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达那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予达那唑8~10mg/(kg d)(≤0.4/d),分3次口服;治疗3个月并随访1年。比较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1年内再入院情况。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那唑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能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降低1年内再入院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1例慢性丙肝患者血清及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中HCV RNA。结果 血清HCV RNA阳性41例,PBMC中HCV RNA阳性36例(Х^2=23.835,P=0.000〈0.05);但其中3例血清阴性患者PBMC中HCV RNA阳性。结论 PBMC可能是肝外HCV贮存和复制的另一场所,PBMC中HCV RNA存在不完全依赖于血清HCV RNA。  相似文献   
3.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对比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与生长抑素两种疗法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的效果。方法甲组48例采用垂体后叶素首剂10U静脉缓注,继之以0.2—0.4U/min持续静脉滴注,血压稳定后,加用硝酸甘油5~10mg静脉滴注,使收缩压维持在100mmHg左右;乙组48例采用生长抑素首剂250μg静脉缓注,继之以250μg/h持续静脉滴注。结果甲、乙组有效率分别为83.3%、91.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良好,为基层医院治疗急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含量检测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胃癌患者98例作为胃癌组,同期进行胃镜检查并切除息肉的胃息肉患者77例作为胃息肉组。对比两组入组即刻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泌素-17含量及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灶组织中胃癌相关增殖、侵袭基因的表达量,进一步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含量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内在联系。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的含量及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低于胃息肉组,胃泌素-17含量高于胃息肉组(P<0.05)。胃癌组病灶组织中增殖基因Gli1、Septin2 mRNA的表达量高于胃息肉组,Klotho mRNA的表达量低于胃息肉组;侵袭基因FHL2、IGF1R、FMNL2、Exosomes mRNA的表达量高于胃息肉组,GKN2 mRNA的表达量低于胃息肉组(P<0.05)。相关性分析,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泌素-17含量及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与癌细胞的增殖侵袭活力直接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含量发生明显改变,且含量水平可反映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活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乳果糖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86例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莫沙必利组(27例)和乳果糖组(2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乳果糖30ml/次,1次/d,待起效后改为10~20ml/(次·d),以及莫沙必利5mg,3次/d,餐前30min服用;莫沙必利组患者仪给予莫沙必利治疗,乳果糖组患者仅给予乳果糖治疗,给药途径及用药方法同观察组。分别比较3组患者治疗3d及2周时便秘及伴随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结果86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失访或退出者。治疗3d、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73.3%(22/30)、96.7%(29/30),均明显高于莫沙必利组[37.0%(10/27)、63.0%(17/27)]和乳果糖组[48.3%(14/29)、79.3%(23/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有腹胀加重3例、腹泻1例、腹痛2例;莫沙必利组腹痛4例,腹泻1例;乳果糖组腹胀2例,腹痛2例,无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莫沙必利组与乳果糖组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6/30)、18.5%(5/27)、13.8%(4/2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患者便秘较单用乳果糖或者莫沙必利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核酸药物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根据患者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核酸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对核酸药物治疗方案疗效显著,疗效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85%)(P<0.05);治疗组对核酸药物疗效满意,满意率达到95%显著高于对照组(65%)(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7.5%,低于对照组(17.5%)(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核酸药物治疗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患者病情,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莫沙必利、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3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莫沙必利、乳果糖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莫沙必利及乳果糖。于治疗4周时记录临床症状观察结果,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便秘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3.9%,伴随症状改善率9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黛力新联合莫沙必利、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