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02篇
  免费   834篇
  国内免费   1021篇
耳鼻咽喉   96篇
儿科学   160篇
妇产科学   90篇
基础医学   967篇
口腔科学   566篇
临床医学   2050篇
内科学   854篇
皮肤病学   94篇
神经病学   409篇
特种医学   3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841篇
综合类   3734篇
预防医学   1519篇
眼科学   274篇
药学   1390篇
  10篇
中国医学   795篇
肿瘤学   414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346篇
  2014年   506篇
  2013年   507篇
  2012年   749篇
  2011年   831篇
  2010年   756篇
  2009年   775篇
  2008年   904篇
  2007年   870篇
  2006年   770篇
  2005年   977篇
  2004年   763篇
  2003年   768篇
  2002年   620篇
  2001年   510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317篇
  1998年   255篇
  1997年   217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江西省食源性主动监测感染性腹泻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沙门菌的检出及分型情况。方法收集2家国家级哨点医院感染性腹泻病例粪便标本共269份进行沙门菌检测,对检出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法分子生物学分型。结果 269例样本内沙门菌检出率为15.99%(43/269),其中男性及女性病例沙门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39%(20/139)和17.70%(23/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6,P=0.460)。0~6岁患者组占病例总数的52.42%,沙门菌检出率为23.40%(33/141);>6岁患者组占病例总数的47.58%,沙门菌检出率为7.81%(10/128),不同年龄组间沙门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35,P=0.010)。检出的43株沙门菌分属于12种血清型,鼠伤寒沙门菌占比最高[53.49%(23/43)]。检出沙门菌中34株的PFGE分子分型带型相似度在47.0%~100.0%之间,大部分同一血清型沙门菌的PFGE图谱能聚集成簇,20株鼠伤寒沙门菌聚集成2簇,其中3株布利丹沙门菌高度同源。结论 2020年江西2家省级医院食源性疾病沙门菌感染病例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菌且存在变种可能,部分病例之间可能存在流行病学关联。  相似文献   
2.
3.
梁艳  李正斌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755-2757
目的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凝胶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对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2例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自体脂肪移植治疗,观察组接受rh-bFGF凝胶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面部美容权重(ECCA)评分和瘢痕基底深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37%(35/41)]高于对照组[63.41%(26/41)](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ECC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瘢痕基底深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bFGF凝胶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可显著降低患者瘢痕深度,提高美容效果,是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荨麻疹     
20060237嗜碱性粒细胞组胺释放试验检测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组胺释放活性/彭少文(三军大西南医院皮肤科),郝飞,钟白玉…∥免疫学杂志.-2005,21(3).-223~225通过分离人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进行体外组胺释放实验,测定组胺释放率。结果15例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5.
抑郁大鼠海马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背景及目的抑郁症发病机制不清。结构影像、遗传、神经生化的研究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种种证据也显示抑郁症的发病在脑代谢层面是有其器质性基础的,但至今还无明确、统一的结论。蛋白质组学技术为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本研究通过建立抑郁症的动物模型,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技术,分析海马组织差异蛋白质表达,旨在探索抑郁症新的治疗靶点,为建立客观的诊断、治疗、停药指标提供线索。方法以雄性成年SD大鼠10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的轻度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mildstress,CUMS)制作抑郁症模型。将动物…  相似文献   
6.
2000年11月,作者得知从Aarhus大学医院皮肤科患者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出现界线耐药(BORSA)。本文旨在描述其表型和基因型,并评估可能的传播途径以干预和阻止进一步蔓延。菌株由脉冲场凝胶电泳鉴定。几个感染控制方案的缺口显示患者间可直接或间接传播。皮肤屏障缺陷、皮肤病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高携带率和院内双氯西林的高消耗率可促使传播。改善普通感染控制措施和重新评价院内抗生素政策后,该菌的暴发感染消失。  相似文献   
7.
RNA荧光定量标准品制备新方法的探讨;不同激活型缓冲体系对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的影响;HIV1+2型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的研制;抗ENA4种试剂盒对风湿病诊断性能的比较研究;脑脊液凝胶电泳试剂盒研制初擦[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细胞非特异性活化在CNS脱髓鞘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易感性BALB/c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在体外与碱性髓鞘蛋白(MBP)共培养,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FN-γ、NO水平。结果经MBP刺激的PBMC产生IFN-γ[(43.83±6.06)pg/mL]和NO[(180.76±20.75)μmol/L]明显增加,与对照组产生的IFN-γ[(28.52±2.18)pg/mL]和NO[(95.61±13.09)μ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CNS脱髓鞘性疾病发病过程中,活化的T细胞、单核细胞等分泌致炎细胞因子和其他有害物质增多。  相似文献   
9.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移植膀胱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晗  秦万长  付小兵  杨渝  郁华亮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0):2816-2817,F003
目的 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大鼠同种异体无血管吻合膀胱移植中促进移植物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 将SD幼大鼠膀胱无血管吻合移植至5周龄Wistar大鼠大网膜上并予以免疫抑制治疗作为膀胱移植的动物模型。接受膀胱移植大鼠以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治疗组,治疗组腹腔注射rh—bFGF,500U/d,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膀胱移植术后各组分别于7,14d两个时间段处死大鼠,切取移植膀胱标本。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移植物中血管生成的情况,并作定量指标检测。结果人与对照组相比较,rh-bFGF治疗组大鼠移植膀胱组织内的血管的数量明显增加,即7d组由28.6增至93.9个/断面,P=0.000l,14d组由27.1增至78.6个/断面,P=0.000l;血管平均断面面积、平均周长、平均直径各项指标明显增加,其中在血管平均断面面积,即7d组由243.93增至546.06μm^2,t=-5.65,P=0.0003,14d组由387.96增至733.92μm^2,t=-4.48,P=0.0017。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 bFGF可明显增加早期大鼠同种异体无血管吻合移植膀胱组织中的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医学媒介节肢动物与宿主相互关系过程中,经常用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以分析功能成分的变化及作用关系,通过分析蛋白凝胶电泳后的色带图谱,可识别不同的蛋白,或用凝胶电泳法分析DNA,其中的关键显色技术是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本文结合实际研究的经验,介绍一种快速显色的技术,供相关人员参考使用。本实验流程仅需三小时,且具有快速、安全、染色及观察(色带)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