换点起阻滞作用;转染组细胞凋亡比率增高(P<0.01),尤其是早期凋亡。结论外源性PTEN基因的转染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的体外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9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病例资料。统计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并将患者分为股骨头坏死组(36例)和无股骨头坏死组(156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骨折侧别、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复位质量、内固定物是否取出等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192例患者术后随访1~3年,36例(18.8%)发生股骨头坏死,发生时间为(1.1±0.4)年。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高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1周、复位质量差、内固定物未取出是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折移位、受伤至手术时间>1周、复位质量差、内固定物取出是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内固定术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易发生股骨头坏死,而骨折移位、受伤至手术时间>1周、复位质量差、内固定物取出是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发病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预后较差。随着临床诊疗的不断进展,中晚期肝细胞癌治疗由过去相对单一、局限的治疗逐渐发展为系统性治疗的新模式。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普及。目前关于免疫治疗联合局部、靶向抗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逐渐增多,尤其是ICI联合靶向治疗已经成为肝细胞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针对免疫治疗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晏波  代立武  汤睿  朱传敏 《骨科》2012,3(3):127-129
目的分析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经椎板开窗椎管减压和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胸腰椎新鲜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复位,椎板开窗减压+经伤椎椎弓根向椎体前缘植入自体骨及同种异体骨或人工骨。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及生理弧度恢复满意,经随访18个月,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椎体无塌陷变形,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经椎板开窗减压复位+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新鲜爆裂性骨折,手术安全,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低,远期脊柱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0.
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IPHC)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8年至2001年手术切除的T3、T4胃癌118例。将无腹膜转移的96例作为预防性研究组,其中42例行IPHC,54例单纯手术作对照,随访观察术后生存情况和IPHC对腹膜复发的预防作用;将有腹膜转移的22例作为治疗性研究组,其中10例行IPHC,12例作对照,观察术后生存期。同时对全组IPHC(52例)和单纯手术者(66例)进行总的生存分析比较。结果 预防性研究组中,IPHC者术后1、2、4年生存率为85.7%、81.0%和63.9%,优于单纯手术者(77.3%、61.0%和50.8%)。C0x模型提示,IPHC是T3、T4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术后腹膜复发率10.3%,低于单纯手术者的34.7%。治疗性研究组中,IPHC者术后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期10个月)较单纯手术者(中位生存期5个月)长。全组IPHC病例总的术后1、2、4年生存率(76.9%、69.2%和55.2%)高于单纯手术的病例(66.2%、49.7%和41.4%)。结论 IPHC可提高B、L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