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6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股动脉有无斑块将其分为斑块组、无斑块组两组,记录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超敏C反应蛋白(CRP)等。结果经超声检出股动脉斑块形成者占83.3%(155/186)入斑块组。两组间年龄、病程、SBP、FPG、PPG、HbA1c、TG、ApoB和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病程、SBP、PPG、TG和CRP的增高是老年2型糖尿病股动脉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股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且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严格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外科大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心胸外科及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75例,术前及术后3d内行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术前小腿肌间静脉内径大于5 mm者入静脉扩张阳性组,其余入阴性组;术前股静脉反流时间大于0.8s者入静脉反流阳性组,其余入阴性组;观察有无血栓及血流充盈情况.术前及术后1d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结果 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1.3% (16/75),血栓均位于小腿,单纯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17.3% (13/75).术前小腿肌间静脉扩张者术后DVT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小腿肌间静脉内径大于5 mm对术后血栓形成的诊断敏感性61.9%,特异性86.8%.仅2例患者有轻微小腿压痛症状,血栓组治疗后无进展,未发现肺栓塞病例.术后患者DD及FIB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P<0.05),PLT显著下降(P<0.01);与非血栓组比较,术后1d血栓组FIB显著增高(P<0.05),APTT显著减低(P<0.05).术后1 d FIB大于6.0 g/L对血栓形成的诊断敏感性62.5%,特异性91.5%.结论 外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常见于小腿肌间静脉,最早可于术后1d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为临床及早干预提供了依据.术前存在小腿肌间静脉扩张及术后1 d FIB显著增高对早期血栓形成的诊断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窗超声造影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9年4月北京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106例胃窗超声造影表现,并与电子胃镜检查结果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胃窗超声造影检出胃癌49例,电子胃镜检出胃癌52例,两者诊断符合率为94.2%(49/52);胃窗超声造影检出胃溃疡15例,电子胃镜检出22例,两者诊断符合率为68.1%(12/18);胃窗超声造影检出胃息肉、胃良性肿瘤及胃炎等胃部良性疾病16例,电子胃镜检出29例,诊断符合率为55.1%(10/19)。对于胃癌的诊断,胃窗超声造影与胃镜较为一致(κ=0.742),两种检查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窗超声造影检查与病理结果相比准确率92.4%(κ=0.793)。胃部恶性疾病较良性疾病胃壁增厚明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窗超声造影在胃部疾病的诊断及胃癌的检出中具有应用价值,可作为早期筛查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正常人血流量。方法对50例正常人应用三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瓣血流量。同时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和每搏量。结果实时三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的血流量与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每搏量相关性良好,主动脉瓣相关系数r=0.90。结论实时三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测量心脏血流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肾癌的超声表现与其病理组织细胞排列的关系,提高对小肾癌超声表现病理学基础的认识,以进一步提高小肾癌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记录经病理证实的45例小肾癌的超声表现,术后观察其病理组织成分,总结分析声像特征与细胞排列方式的关系。结果 45例小肾癌中超声表现高回声27例,等回声3例,低回声15例。27例高回声病例镜下细胞排列类型为Ⅰ型5例,Ⅱ型7例,Ⅲ型15例;3例等回声细胞排列类型为Ⅰ型1例,Ⅲ型2例;15例低回声细胞排列类型为Ⅰ型10例,Ⅱ型1例,Ⅲ型2例,Ⅳ型2例。统计分析示小肾癌超声回声类型与其镜下细胞排列方式有关(P=0.001)。结论小肾癌超声表现以高回声多见,其超声回声类型(高回声和低回声)与镜下细胞排列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组织学检查联合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与粗针组织学检查对于诊断浅表淋巴结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淋巴结病变患者75例,超声引导下分别采用25G细针及18G活检针穿刺取材,所获得标本分别送细胞学检查结合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以及组织学检查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两者的诊断结论并结合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比。结果本组病例细针穿刺取材成功率为93.3%(70/75),粗针穿刺取材成功率为96.0%(72/75)。70例细针穿刺患者中,64例细胞学检查与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联合诊断结果与随访结果相符,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1.4%(64/70)。72例粗针穿刺患者中,67例组织学检查结合免疫组织化学联合诊断结果与随访结果相符,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3.1%(67/72)。两种不同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其穿刺取材成功率及临床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联合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浅表淋巴结病变简便实用、安全可靠,与粗针组织学检查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分析该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及Klotho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6月期间在卫生部北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共88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CIMT增厚组和CIMT正常组.对CIMT增厚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CIMT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88例MHD患者中CIMT增厚者共53例(60.2%),CIMT正常者共35例(39.8%),2组CIMT中位数分别为1.5mm和1.0mm,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CIMT增厚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CIMT正常组(92.5%比65.7%,P=0.001).CIMT增厚组平均年龄为66.64±10.61岁,CIMT正常组平均年龄为58.63±11.78岁,有统计学意义(t=3.320,P=0.001);CIMT增厚组糖尿病患病率为37.7%,CIMT正常组糖尿病患病率为17.1%,有统计学意义(x2=4.294,P=0.038);CIMT增厚组与正常组FGF23中位数分别为127.82 ng/L和86.74 ng/L有统计学意义(Z=-3.713,P=0.000);2组HsCRP中位数分别为5.34mg/L和2.19mg/L,有统计学意义(Z=-3.547,P=0.000).CIMT增厚组与正常组Klotho蛋白中位数分别为42.48 U/L和41.21U/L,2组无统计学意义(Z=-0.085,P=0.932).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GF23和HsCRP是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伴CIMT增厚者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清HsCRP、FGF23和年龄是MHD患者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I)在老年人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2例老年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诊断为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行自由臂模式3D-PDI检查,测量颈动脉狭窄的情况,并于1周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颈动脉狭窄诊断的金标准,对3D-PD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进行分析. 结果 3D-PDI可直观显示狭窄区的立体形状,包括斑块大小、狭窄部位、血管腔大小及血流空间走行等征象.72例85条狭窄颈动脉,CDFI和3D-PD测得的内径狭窄率(分别为(49.2±0.7)oA和(52.3±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面积狭窄率[分别为(53.2士0.7)%和(59.3士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D-PDI和CDFI诊断颈动脉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敏感性分别为88.9%、100.0%、100.0%和100.O%、70.4%、58.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3D-PDI对中度和重度狭窄的敏感性好,准确性高,特异性较CDFI低. 结论 3D-PDI判断老年人颈动脉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与DSA检查的结果较吻合,町作为老年人颈动脉狭窄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及三维超声断层显像技术在判断老年人膀胱癌浸润程度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老年膀胱癌患者采用三维超声检查,判断膀胱癌的浸润程度及其分期。结果三维超声提示:膀胱癌T1期24例,癌灶局限于膀胱黏膜层;T2期6例,癌灶侵犯膀胱壁浅层,但未突破深肌层;T3期5例,癌灶突破膀胱壁全层;T4期7例,癌灶侵犯到周围组织。病理证实膀胱癌T1期21例,T2期9例,T3期5例,T4期7例。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三维超声判断膀胱癌浸润程度的准确性为85.7%。结论三维超声成像结合断层显像技术可以无创判断膀胱癌的浸润程度和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