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565篇
  免费   9597篇
  国内免费   6163篇
耳鼻咽喉   1690篇
儿科学   3384篇
妇产科学   3253篇
基础医学   14558篇
口腔科学   6081篇
临床医学   31014篇
内科学   28974篇
皮肤病学   2161篇
神经病学   9722篇
特种医学   16092篇
外科学   32318篇
综合类   78687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32965篇
眼科学   3819篇
药学   14331篇
  2篇
中国医学   6891篇
肿瘤学   13380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427篇
  2021年   594篇
  2020年   841篇
  2019年   726篇
  2018年   862篇
  2017年   708篇
  2016年   771篇
  2015年   943篇
  2014年   851篇
  2013年   715篇
  2012年   870篇
  2011年   16585篇
  2010年   8379篇
  2009年   4860篇
  2008年   14212篇
  2007年   26842篇
  2006年   26564篇
  2005年   20445篇
  2004年   21937篇
  2003年   21961篇
  2002年   19082篇
  2001年   18877篇
  2000年   14012篇
  1999年   15121篇
  1998年   8171篇
  1997年   9355篇
  1996年   9184篇
  1995年   8571篇
  1994年   7566篇
  1993年   3882篇
  1992年   3462篇
  1991年   2766篇
  1990年   2284篇
  1989年   1641篇
  1988年   1840篇
  1987年   995篇
  1986年   760篇
  1985年   466篇
  1984年   86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4篇
  1979年   26篇
  1976年   23篇
  1935年   23篇
  1933年   31篇
  1932年   27篇
  1930年   34篇
  1929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S100蛋白(S100 protein,S100)水平联合Rotterdam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在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病情和预后不良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病情TBI患者血清S100水平、Rotterdam-CT评分,分析血清S100水平与Rotterdam-CT评分、GCS评分的相关性; 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性别、年龄、血清S100水平、Rotterdam-CT评分、GCS评分等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BI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 分析S100蛋白水平、GCS评分、Rotterdam-CT评分及三者联合应用对TB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S100水平、Rotterdam-CT评分逐渐增高(P<0.01),TBI患者血清S100水平与GCS评分(r=0.396,P=0.001)、Rotterdam-CT评分(r=0.289,P=0.002)均呈正相关; 2组血氧饱和度、GCS评分、呼吸频率、Rotterdam-CT评分、S100蛋白水平、入院时昏迷占比等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入院时昏迷占比、GCS评分、Rotterdam-CT评分、S100蛋白水平均为TBI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显示S100蛋白水平、GCS评分、Rotterdam-CT评分对TBI患者预后不良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三项指标联合应用曲线下面积(Area of the under curve,AUC)值大于各单项指标预测。结论 S100蛋白水平、GCS评分、Rotterdam-CT评分是TBI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S100蛋白水平联合GCS评分、Rotterdam-CT评分在TBI患者预后不良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益气开秘方联合伊托必利及乳果糖对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疗效及血清5-羟色胺(5-HT)、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16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应用伊托必利和乳果糖。观察组加用益气开秘方。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评分,血清5-HT、MOT及VIP水平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较对照组89.29%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5-HT及VI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MO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57%较对照组11.90%明显更低(P<0.05)。结论:应用益气开秘方联合伊托必利及乳果糖对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并可改善患者的血清5-HT、MOT及VIP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玲  张太君  黎颖  丁伟森  熊维建  钟锦  骆言 《陕西中医》2020,(12):1751-1754
目的:探讨五色培元固本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血透方法相同。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及血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五色培元固本膏,连续治疗3个月; 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三组观察时间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白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CD4+、CD4+/CD8+和IL-2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CD8+和sIL-2表达水平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CD4+、CD4+/CD8+、I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CD8+和sIL-2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相较正常组CD4+T淋巴细胞、CD4+/CD8+、IL-2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sIL-2表达水平升高。结论:五色培元固本膏调节T淋巴细胞和IL-2表达改善MHD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热通利汤对于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生化指标与临床症状的功效。方法:选取86例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作为观察资料,选取的患者按简单随机原则以数字表平均划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清热通利汤外用; 治疗后3个月,对比临床疗效,统计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 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生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3.49%、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依次为37.21%、72.09%,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P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HPV-DNA转阴时间、HPV病毒载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者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接触性出血、阴道清洁度异常、白带化验异常的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与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通利汤能够促进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HPV-DNA转阴,提高临床疗效,更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化指标、减轻炎性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5.
周婷婷  张艺  樊展  胡晔  武彩花 《陕西中医》2020,(11):1665-1668
目的:探讨补脾益肾方联合温针灸治疗对重症肌无力(MG)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分配84例MG病例为西药组和针药组,每组各42例,西药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即泼尼松片中剂量冲击,小剂量隔日维持治疗,针药组基于以上用药基础给予补脾益肾方联合温针灸治疗,治疗3个月后,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评估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对比治疗前后的颈部血管流速、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针药组的变化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 针药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低于西药组(P<0.05); 治疗后,两组颈内动脉(ICA)、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显著提高(P<0.05),两组T淋巴细胞中CD3+、CD4+亚群所占比和CD8+、CD4+比值显著降低(P<0.05),两组血清slL-6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以上指标针药组变化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结论:补脾益肾方联合温针灸治疗能缓解MG患者的中医证候症状,提高疗效,促进其颈部血管循环,纠正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6.
杜婧  王少兰  韩曼  于远望 《陕西中医》2020,(11):1673-1677
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是核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可被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激活。PXR通过诱导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在肝脏、肠道、皮肤和血管内皮中发挥重要的解毒作用。此外,PXR还具有调节糖脂代谢、胆固醇代谢、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免疫炎症反应等功能。研究证实,PXR已被公认为多种炎症性疾病的有效药物干预靶点,如炎性结肠炎、坏死性肠炎、肝炎、皮炎、糖尿病等。多种中药或其活性成分可以作为PXR受体激动剂通过核因子B(NF-κB)和尾部相关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通路干扰炎症反应,如虎杖、木蝴蝶、黄芩、黄连、丹参、白芷、人参、香附、五味子、高良姜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PXR调节炎症反应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中药激活PXR干预炎症反应的机制,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睿  张薇  杨杰  张盈盈 《陕西中医》2020,(11):1539-1542,1547
目的:研究降逆胃舒汤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萎缩性胃炎病理评分的功效。方法:选取23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入选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配入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以常规西药四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给予降逆胃舒汤治疗; 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HP清除率并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率,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胃黏膜胃镜征象积分、胃黏膜病理评分及血清胃泌素-17(G-17)、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胃黏膜胃镜积分、病理评分及血清指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胃黏膜胃镜积分、病理评分及血清指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3个月时治疗组HP清除率为88.24%、对照组为73.11%,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3.81%,对照组为18.39%,两组HP根除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逆胃舒汤能够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并降低复发,更有效缓解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萎缩性胃炎的各项中医证候,进一步改善患者胃黏膜病理评分与胃镜征象,更良好的调节患者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红花化瘀汤熏洗在膝关节镜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疼痛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花化瘀汤熏洗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VAS评分、膝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结果:两组术后2周、4周、6周及8周膝关节肿胀度均小于术前(P<0.05); 但观察组术后以上时间点膝关节肿胀度小于对照组(P<0.05); 且观察组术后以上时间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术后8周疼痛、功能、活动度、畸形、肌力和稳定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8周NO和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GF-1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化瘀汤熏洗用于膝关节镜术后康复中能改善患者膝关节肿胀程度,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5通过抑制长链非编码RNA-PCAT12(lncRNA-PCAT12)抑制胃癌(GC)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价值。方法:对数生长期的人胃癌SNU-1 细胞分为四组,A组,B组与C组加入0.03,0.06,0.09 μmol/L Rg5处理,对照组加入5% DMSO进行处理。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实时定量PCR检测lncRNA-PCAT12表达。结果:处理后24、48、72 h,对照组中lncRNA-PCAT12表达水平和癌细胞增殖指数高于各实验组(P<0.05),C组均低于B组与A组(P<0.05)。实验各组细胞凋亡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C组比B组与A组高(P<0.05)。转染48 h后,实验各组细胞迁移距离都小于对照组(P<0.05),而C组小于其他两个实验组(P<0.05)。结论:人参皂苷Rg5能通过抑制lncRNA-PCAT12的表达,且高浓度的效果更显著,可通过抑制GC细胞增殖与迁移,促进其凋亡,从而发挥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樊一波  文颖娟  李蒙  李静  朱瑞超 《陕西中医》2020,(10):1351-1355
目的:观察葛根及其配伍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线粒体质量变化的影响,探寻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最优配伍及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进行模型大鼠制备,并将6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5 g/(kg·d)、达美康组16.7 mg/(kg·d)、葛根组1.04 g/(kg·d)、葛芪组2.6 g/(kg·d)、葛参组2.6 g/(kg·d)、葛蒌组4.48g/(kg·d)及葛芪参蒌组7.6 g/(kg·d)各8只,同时选取空白大鼠8只,为对照组6.5 g/(kg·d)。各组依据上述剂量,以相应药物持续灌胃9周后,对比各组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心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及心肌ATP变化情况。结果:电镜显示各药物干预组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葛芪参蒌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异; 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各干预组波峰均在模型组、空白组之间; 其中葛芪参蒌组、葛参组、葛根组波峰位于达美康组右侧; 葛芪组、葛蒌组则位于达美康组左侧; 以葛芪参蒌组波峰与空白组最为接近。心肌ATP浓度检测显示:各中药干预组心肌ATP浓度均较模型组有所提升(P<0.05),其中葛芪参蒌组ATP值较其余各干预组提升最为明显(P<0.05),但仍低于空白组(P>0.05)。结论:葛根相关配伍均能够对心肌线粒体结构、心肌线粒体膜电位进行正向调控,进而使因糖尿病心肌病导致的心肌线粒体受损得以恢复,其中以益气、化瘀、祛痰三法合用的组方原则进行配伍的葛芪参蒌方改善效果最优。可见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益气、化瘀、祛痰的协同作用,正向调控心肌线粒体质量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