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9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25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1755篇
预防医学   198篇
眼科学   1548篇
药学   585篇
  3篇
中国医学   26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86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翼状胬肉术中应用聚乙烯醇滴眼液对患者术后早期干眼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住院手术的翼状胬肉患者68例(68眼),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35眼)和对照组33例(33眼)。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用药及处理完全相同,在手术中保持角膜湿润,试验组使用聚乙烯醇滴眼,对照组使用浸水棉片。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 d、10 d、30 d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自觉症状评价、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评估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OSDI评分、自觉症状评分在术后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T在术后1 d、10 d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FL评分在术后1 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SI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0 d SIT均未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聚乙烯醇滴眼液可以保护角膜,改善眼表环境,减轻干眼症状,促进眼表功能和泪膜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连续锁边缝合联合角膜绷带镜在翼状胬肉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18年1月到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的患者132例180眼,按结膜瓣固定方式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64例90眼)行间断缝合固定法,B组患者(68例90眼)行连续锁边缝合法,术毕两组患者均给与配戴角膜绷带镜。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眼部疼痛程度评分、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3 d,B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3、7 d两组间角膜染色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间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of tear film,BU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组内的BUT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前、术后2周两组间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组内视力较手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主要术后并发症包括胬肉撕除后浅层基质损伤延迟愈合、线结处结膜增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的球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疗效观察。

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15-10/2019-10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102例102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51眼,观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的球结膜移植术治疗51眼。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及术后3mo临床疗效,并记录手术前后泪膜破裂时间(BUT)、裸眼视力(UCVA)、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散光度(CAD)变化情况,以及术后治疗美学量表评分比较和随访过程中的复发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短于对照组(4.14±1.35 vs 4.72±1.37d,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32.24±6.69 vs 29.67±5.21min,P<0.05),而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无差异(P>0.05); 术后3mo,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无差异(86.3% vs 78.4%,P>0.05),BUT、UCVA、SⅠt较术前均显著上升(均P<0.05),且观察组UCVA、SⅠt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BUT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CAD较术前均显著下降(均P<0.05),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 术后3mo,观察组翼状胬肉治疗美学量表中眼部恢复、自觉症状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间术区清洁及充血情况评分比较无差异(均P>0.05); 两组随访期间的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的球结膜移植术可有效治疗翼状胬肉,防止复发,相比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患者术后恢复更快,美观度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羊膜移植术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屈光状态、美容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屈光度情况,并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美容效果。结果术后1周、1个月时, 2组视力均高于术前,屈光度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术后1个月时的视力、屈光度与术后1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 2组间视力、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移植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均为翼状胬肉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均可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改善角膜屈光状态,但相较于羊膜移植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促进创面愈合,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对翼状胬肉病灶进行精准分割。

方法:在PSPNet模型结构的基础上构建Phase-fusion PSPNet网络结构用于翼状胬肉病灶的分割,该网络在金字塔池化模块后接入阶段上采样模块,以分阶段增大为原则逐步上采样,减少信息丢失,适合于边缘模糊的分割任务。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提供的翼状胬肉眼表图像517张分为训练集(330张)、验证集(37张)、测试集(150张),其中训练集和验证集图像用于训练,测试集图像仅用于测试。比较翼状胬肉病灶智能分割和专家标注的结果。

结果:构建Phase-fusion PSPNet网络结构针对测试数据集的翼状胬肉病灶分割单类平均交并比(MIOU)和平均像素精确度(MPA)分别为86.31%和91.91%; 翼状胬肉单类交并比(IOU)和像素精确度(PA)分别为77.64%和86.10%。

结论: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实现翼状胬肉病灶的精准分割,有助于为医生进行进一步疾病诊断和手术建议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实现翼状胬肉智能诊断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Ologen胶原基质植入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7-01/2020-01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80例87眼,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44眼,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Ologen胶原基质植入术)与对照组(40例43眼,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随访至术后12mo,比较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散光度、表面不对称指数(SAI)、表面规则指数(SRI)、角膜上皮愈合、翼状胬肉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术后6、12mo时视力变化情况均无差异(P>0.05); 两组术后1、3mo时角膜散光度、SAI、SRI较术前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术后3mo时角膜散光度及术后1、3mo时SAI、SRI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观察组术后1wk时角膜上皮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3% vs 46%,P<0.05),至术后2wk两组角膜上皮均愈合; 两组术后12mo内未见翼状胬肉复发,术后6、12mo时翼状胬肉复发情况均无差异(P>0.0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7% vs 14%,P>0.05)。

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Ologen胶原基质植入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均可获得可靠的疗效,且安全性相当,但前者在改善角膜散光度、角膜创面规则形态上优势更显著,更利于角膜创面恢复规则形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HRH-R)拮抗剂对人翼状胬肉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中所取的翼状胬肉头部进行组织块培养,模拟翼状胬肉生长模型,根据翼状胬肉组织的透明度和血管化程度分为静止期翼状胬肉组(8例)和活动期翼状胬肉组(16例),并选取正常结膜上皮组织(6例)作为正常结膜组。此外,采用10 μmol·L-1 GHRH-R拮抗剂MIA602作用于8例活动期翼状胬肉组的胬肉组织作为MIA602干预组。记录各组翼状胬肉上皮细胞的生长距离,并采用免疫印迹实验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GHRH-R、p-ERK1/2和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结膜组和静止期翼状胬肉组相比,活动期翼状胬肉翼状胬肉上皮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并且GHRH-R和p-ERK1/2表达均显著增高,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均为P<0.05)。与活动期翼状胬肉组相比,MIA-602干预组翼状胬肉上皮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变慢,GHRH-R和p-ERK1/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Caspase-3的表达显著升高(均为P<0.05)。结论 阻断GHRH-R能够有效地抑制翼状胬肉的生长并促使翼状胬肉上皮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增殖能力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口腔黏膜移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腔黏膜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指标[裸眼视力(UCVA)、角膜屈光度]水平、术后1年复发率和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UCVA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角膜屈光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黏膜移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可改善视力指标水平,降低复发率,效果优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