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0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内外基因转移F as配体(F as-ligand,F asL)对恶性人黑素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携带人F asL cDNA的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 d-F asL),在体外转导两株黑素瘤细胞,并使其表达;通过流式细胞仪、RT-PCR法进行F as/F asL表达检测,TUNEL法及荧光显微镜相关凋亡检测、分析。建立人黑素瘤裸鼠模型,并对其进行体内疗效观察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流式细胞仪和RT-PCR检测两株黑素瘤细胞表面均表达F as,不表达F asL,而A d-F asL转导的两株黑素瘤细胞均能表达F asL;A d-F asL能显著诱导两株黑素瘤细胞在体外凋亡或抑制其生长。体内疗效观察黑素瘤荷瘤鼠模型治疗组瘤重(0.48±0.16)g与对照组瘤重(1.02±0.19)g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肿瘤组织形态学检查,治疗组可见肿瘤细胞凋亡坏死区及炎性细胞浸润。结论F asL基因重组腺病毒在体内外均具有显著诱导人黑素瘤细胞凋亡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TCD观察动脉瘤性SAH后脑血管痉挛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经CT、DSA证实为动脉瘤性SAH患者179例,床旁经颅超声多谱勒(TCD)在术前、术后1~3d、5~7d、9~11d、12~14d记录并分析大脑中动脉(M CA)的血流参数及频谱改变。结果M CA平均血流速度(Vm)于SAH后1~3d开始升高,5~7d、9~11d达到高峰;L I(血管痉挛指数)为3~6时预后良好;>6时可以出现神经系统功能损害,颅内压增高且有脑血管痉挛(CV S)者预后较差。结论TCD能无创、实时评价SAH后CV S的动态变化,可以推断SAH后CV S的严重程度及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TSE)最早由Mayo于 1894年报道[1] ,随着CT普及 ,TSE的发现有增多的趋势。近几年来TSE向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的转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994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们共收治TSE病人 5 2例 ,其中 8例转化为CS DH ,占 15 .4 %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本组 8例中男性 7例 ,女性 1例。年龄 2 6岁~75岁 ,平均 (6 0 .4± 18.7)岁。致伤原因 :摔伤 4例 ,交通事故 3例 ,打击伤 1例。着力部位 :枕部 4例 ,额颞部 3例 ,颞顶部 1例。1.2 临床表现伤后有短暂昏迷 2例 ,无意识障碍 6例 ;头昏 ,头痛 7例 ;恶…  相似文献   
4.
采用180只成年小白鼠(雌雄各半),其中168只经一次总剂量为4Gy的~(60)Co—γ射线照射,造成造血放射损伤,再从其中随机选出56只膜腔注射刺五加注射液作为实验用药组,其余小白鼠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56只),空白对照组(56只)及正常对照组(12只)。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用药组的胸腺细胞超微结构的恢复比同期对照组快,胸腺组织DNA含量比同期对照组高。因此,我们认为刺五加可促进辐射损伤后小白鼠胸腺细胞结构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关于DSA、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国内很多医院相继开展了3D-CTA技术,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作为一种费用低廉和无创的检查技术,逐渐被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有些医生认为3D-CTA技术在诊断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很多优势,可以完全取代DSA技术。另一些医生认为3D-CTA技术不能完全取代DSA技术,两者可以互补。DSA仍然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本期重点报道了国内一些医院开展3D-CTA的临床文章。同时,刊载了国内7位知名专家对3D-CTA和DSA技术的评述,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7.
本实验通过生物力学方法对大强度训练动物模型的胫骨、跟腱、屈趾肌腱和膝内侧副韧带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发现大强度训练一段时间后,上述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结果表明结缔组织对大强度的运动锻炼仍表现出较大的适应性反应,通过自身强度的增加以适应大强度运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实验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Fos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Fos蛋白表达的意义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Fos蛋白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皮层和基底节区的动态变化。结果 Fos蛋白在大脑中动脉阻断 1h后 ,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其分布不同。基底节区持续时间长 ,阳性细胞多 ,而皮层持续时间短 ,阳性细胞少。其中再灌注 90min ,Fos蛋白表达最显著。大脑中动脉供血中心区皮层几无表达。结论 Fos蛋白的表达与神经细胞存活密切相关 ,出现Fos蛋白表达的区域神经元易于耐受缺血性损害而存活 ,可能是神经细胞自我保护机制之一 ,Fos蛋白的表达存在扩散抑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监测颅脑外伤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观察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变化中的价值。方法60例颅脑外伤患者分两组,SIRS组(颅脑外伤合并SIRS)和非SIRS组(颅脑外伤不合并SIRS),每组30例。分别于伤后24h内、第5天、第10天上午8时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后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CRP水平。结果非SIRS组CRP水平在伤后24h内、第5天、第10天分别为(7.4±2.5)、(16.3±4.1)、(11.8±3.2)mg/L,SIRS组CRP水平在伤后24h内、第5天、第10天分别为(7.6±1.8)、(26.9±4.7)、(37.9±6.7)mg/L。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伤后24h内的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伤后第5天、第10天,SIRS组CRP水平较非SIRS组明显增高(P<0.01)。组内比较,伤后第5天、第10天,两组患者CRP水平较伤后24h内明显增高(P<0.01),但在伤后第10天时,非SIRS组CRP水平较伤后第5天下降,而SIRS组CRP水平仍继续上升(P均<0.05)。结论CRP可以作为监测颅脑外伤合并SIRS的早期敏感指标,对于预示SIRS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脑缺血发作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以脑缺血发作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1例行动脉瘤夹闭并载瘤动脉重建术,2例行动脉瘤孤立术,1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4例均是血栓性巨大动脉瘤。术后4例患者脑缺血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以脑缺血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动脉瘤都是血栓性巨大动脉瘤,应在术前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积极进行外科手术或栓塞治疗,可明显改善脑缺血的发作,避免动脉瘤破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