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21 d-6°头低位卧床期间运动训练对动态姿态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1 d-6°头低位卧床和卧床运动训练对动态姿态平衡和控制功能的影响. 方法 10名健康男性青年被试者分为卧床对照组和卧床训练组,每组5人,卧床期间训练组每天进行2次、每次30 min逐级增加负荷的头低位功率自行车训练;分别于卧床前和卧床后21 d进行了动态姿态平衡和双膝等速肌力的测试. 结果与卧床前相比,对照组动态本体感觉得分和运动控制适应能力明显降低,双膝相对峰力矩明显降低,同时伴有腘绳肌与股四头肌峰力矩屈/伸比值的明显增加;训练组动态本体感觉得分和运动控制适应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腘绳肌与股四头肌峰力矩屈/伸比值无明显改变. 结论 21 d-6°头低位卧床运动训练能够明显改善卧床后动态姿态平衡及其动态运动适应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运动控制双重任务训练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老年PSCI患者13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5例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和基本认知训练,观察组6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认知-运动控制双重任务训练,比较2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Rivermead行为记忆能力测验(RBMT)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 2组训练前MoCA、RBM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训练前比较,2组训练后MoCA、RBMT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训练前ADL、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训练前比较,2组训练后(2周末、4周末)ADL、MBI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运动控制双重任务训练可提升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动控制强化训练对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运动控制强化训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L)、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步长、步宽、步速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等运动耐量参数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L与BBS、FAC、MBI评分及步长、步宽、步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控制强化训练可改善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高其步行能力及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与分析运动控制训练对33例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6例偏瘫患者,采取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给予运动控制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平衡障碍分级情况与步行能力评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平衡障碍分级情况与步行能力评分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偏瘫患者实施运动控制训练的临床效果较为突出,能够明显提高其步行能力及与肢体平衡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传统治疗模式是根据患者病情按阶梯方案依次给予饮食与运动控制,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注射,多种治疗方法联合。我院于2006~2008年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强化髋关节运动控制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步行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膝关节损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60例,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强化髋关节运动控制训练内容,共6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平衡功能参数测定(运动长度、运动椭圆面积)、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运动长度、运动椭圆面积、BBS评分和“起立-行走”计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运动长度、运动椭圆面积及“起立-行走”计时均降低,而BBS评分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运动长度、运动椭圆面积和“起立-行走”计时低于对照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膝关节损伤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强化髋关节运动控制训练,可明显促进膝关节损伤后步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量化双侧丘脑底核(STN)刺激对帕金森病(PD)患者站姿和步态(“中枢”运动控制)及手指运动(“末梢”运动控制)的影响。14例PD患者和20例与之相匹配的对照者纳入本研究。受试者完成多项平衡和步态任务(在普通或泡沫塑料地面上睁眼或闭眼站立、后退测试、闭目行走、上下楼梯和起立一行走测试)。通过对在旋转和倾斜方向的躯干摇摆(角度和角速度)进行测量以量化体位控制。然后受试者执行握紧反应时间任务,期间对其进行等长握紧力量、运动和反应时间测量。给予患者超大剂量的左旋多巴后,通过STN刺激器的开或关(随机顺序)来检查患者。站立时躯干震颤幅度减小、完成步态任务的时间减少、从椅子上起立时躯干倾斜速度提高以及旋转时的稳定性增强,说明STN刺激提高了患者的体位控制能力。达到最大握持力的时间缩短而反应时间和最大力量不变,说明STN刺激也提高了患者的手指控制能力。手指控制时间的改善与完成步态任务持续时间的缩短无关。  相似文献   
9.
动态姿态平衡检查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体姿态平衡的正常维持依赖于视、前庭和本体感觉系统输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动态姿态平衡仪能够定量评价直立姿态平衡功能。介绍了计算机化动态姿态平衡仪(CDP)的设计原理,包括感觉整合试验(SOT)和运动控制试验(MCT)的工作手册,以及用于CDP的数据分析技术。利用NeuroComEquiTest程序对我国111名健康志愿者(男69人、女42人;年龄20-59岁),进行了动态姿态平衡测试。结果表明:中国人SOT的平均得分值、MCT实验值与NeuroCom标准值之间没有明显差异。阐述了CDP在临床和航空航天医学中的应用前景,认为CDP对空间运动病和平衡能力的改变机理研究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06年6月22日,上海——全球领先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丹纳赫传动(Danaher Motion)公司率旗下主要品牌之一——Portescap^TM系列微型电机参加了今天开幕的吸引了全球医疗设备厂商,代表了最新技术进步的“国际医疗设备设计与技术展览会暨研讨会”(MedTec Shanghai 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