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83篇
  免费   1353篇
  国内免费   656篇
耳鼻咽喉   219篇
儿科学   117篇
妇产科学   175篇
基础医学   811篇
口腔科学   234篇
临床医学   7819篇
内科学   4447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2371篇
特种医学   16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4301篇
综合类   13526篇
预防医学   2362篇
眼科学   275篇
药学   5130篇
  43篇
中国医学   1617篇
肿瘤学   762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505篇
  2022年   524篇
  2021年   688篇
  2020年   853篇
  2019年   831篇
  2018年   409篇
  2017年   792篇
  2016年   889篇
  2015年   1218篇
  2014年   1950篇
  2013年   2021篇
  2012年   2760篇
  2011年   2965篇
  2010年   2763篇
  2009年   2635篇
  2008年   3020篇
  2007年   2963篇
  2006年   2575篇
  2005年   2780篇
  2004年   2133篇
  2003年   1874篇
  2002年   1633篇
  2001年   1411篇
  2000年   1020篇
  1999年   890篇
  1998年   741篇
  1997年   689篇
  1996年   595篇
  1995年   520篇
  1994年   378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口服药物治疗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患者的疗效。方法该研究为荟萃分析。检索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 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5月10日, 运用以下检索式进行检索——"chronic total occlusion"和"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和"medical therapy"。另外还检索了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 以寻找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文献。纳入诊断符合CTO病变诊断标准(包括单支或多支CTO病变)且患者接受了PCI和口服药治疗或单独以口服药治疗作为初始治疗策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队列研究。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心梗)、再次血运重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卒中。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效应量风险比(RR)和95%置信区间(95%CI), 并分别对RCT及队列研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6篇, 其中12篇为队列研究, 4篇为RCT, 共计患者12 223例。共14项研究(RCT 4篇, 队列研究10篇)报...  相似文献   
3.
《中华医学杂志》2022,(25):1931-1934
调查我国神经外科医师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预防痫性发作的认知和决策现况。设计《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的问卷》, 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进行数据采集。2021年7至10月, 共收集有效问卷82份, 符合纳入标准的有43份。受访者来自32个省、市、自治区年收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0例以上的医学院附属医院。仅有9.3%(4/43)的受访者不认同预防用药, 86.04%(37/43)的受访医师在临床实践中进行预防性用药, 丙戊酸钠(94.59%, 35/37)是最常用的预防药物。各中心预防性用药的时长从<3 d至>14 d不等, 具有很大差异。脑电图的应用率、我国神经外科医师临床观察到的痫性发作比例均较低。调查结果提示, 目前我国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预防痫性发作的临床实践尚不够规范, 临床医师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仍不够全面。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将有利于明确预防用药的必要性, 并对规范用药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8):93-97
目的 探讨不同介入方案治疗急性下肢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介入科收治的急性DVT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研究组采用血管腔内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导管介导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评价、治疗前后膝上、下15 cm与患肢周径差、治疗前后皮肤肿胀张力、静脉通畅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膝上、下15 cm与患肢周径差均短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皮肤肿胀张力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静脉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管腔内综合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下肢症状,提高DVT恢复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DVT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任宪雷 《四川中医》2020,38(1):123-126
目的:观察祛痰熄风开窍汤联合针刺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10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组。对照组予以祛痰熄风开窍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针刺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NF-kB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于治疗后3天、7天及14天检测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短期预后。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F-kB及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NF-kB及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随时间延长显著升高,且在治疗后3天、7天及14天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疗效及短期预后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痰熄风开窍汤联合针刺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能显著降低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减少脑水肿的产生,具有很好的近期疗效及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经肠内营养方式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脑梗死患者89例作为观察对象,入选患者均有5d以上的肠内营养需求。按照肠内营养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留置鼻空肠双腔管,对照组患者给予留置胃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24h营养液输入量、获得目标营养速度时间、胃残留量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24h营养输入量、达到目标营养速度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24h胃残留量及前48h残留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康复中,给予鼻空肠双腔管营养支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双腔引流装置联合切扩/挂线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2018年收治的100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双腔引流装置联合切扩/挂线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切扩/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伤口愈合时间、肛门功能及复发率情况。结果:术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对照组为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伤口愈合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肛门功能差或肛门失禁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腔引流装置联合切扩/挂线术更适用于治疗高位肛周脓肿,优势在于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复发率、更好地保护肛门功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9.
10.
冠心病发生机制为心肌在冠状动脉功能性痉挛的情况下缺氧缺血或坏死,或血管腔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下阻塞或狭窄[1]。在我国,2016年冠心病的患病率为7.1%,极易引发患者死亡[2]。近年来,相关医学研究表明[3],在患者具有稳定病情的情况下,给予其药物治疗联合康复治疗一方面能够促进患者再住院率的降低,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患者死亡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