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304篇
  免费   8898篇
  国内免费   4657篇
耳鼻咽喉   340篇
儿科学   1678篇
妇产科学   530篇
基础医学   6516篇
口腔科学   342篇
临床医学   21286篇
内科学   12038篇
皮肤病学   462篇
神经病学   10885篇
特种医学   65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5篇
外科学   7260篇
综合类   46005篇
预防医学   8871篇
眼科学   1873篇
药学   19388篇
  225篇
中国医学   14661篇
肿瘤学   11809篇
  2024年   763篇
  2023年   2605篇
  2022年   3203篇
  2021年   3971篇
  2020年   4263篇
  2019年   4772篇
  2018年   2337篇
  2017年   4103篇
  2016年   4563篇
  2015年   5200篇
  2014年   8220篇
  2013年   7885篇
  2012年   10165篇
  2011年   10720篇
  2010年   9701篇
  2009年   9288篇
  2008年   10475篇
  2007年   9254篇
  2006年   8196篇
  2005年   8454篇
  2004年   7044篇
  2003年   6181篇
  2002年   5131篇
  2001年   4662篇
  2000年   3578篇
  1999年   2855篇
  1998年   2383篇
  1997年   2168篇
  1996年   1965篇
  1995年   1612篇
  1994年   1322篇
  1993年   846篇
  1992年   772篇
  1991年   641篇
  1990年   538篇
  1989年   552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97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基于脑-机接口技术分析针刺治疗中相关刺激量和效应评价等相关问题,对针刺手法量学规范化研究作初步论述。提出基于脑-机接口的针刺手法量学研究特点包括数据量巨大、数据流稳健、客观量化和自由度分析高等。认为针灸临床视角下的脑-机接口数据获取重点包括了神经元网络整体联结性,特定脑区活动,针刺干预中机体耐受/痛阈波动,皮质不同板层神经元动力学改变等4方面。以针灸干预中风后康复的疗效评价为例,说明基于脑-机接口的针刺手法量学规范化的研究特点和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动态观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造模2周之内局部骨质结构影像学与组织学变化,分析股骨头骺上区、骺下区及小转子的变化有无一致性。〖HTH〗方法 45只普通级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15)与实验组(n=30),实验组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造模后第5、7、9、11、13 d分批行CT、MRI、Micro CT与组织学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及其在骺上区、骺下区与小转子等不同部位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常规CT及MRI检查股骨头形态、密度/信号等未见异常改变;Micro-CT见骺上区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步出现骨小梁变细、稀疏、部分断裂和骨小梁间距增宽,第9 d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骺下区及小转子的改变不明显。组织学检查见实验组随造模时间延长,骺上区脂肪细胞增大,骨小梁变稀疏,部分断裂,空骨陷窝增多,髓腔内可伴发出血;骺下区及小转子骨小梁清晰整齐,未见空骨陷窝及髓腔内出血。结论 早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局部骨质结构呈现逐步加重的疏松变化趋势,主要发生部位为骺上区。  相似文献   
993.
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生发展历经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深入探究肿瘤分子发病机制将有助于肿瘤早期诊断和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小核糖核酸(miRNA)是一种小片段的RNA,它通过抑制靶基因表达影响肿瘤的发展进程。本文以miRNA为中心,系统阐述miRNA参与肿瘤进程的分子机制,miRNA在肿瘤治疗以及循环miRNA在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前景;数据库在肿瘤相关分子机制研究及筛选肿瘤发展进程中miRNA调控关键基因的应用。希望通过本文与广大研究工作者共同努力推动肿瘤的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与CT灌注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形成的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4例,根据患者情况分为轻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或闭塞组。比较两组患者脑侧支循环、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的情况及脑侧支血流较好组与血流减少组的CT血管成像结果。结果重度狭窄或闭塞组韦利斯氏(Willis)环后循环与软脑膜吻合支开放率高于轻中度狭窄组(P<0.05);重度狭窄或闭塞组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小于轻中度狭窄组(P<0.05);血流较好组的MTT结果小于血流减少组(P<0.05),血流较好组的CBV、CBF、检出发病时间大于血流减少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形成的评价中,CT血管成像可以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可以对患者的脑侧支循环状态进行了解,有利于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八段锦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2例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把入选病例分为对照组(n=56)与观察组(n=56),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采取八段锦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2月后,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版)评估患儿行为表现,采用视听整合持续操作测试系统(IVA-CPT)评估患儿注意力、控制能力。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θ波频率低于治疗前(P<0.05),β波及SMR波频率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品行、学习、身心、多动指数、冲动及多动、焦虑等Conne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注意力商数、视觉注意、听觉注意、控制力商数、视觉控制力、听觉控制力等IVA-CP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有利于改善ADHD患儿脑电波频率及行为表现,提高其注意力及控制能力,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DCE-MRI)在小肝癌(SHC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临床疑似SHCC患者80例,均行常规MRI、DCE-MRI及多b值DWI检查,分别测量b值为20、60、100、400、600、800s/mm2时病灶的ADC值,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值对可疑SHCC的诊断价值。结果80例疑似SHCC患者,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SHCC 54例,非SHCC 26例。当b值取20、60、100s/mm2等时,SHCC与非SHCC的ADC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当b值取400、600、800s/mm2时,SHCC的ADC值明显小于非SHCC(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C值截断值≤1.26×10-3mm2/s时,诊断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91.1%,准确度为90.4%。DWI联合DCE-MRI诊断SHCC的特异度为88.46%,较单纯DCE-MRI(61.53%)明显提高,且敏感度仍保持在90%以上。结论多b值DWI对于可疑SHCC的诊断有重要作用,联合DCE-MRI有助于SHCC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97.
 大脑氧供取决于相对稳定和充足的脑血流,以此来维持正常的脑功能。在围术期进行脑血流监测可以防止缺血性或高灌注性脑损伤,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很多监测脑血流方法,各有优势以及局限性,尚无一种完美的监测手段。本文就目前围术期一些常用以及新出现的成人脑血流监测方法,结合其出现的时间、原理、临床应用进展以及相应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究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and T-lymphocyte attenuator, BTL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对Hel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炎症、鳞状上皮内病变及鳞癌组织中BTLA的表达;使用siRNA干扰Hela细胞内BTLA的表达,并通过CCK-8、Transwell、划痕实验检测其对Hela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BTLA在宫颈炎症、鳞状上皮内病变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P=0.000),且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呈正相关(P<0.05);siRNA成功抑制BTLA表达,CCK-8、Transwell及划痕实验显示,siRNA干扰组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 BTL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其高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靶向抑制BTLA显著下调Hela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BTLA有望成为宫颈鳞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究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化疗与靶向药物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8年12月期间安徽省胸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7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靶向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用榄香烯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预期生存时间、不良症状表现、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77.78%)高于对照组(52.78%);治疗组预期生存时间超过12个月占比80.55%,超过24个月占比47.22%,明显高于对照组(58.33%与22.22%)(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癌症状量表(Lung Cancer Symptom Scale,LCSS)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化疗与靶向药物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ORR,延长患者的生存时期,增加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率(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患者接受首次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Ⅰ~Ⅳ期初次接受一线化疗的NSCLC术后患者60例,患者年龄44~74岁。根据患者初次化疗后是否出现骨髓抑制分为2组,即发生骨髓抑制患者19例(31.67%)和未发生骨髓抑制患者41例(68.33%)。比较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相关影响因素的分布差异,分别分析影响患者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危险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探讨NLR、PLR、LMR对NSCLC术后初次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相关性。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R(OR=7.482,P=0.019)、NLR(OR=0.078,P=0.040)是NSCLC患者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而LMR(OR=0.214,P=0.114)与患者初次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LR、NLR是NSCLC术后患者初次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PLR的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