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冠心病发生机制为心肌在冠状动脉功能性痉挛的情况下缺氧缺血或坏死,或血管腔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下阻塞或狭窄[1]。在我国,2016年冠心病的患病率为7.1%,极易引发患者死亡[2]。近年来,相关医学研究表明[3],在患者具有稳定病情的情况下,给予其药物治疗联合康复治疗一方面能够促进患者再住院率的降低,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患者死亡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是继射频热凝毁损术后,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新微创手术,是通过立体定向方法进行精确定位,在脑深部特定的神经核团置入电极,通过释放高频电刺激,抑制神经元异常电活动,而发挥治疗作用,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4.
深部脑刺激电极埋置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是继射频热凝毁损术后,治疗帕金森的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是通过立体定向方法进行精确定位,在脑深部特定的神经核团置入电极,通过释放高频电刺激,抑制神经元异常电活动,而发挥治疗作用,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006年我科收治1例帕金森患者,行双侧DBS后2个月患者出现胃穿孔,经过手术治疗好转,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青张景屹  胡艳娜 《现代护理》2007,13(33):3202-3203
埃罗替尼(Tarceva)是一种口服的喹唑林类药物,又称表皮因子抑制剂,是一种新式的抗癌药物。与传统药物相比,该药疗效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得到相当的肯定,已被批准为标准方案无效的晚期癌肿二线、三线治疗方案[1],目前已获准在中国地区使用。对于这种新型的抗癌药物,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护理经验,现介绍如下。1药理作用Tarceva是一种在酪氨酸激酶ATP结合部位抑制配合基引起细胞生长的抑制剂,主要用来阻断癌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种蛋白质。阻断癌细胞分裂就可以抑制癌细胞增长。这是唯一的一种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标且对生存…  相似文献   
6.
高干病房老年住院患者心理需求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干病房老年住院患者心理需求状况,为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制调查表,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82例进行调查。结果整体需求高,各项需求根据年龄、住院时间、住院次数及科别的不同存在差异。结论护理人员应关注和重视高干病房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需求,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住院时间、住院次数及科别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同时护士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对高干病房老年患者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7.
胡艳娜 《护理学杂志》2012,27(16):95-97
护士分层次使用是护理管理的趋势,分层次使用使得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护理差错率下降,护士满意度增高.国外护士分层管理有成熟的经验,同时也有不足.国内的护士分层管理尚存在一些问题,发展专科护士是我国护士分层次使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工作中,药品抽屉设计多为木质隔断,且固定,无法调节药品储藏格大小,同时木质结构隔断不易清洗处理。病房药疗护士每天从中心药房领取整个病房用药,其中包括大量各种针剂,这些针剂的数量是根据病房实际用药数目领取,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不是整包装药品,而是零散的几支,以往都是药疗护士根据病房的针剂药品从药房领取药品包装,然后再将零散的药品放人包装内,最后将整个病房使用的针剂放置到药品抽屉中。同时有时也会出现由于针剂药品过大无法放人抽屉固定格的情况,这就需要另外安排药物的存储。这种药品抽屉不方便使用也给清洁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90例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方法的运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术后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具有安全、可有效性,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种病因未明,选择性侵犯脊髓、脑干及皮层运动神经元的进行性变性疾病.当前无实质性减缓疾病进展的治疗手段,从有症状开始,平均仅能存活3年~5年.主要见于老年人,年轻人偶发,其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90%的病人为散发性,10%为家族性,通常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病变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的合并受累;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仅脊髓下运动神经元受累;进行性延髓性麻痹,病变侵及脑桥和延髓的下运动神经核;原发性侧索硬化可选择性地损害锥体束.病情呈持续进行性发展,常因呼吸肌麻痹和(或)肺部感染导致死亡[1].2005年11月我科收治1例运动神经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经7年精心治疗和个性化气道护理,病情稳定,人机配合良好,现报道如下.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2型糖尿病;机械通气;护理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6493(2014)01B-025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