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62篇
  免费   3534篇
  国内免费   554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23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081篇
内科学   1491篇
皮肤病学   106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3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152篇
综合类   10584篇
预防医学   1154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2219篇
  20篇
中国医学   29601篇
肿瘤学   91篇
  2024年   420篇
  2023年   1501篇
  2022年   1385篇
  2021年   2066篇
  2020年   1780篇
  2019年   1694篇
  2018年   739篇
  2017年   1509篇
  2016年   1554篇
  2015年   1646篇
  2014年   2739篇
  2013年   2327篇
  2012年   2909篇
  2011年   3068篇
  2010年   2686篇
  2009年   2103篇
  2008年   2529篇
  2007年   2092篇
  2006年   1822篇
  2005年   1706篇
  2004年   1667篇
  2003年   1420篇
  2002年   1167篇
  2001年   938篇
  2000年   824篇
  1999年   668篇
  1998年   665篇
  1997年   542篇
  1996年   537篇
  1995年   465篇
  1994年   362篇
  1993年   301篇
  1992年   257篇
  1991年   265篇
  1990年   276篇
  1989年   274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目的:观察针刺、中药不同治疗方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2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各40例,三组的基础治疗与干预治疗相同,针刺组单独采用针刺治疗,中药组内服补肾化痰通络中药汤剂,针药结合组其针刺治疗同针刺组,内服补肾化痰通络中药汤剂同中药组,均以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后针药结合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中药组和针刺组(P0.05),中药组和针刺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且治疗后针药结合组T、BMI、FINS、IR低于针刺组及中药组,针药结合组LH、LH/FSH低于针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组的治疗作用相辅相成、协同增效,可从根本上协调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关系,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92.
<正>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具有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干燥性角膜炎、结膜炎、口腔干燥症,还可累及其他重要内脏器官如肺、肝、胰腺、肾脏及血液神经系统等出现复杂的临床表现[1],多发于女性,好发年龄30~60岁。本病尚无根治方法,西医主要为对症或使用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但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长期服用的不良反应明显。  相似文献   
993.
<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因免疫失调导致的血小板数量减少的常见出血性疾病。临床上多以皮肤黏膜出血及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但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特征。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多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脾脏切除为主,虽有一定疗效,却具有不同的不良反应以及对身体造成损伤,且疗效也易反复。本病属中医学血证、紫斑等范畴,对此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其与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对331例受试者进行调查,其中观察组159例,对照组172例。同时对观察组进行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的调查。结果:1两组体质构成不同(χ2=94.5,P0.05),观察组以气郁质为主,对照组以平和质为主;2观察组中医证型的频率从高到低排列为肝脾(胃)不和、脾胃(肠)湿热、寒热错杂、脾虚湿阻、脾肾阳虚和胃肠燥热;中医体质类型的频率从高到低排列为气郁质、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平和质、阴虚质、血瘀质及特禀质。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肠易激综合征以肝脾(胃)不和为主要证型,与气郁质有密切关系。肝脾功能失调是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肠易激综合征发生和发展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对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特点进行文献研究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至2013年有关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研究文献,采用频数分布、层次聚类的方法整理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的文献。结果:共有1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合并为24个证,统计分析表明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湿热困脾证较多。结论:经研究糖尿病前期主要证型为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湿热困脾证,脾虚湿湿证的相关指标较异常。  相似文献   
996.
《辽宁中医杂志》2015,(9):1661-1662
目的:以文献为依据,探讨艾滋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为临床正确、规范地辨证提供依据。方法:以电子检索为主,手工检索为辅,收集近20年来有关艾滋病临床辨证的相关文献,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其病位和病性证素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艾滋病病位证素居前3位的是:脾>肺>肾;病性证素居前三位的依次为:气虚(13.8%),阴虚(11.5%)和火热(10.7%)。结论:艾滋病的病位主要涉及脾、肺、肾;病性则与气虚、阴虚和热(火)相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为中医临床及证候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证候命名分类体系。方法:通过对"复合证候""单证"及"证候要素"三种证候命名分类体系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认为复合证候存在组合形式不规范,内容相互交错重叠,分型僵化,相应诊断标准数量庞大等缺点;而证候要素存在割裂证候、模糊证候特异性以及病性证素和病位证素难以分开等缺点;单证则存在难以反映靶病位与本病位差异性以及证候间联系与演变规律的缺点。结果:提出以单证为基础兼及复合证候和证候要素的证候命名新系统。结论:在中医临床研究和证候研究中采用以单证为基础兼顾复合证候和证候要素的证候分类新系统,可以综合三者的优缺点,使中医临床和证候研究既能更加灵活,又能保持规范性,而且还简便明晰。可以解决原有三种研究单位单独运用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998.
《辽宁中医杂志》2015,(10):1888-1890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中医的优势病种之一,近年来研究显示,中医能通过辨证分型给予针对性方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再配合中药灌肠及针灸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能很大程度改善病情,中医注重辨证论治,所以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辨证分型是中医治疗的关键。文章就近年来有关溃疡性结肠炎常见证型的中医分布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9.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059-2064
目的:基于循证医学,对痔术后中药外用规律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具有可靠循证医学证据的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药与高锰酸钾外用对痔术后伤口愈合疗效对比的系统评价及其GRADE证据质量,对纳入RCT用药进行药物使用频率、功效、性味、归经统计分析。结果:系统评价纳入RCT质量较差,GRADE证据质量均为极低。对最终纳入RCT中的28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共用药62种,用药269次,苦参、黄柏、五倍子、芒硝等用药频率较高;按药用功效共分为22类,以清热燥湿药使用最多;用药性味以苦、寒类药物最为常见;用药归经以归肝经最为常见。结论:本研究基于循证医学,通过对中药与高锰酸钾外用对痔术后伤口愈合疗效对比的系统评价中纳入RCT用药规律的分析,提示了清热燥湿法在治疗痔术后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00.
《辽宁中医杂志》2015,(6):1182-1184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同病类证"中医证候体系与MDS国际预后评分系统修订版(IPSSR)构成要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53例MDS患者外周血象、骨髓染色体、骨髓原始细胞、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铁蛋白(SF)、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研究MDS"同病类证"证候体系与IPSS-R上述构成要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外周血象:血细胞减少贯穿于MDS"同病类证"主证、类证、兼证的全过程,不同类证及兼证患者三系减少的系别及程度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2骨髓原始细胞:在MDS"同病类证"分层体系中,骨髓原始细胞是"毒邪内蕴"的定性指标。3骨髓染色体:正常核型与简单异常核型散见于模型体系的各中医证型中,未发现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但复杂核型则多见于兼证为热毒炽盛和毒瘀阻滞型病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β2-MG:证候体系中各证型均有分布,但毒蕴型明显高于正虚型(P<0.05)。5SF:证候体系中各证型均有分布,毒蕴型亦明显高于正虚型(P<0.05)。6LDH:毒蕴型明显高于正虚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S"同病类证"证候体系与IPSS-R构件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中医证候与外周血象和骨髓原始细胞关系密切,外周血细胞减少是"虚"的基础,骨髓原始细胞是"毒"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