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评价左心房线性消融术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Carto系统标测指导下行左心房线性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其消融术前1~3d、术后3个月静息时窦性心律下左心房容积指标、二尖瓣口A波速度峰值(VA)及左心房射血力,分析消融术前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结果消融术后反应左心房辅泵功能的指标左心房射血力、VA、左心房主动排空容积、左心房主动排空分数、左心房总排空分数显著下降,反应左心房管道功能的左心房管道容积增加,反应左心房储存功能的指标左心房总排空容积、左心房最大容积无明显变化。结论Carto系统标测下左心房线性消融术后左心房辅泵功能下降,管道功能增强,而储存功能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肢自发性动静脉瘘的多普勒超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诊断为自发性动静脉瘘的15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伴行动静脉之间有无瘘口和分流血流,并对血流频谱进行分析。结果 15例自发性动静脉瘘患者最后经手术证实均患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13例,其中(1)二维超声显示10例相邻动静脉之间存在瘘口,与13例术后结果比较,诊断符合率76.9%。(2)彩色多普勒(CDFI)显示12例相邻动静脉(或瘘口)局部出现"五彩镶嵌"血流,脉冲多普勒(PW)于瘘口处探及高速低阻动脉血流,与术后结果比较诊断符合率92.3%(12/1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方便、快捷、无创,可作为老年人下肢自发性动静脉瘘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SRI)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检测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存活心肌功能改善的价值。方法采用SRI结合LDDSE测量2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PTCA术前1 d静息下和负荷下室壁运动异常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SR)及峰值速度(Vs),并计算不同负荷下SSR增长百分数(ΔSSR%)和VS增长百分数(ΔVS%)。结果PTCA术后,48节段室壁运动改善(存活组),24节段室壁运动未改善(坏死组)。分别以5μg.kg-1.min-1负荷下ΔSSR%≥2.02%、ΔVS%≥8.5%和10μg.kg-1.min-1负荷下ΔSSR%≥24.7%、ΔVS%≥28.5%为截断值,预测PTCA术后室壁运动功能改善的敏感性依次为93.8%,89.6%和95.8%,91.7%。静息状态下存活组和坏死组平均S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平均V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LDDSE相结合,SRI比组织速度成像能更敏感地预测PTCA术后存活心肌功能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4.
不同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的应变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心室收缩期应变率与射血分数的关系,评价不同左室构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55例高血压患者和25例健康人,应用常规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根据LVMI和RWT将高血压病分为左室正常构型(LVN)和左室重构(LVR)两组。每例病人采用应变率成像法测量各室壁中间段和基底段的收缩期应变率,Simpson’s法计算射血分数。结果:不同构型组各室壁收缩期应变率的平均值与射血分数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1=-0.82,r2=-0.84和r3=-0.94,P<0.001)。收缩期应变率在3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射血分数在高血压LVR与正常组和高血压LVN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熏 而在正常人组和高血压LVN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变率成像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敏感、简便而可靠的描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收缩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外科大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心胸外科及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75例,术前及术后3d内行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术前小腿肌间静脉内径大于5 mm者入静脉扩张阳性组,其余入阴性组;术前股静脉反流时间大于0.8s者入静脉反流阳性组,其余入阴性组;观察有无血栓及血流充盈情况.术前及术后1d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结果 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1.3% (16/75),血栓均位于小腿,单纯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17.3% (13/75).术前小腿肌间静脉扩张者术后DVT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小腿肌间静脉内径大于5 mm对术后血栓形成的诊断敏感性61.9%,特异性86.8%.仅2例患者有轻微小腿压痛症状,血栓组治疗后无进展,未发现肺栓塞病例.术后患者DD及FIB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P<0.05),PLT显著下降(P<0.01);与非血栓组比较,术后1d血栓组FIB显著增高(P<0.05),APTT显著减低(P<0.05).术后1 d FIB大于6.0 g/L对血栓形成的诊断敏感性62.5%,特异性91.5%.结论 外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常见于小腿肌间静脉,最早可于术后1d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为临床及早干预提供了依据.术前存在小腿肌间静脉扩张及术后1 d FIB显著增高对早期血栓形成的诊断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6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股动脉有无斑块将其分为斑块组、无斑块组两组,记录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超敏C反应蛋白(CRP)等。结果经超声检出股动脉斑块形成者占83.3%(155/186)入斑块组。两组间年龄、病程、SBP、FPG、PPG、HbA1c、TG、ApoB和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病程、SBP、PPG、TG和CRP的增高是老年2型糖尿病股动脉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股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且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严格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左心室构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长轴收缩期应变率与二尖瓣环运动幅度及射血分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常规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根据LVMI和RWT将高血压患者40例分为左室正常构型(LVN)和左室重构(LVR)两组;正常对照组20例.于心尖四腔观、三腔观、二腔观,采用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法测量各室壁位点二尖瓣瓣环的平均运动幅度,应变率成像法测量各室壁中间段和基底段的收缩期应变率,Simpson法计算射血分数.结果 ①收缩期应变率在三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二尖瓣环运动幅度和射血分数在高血压LVR与正常组和高血压LVN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而在正常人组和高血压LVN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各室壁收缩期应变率的平均值与二尖瓣环运动幅度的平均值及射血分数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 -0.91 和 -0.89,P〈0.05).结论 应变率成像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敏感、简便、可靠的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结合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伊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和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20只12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SHR组(n=10)和伊贝沙坦组(IRB组,n=10),IRB组每只大鼠予以伊贝沙坦50 mg.kg-1.d-1灌胃12周,以10只12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空白对照,12周后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扫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HR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容积明显下降(P<0.05),E/A比值明显增大,E峰减速时间明显延长(P<0.05),而左室相对重量则显著增加(P<0.01);左室长轴方向上二尖瓣环、侧壁各节段收缩及舒张期峰值速度明显下降(P<0.05),而射血分数变化不明显(P>0.05)。伊贝沙坦组M型及二维超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二尖瓣环处速度指标亦有显著改善。结论伊贝沙坦能明显抑制高血压左室重构、改善左室功能,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结合二维超声能较全面、精确、定量评价高血压左室重构及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收缩期应变率与校正的Q-V峰值间期及射血分数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5例高血压患者(LVN组25例,LVR组30例)和30例健康人,分别测量每例患者各室壁中间段和基底段的平均收缩期应变率,射血分数及校正的Q-V峰值间期.结果收缩期应变率的平均值与校正的Q-V峰值间期及射血分数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0.70和r=-0.86,P<0.001).收缩期应变率在3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校正的Q-V峰值间期和射血分数仅在高血压LVR组与其他二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o.05).结论应变率成像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敏感、简便而可靠的评价高血压患者心肌收缩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对预防儿童铅中毒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预防儿童铅中毒的效果。【方法】在2004年,采取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采集辖区内幼儿园393名儿童血样,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进行血铅测定。对检测结果与2002年幼儿园儿童血铅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儿童平均血铅水平为0.398μmol/L,明显低于2002年幼儿园儿童血铅水平(t=12.026,P<0.01)。血铅浓度≥0.483μmol/L者118人,铅中毒发生率为30.02%,比2002年下降了36.39%(χ2=104.198,P<0.01);血铅浓度≥0.966μmol/L者9人,占调查人数的2.29%,比2002年下降了23.92%(χ2=92.003,P<0.01)。【结论】健康教育是预防儿童铅中毒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