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76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的国产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封堵器经导管闭合三尖瓣腱索附着异常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pmVSD)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9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诊断为pmVSD并伴有三尖瓣腱索附着异常的患者(n = 35),应用改良的国产PDA封堵器介入治疗,对其基线特征、经导管操作和随访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100%)手术成功,术中无传导阻滞发生。1例(2.9%)于术后48 h内发生一过性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静脉推注地塞米松3 d后心电图恢复正常。35例(100%)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均未观察到残余分流。在平均(4.4 ± 2.3)年的随访期内,1例(2.9%)三尖瓣返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较术前增加,为中量TR,其余患者未观察到严重的TR或TR加重。 结论 使用改良的PDA封堵器经导管闭合三尖瓣腱索附着异常的pmV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未发现严重的TR及其它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人工腱索结合二尖瓣成形环行二尖瓣成形术(MVP)治疗二尖瓣脱垂的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间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共收治58例二尖瓣脱垂患者,其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53.7±14.3)岁。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线(PTFE)为人工腱索加二尖瓣成形环行二尖瓣成形术,其中单纯前瓣或后瓣成形术47例,前、后瓣同期成形术11例。结果全组无死亡。本组3例改行二尖瓣置换术,余55例患者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显示,48例患者二尖瓣无或仅有微量反流,7例有轻度反流。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和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随访6个月至2年患者心功能较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PTFE人工腱索结合人工二尖瓣成形环植入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是有效、可靠的技术,早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真实心脏二尖瓣腱索结构,利用仿生学类比方法提出整体三螺旋人工腱索等效替代模型,应用ABAQUS对其进行模拟拉伸测试,并与真实拉伸试验下猪心二尖瓣腱索(边缘腱索、基底腱索与支撑腱索)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此等效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三螺旋人工腱索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与实际试验中的平均最大应力一致,且相应腱索种类的拉力位移曲线与试验曲线基本相符。本研究提出的三螺旋人工腱索结构接近于真实腱索特性,可缓解二尖瓣膜上应力集中现象,为人工腱索材料的结构改进指明了新方向,同时,仿真过程对有限元模拟生物软组织拉伸性能模块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单纯二尖瓣后叶脱垂应用瓣叶切除或人工腱索技术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手术效果。 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 384例患者病因单纯二尖瓣后叶脱垂导致的二尖瓣反流于我科行二尖瓣成形术,其中单纯人工腱索者33例(8.6%)、单纯瓣叶切除者258例(67.2%)。应用倾向评分匹配进行配对,分为人工腱索组(n=32)与瓣叶切除组(n=32),并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倾向评分匹配后人工腱索组和瓣叶切除组的各项术前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9、0.013)。人工腱索组使用较大二尖瓣成形环更多(P=0.019)。两组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二尖瓣跨瓣峰值压差(TMG)均无统计学差异。平均随访(31.8±11.9)个月,两组患者生存、再次手术、≥中度二尖瓣反流、舒张期二尖瓣跨瓣峰值压差、再次手术均无统计学差异,但人工腱索组LVEF为(66.0±4.1)%,瓣叶切除组LVEF为(61.5±5.9)%,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7)。 结论 人工腱索技术和瓣叶切除技术都可以有效地修复二尖瓣后叶脱垂。人工腱索技术与瓣叶切除技术相比更有利于术后左室功能,但两种技术在术后生存及二尖瓣反流情况上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左心室同步化参数预测左心室假腱索(LVFT)患者左心室功能下降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超声心动图诊断LVFT患者206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获得左心室16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评估左心室同步性,采用ROC曲线评价其预测左心室功能下降的价值.结果 对206例患者随访3年,左心室功能下降组17例,左心室功能正常组189例.左心室功能下降组TMSV16-SD较左心室功能正常组升高[(41.7±9.4) ms vs.(27.7±8.8)ms](P<0.01).TMSV16-SD预测LVFT患者左心室功能下降的AUC为0.861[95%CI(0.767~0.936)];取截断值为35.25 ms时,其预测LVFT患者左心室功能下降的特异度为76.5%,灵敏度为86.2%,准确度为85.4%.结论 左心室同步化参数对LVFT患者左心室功能下降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人工腱索加瓣环行二尖瓣成形治疗二尖瓣前瓣脱垂的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对32例二尖瓣前瓣脱垂的患者采用人工腱索加二尖瓣成形行二尖瓣修复,其中单纯前瓣成形27例,前、后瓣同期成形5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存活。术后超声心动图显示,28例患者二尖瓣无或仅有微量反流,4例有轻度反流。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和舒张末期容积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1)。随访3个月至3年患者心功能较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人工腱索加瓣环成形治疗二尖瓣前瓣脱垂是一种简便、可靠和有效的方法,早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腱索转移和人工腱索技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经验,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采用腱索转移和人工腱索技术治疗以二尖瓣前叶脱垂为主(均为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40例,年龄22~64(48.00±6.40)岁。按手术方法不同将74例患者分为两组,腱索转移组(n=42):行腱索转移术,采用后叶腱索转移至前叶的方法;人工腱索组(n=32):行人工腱索术,采用的是线圈技术。术后观察围术期死亡、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二尖瓣反流程度。随访期间行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收缩期末内径等指标变化。结果腱索转移组和人工腱索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2例开胸止血,9例术后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给予静脉滴注胺碘酮处理后好转。出院前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腱索转移组患者有少量反流5例,微量反流12例,未见明显反流25例。人工腱索组有少量反流6例,微量反流15例,未见明显反流11例。随访70例,随访率94.59%(70/74)。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较出院前明显增加(腱索转移组:64.00%±4.20%VS.55.00%±5.10%;人工腱索组:63.00%±3.50%vs.56.00%±4.20%),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腱索转移组:(47.00±2.20)mm vs .(58.00±6.90)mm;人工腱索组:(45.00±3.80)mm vs.(57.00±5.10)mm]、收缩期末内径分别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腱索转移组术前、出院前、术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收缩期末内径与人工腱索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腱索转移组术后14个月有1例患者因二尖瓣大量反流再次行二尖瓣置换术。人工腱索组有1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由于频繁出现血红蛋白尿再次行二尖瓣置换术。结论腱索转移和人工腱索技术均适合复杂二尖瓣前叶脱垂的处理,人工腱索技术适用范围更为广泛,腱索转移的技术要求更高,变化性较大。两种方法均有良好的近期效果,值得临床掌握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病人,男,82岁。以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和胸痛等症状来诊。心脏听诊心尖区闻及响亮的收缩期杂音。肺部听诊闻及干湿性哕音。超声检查;左心房、左心室内径明显扩大,二尖瓣前叶活动幅度大,可见条索状回声,呈连枷样运动,  相似文献   
10.
二尖瓣腱索断裂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临床急重症,起病急,进展迅速,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由于老年患者常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及全身脏器功能减退,老年患者二尖瓣腱索断裂有其临床及超声特点,目前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总结36例二尖瓣腱索断裂中老年患者的超声表现,探讨其超声心动图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