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膝关节制动对髌韧带形态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膝关节制动对髌带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兔膝关节伸直位制动6周,然后观察髌韧带结构形态的变化,结果 制动组髌韧带的截面面积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光镜观察发现制动线髌韧带胶原纤维的排列交正正常组紊乱,电镜观察发现制动组髌韧带胶原原纤维的排列杂乱无章,且与正常组相比,制动组小型纤维所占的比例显著增加,而大型纤维的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膝关节制动使得髌韧带所受的应力下降,为适应这种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对大鼠胫骨软骨下骨三维结构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雌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低强度跑步组、中强度跑步组及高强度跑步组。3个运动组大鼠根据各自运动方案进行跑步训练,对照组大鼠不给予特殊运动训练。于实验进行8周后取各组大鼠胫骨近端组织进行Micro-CT扫描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强度运动组软骨下骨板变厚、骨密度增加、孔隙率降低;软骨下骨松质骨骨小梁数量增加并多呈现板状结构改变;而低强度组和中强度组胫骨软骨下骨未见明显改变。 结论跑台运动对大鼠软骨下骨显微结构的影响具有强度依赖性;高强度跑步能导致胫骨软骨下骨结构显著改变。 【关键词】跑台运动;大鼠;软骨下骨;显微CT;强度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观察牵张应力对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的细胞形态、排列及迁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应力装置对体外培养的BMSC施以周期性牵张应力刺激,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排列及迁移的变化,借助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分析系统(ImageJ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BMSC受力后,形态明显变长,轮廓鲜明。强度为12%应力干预BMSC12h后,细胞长度增长1.56倍;干预24h后,细胞长度增长1.66倍。BMSC受力刺激后,细胞排列规则,沿受力环切线方向分布。受力12h及24h后,BMSC与切线夹角统计值分别为9.48°±2.83°、8.30°±6.03°,与切线夹角<10°的细胞比例分别为88.52%±6.43%,92.33%±4.98%,明显较对照组规律,并且细胞的迁移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 BMSC加载应力刺激后,其形态学及细胞迁移速度均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含锶羟基磷灰石(Sr-HA)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从2只SD雄性大鼠双侧股骨、胫骨提取BMSCs.用含锶量分别为摩尔百分比为10%Sr-HA(A组)、5%Sr-HA(B组)、1% Sr-HA(C组)及不含锶的HA(D组)生物陶瓷粉末制备浸提液培养大鼠BMSCs.在培养的1、3、5、7、10 d检测各组BMSCs的增殖情况,于诱导培养后6、9、12及15 d检测各组BMSCs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于诱导培养后3、6、9及12 d检测各组BMSCs的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基因表达.结果 A、B、C、D组细胞培养1、3、5、7、10 d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结果显示:各组间吸光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点的吸光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培养6 d时A、B、C、D组的ALP活性OD值分别为(0.061±0.005)、(0.058±0.003)、(0.056±0.005)、(0.055±0.005),从6 d起A组和B组ALP活性均显著高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培养9和12 d时各组Cbfα1 mRNA相对表达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中含锶量对BMSCs增殖无明显影响,但能促进BMSCs的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7.
作为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医疗实践者,认识到个体健康背后的多重因素是很重要的。康复保健系统应进行思维方式的转化,从机械化的生物力学模型逐步过渡到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模型,通过以人为中心的全面指导来有效提高干预效果。临床实践人员不应一味充当“纠正者”,而应充当“引领者”,引导人们独立走上正确的健康道路。专业人员对患者的态度和信念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人们会尤为记住消极抑制类信息而产生回避行为与恐慌信念。因此应营造一个积极自主的医疗健康环境,在保持充分知情同意的同时减少沟通言语中的反安慰剂效应。本研究从多个角度概述了现今健康保健领域中思维方式转化的重要性,强调了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与“以人为中心”的正确理解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本研究旨在为今后体育保健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新的发展思路,让更多的人建立对积极生活方式的信心并促进其自我管理,避免医疗成本的浪费,从而持续发展健康中国的整体性目标。  相似文献   
8.
颈椎牵引时间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倪国新  苏力 《中国临床康复》2002,6(4):487-487,497
目的 通过研究正常人颈椎应变与牵引时间之间的关系,探讨颈椎牵引的合适治疗时间。方法 20例健康男性行颈椎牵引,每分钟测量一次颈椎的应变,并作出应变-时间关系曲线图。结果 在牵引开始阶段(0-5min),应变增加迅速,此后逐渐减慢并保持稳定,大约18min后,庆变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结论 颈椎牵引时间不应太长,15-20min可能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正常人颈椎应变与牵引时间之间的关系,探讨颈椎牵引的合适治疗时间。方法20例健康男性行颈椎牵引,每分钟测量一次颈椎的应变,并作出应变-时间关系曲线图。结果在牵引开始阶段(0~5min),应变增加迅速,此后逐渐减慢并保持稳定,大约18min后,应变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结论颈椎牵引时间不应太长,15~20min可能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0.
纤维肌痛发病率仅次于腰痛和骨关节炎,是第三常见的肌肉骨骼相关疾患.运动干预是纤维肌痛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患者如何更好地进行自我运动是提高纤维肌痛康复效果的关键因素.我们成立多学科专家和患者共同参与的纤维肌痛运动干预患者实践指南工作组,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原则和程序,筛选纤维肌痛患者关注的运动干预相关问题,提出纤维肌痛运动干预患者实践11条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