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2篇
  免费   1588篇
  国内免费   34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267篇
口腔科学   73篇
临床医学   1183篇
内科学   61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1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2080篇
综合类   2339篇
预防医学   981篇
药学   1293篇
  11篇
中国医学   2391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77篇
  2022年   345篇
  2021年   410篇
  2020年   386篇
  2019年   383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650篇
  2013年   585篇
  2012年   724篇
  2011年   806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543篇
  2008年   636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542篇
  2005年   521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425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探讨续苓健骨颗粒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转录组机制。方法 选取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续苓健骨颗粒试验组及骨化三醇对照组。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及安全性指标。取6例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进行转录组测序,另选6例健康组作为对照,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行KEGG分析。结果 完成病例:试验组27例,对照组27例。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30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78 %(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腰脊刺痛、下肢痿软等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保持稳定或呈现上升趋势。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转录组测序:试验组治疗前、后有319个差异基因;试验组治疗前与健康组有598个差异基因,其中19个差异基因(包括FOSB、H4C2、RAMP3等)在治疗后其表达显著改变。KEGG分析结果表明,FOSB参与破骨细胞分化、IL-17信号通路。结论 续苓健骨颗粒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疗效优于骨化三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FOSB、RAMP3、H4C2基因及FOSB参与的破骨细胞分化、IL-17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索太白楤木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40 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仙灵骨葆胶囊组(0.3 g/kg)、太白楤木低剂量组(0.4 g/kg)和太白楤木高剂量组(0.8 g/kg),每组8 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进行去卵巢手术。术后灌胃给药12周,三点弯曲试验测定骨生物力学性能,Micro-CT检测骨密度和微结构,ELISA法检测血清骨代谢指标,HE染色观察胫骨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法测定骨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经过12周治疗,与模型组相比,太白楤木高剂量组显著增大最大载荷、刚度和最大应力(P<0.01),提高去卵巢大鼠骨密度(P<0.01),保护骨小梁微结构不被破坏,骨吸收标志物NTX-Ⅰ和TRAP水平降低(P<0.01),骨形成标志物BALP水平升高(P<0.01),Wnt3a、β-catenin和RUNX2蛋白表达量升高(P<0.01),p-β-catenin蛋白水平降低(P<0.01)。结论 太白楤木对去卵巢大鼠生物力学性能、骨密度和骨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太白楤木调节骨代谢可能和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尤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对其的防治已刻不容缓。近年来,随着对我国传统中医药的挖掘与探索,多项研究发现补肾中药杜仲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效果明显。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杜仲有效成分可以通过调节雌激素水平、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及护骨素的表达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分化综合作用,有效防治骨质疏松。而BMSCs作为成骨细胞的前体细胞,探索其分化机制对于指导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传统中药杜仲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相关信号通路作以综述,以期为OP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4.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技术研究济生肾气丸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查询并筛选出济生肾气丸全方共10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及有效靶点;检索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 (CTD)、Gene Cards、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三大疾病靶点数据库查询骨质疏松症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统计复方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并绘制Venn图。利用Cytoscape 3.6软件,绘制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网络图。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后获得的数据经Cytoscape的Cyto Hubba插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R-studio软件进行气泡图绘制。利用Cytoscape绘制核心靶点与KEGG通路的网络图。结果济生肾气丸中共得到63个活性成分,预测出211个相关靶点;经过三大数据库共检索出OP相关靶点3 126个;复方与疾病交集靶点132个。通过Cytoscape构建交集基因蛋白互作网络图与核心靶点-通路网络图,按照连接节点(degree)大小排列显示济生肾气丸主要通过作用于AKT1、MAPK1、IL6、MAPK8、JUN、VEGFA等靶基因及调控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OP的作用。结论济生肾气丸治疗OP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系统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调节骨代谢平衡、降低炎症反应等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索红景天甙联合碳酸钙对老年雌性大鼠骨量、骨代谢和氧化应激水平影响。方法将40只24月龄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OP组),红景天甙组(H组),碳酸钙组(Ca组)和红景天甙联合碳酸钙组(H+Ca组),而将10只3个月大鼠作为对照组(NC组)。观察各组大鼠腰椎和双侧股骨骨密度和骨矿物质水平的变化。测定各组大鼠骨代谢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变化。结果与OP组比较,H、Ca和H+Ca组大鼠腰椎骨密度,双侧股骨骨密度和骨矿物质水平显著升高;治疗12周,H、Ca和H+Ca组血清I型胶原C端肽(CTX-1)、骨钙素、碱性磷酸酶(ALP)、I型前胶原N端肽(PIN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均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2周,H、Ca和H+Ca组血清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其中H+Ca组上述指标变化最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红景天甙联合碳酸钙可显著提高老年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增加骨密度,降低骨代谢水平,减少骨矿物质流失,从而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绝经后女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相关性。方法研究人群包括100名绝经后妇女,对受试者进行腰椎双能X线扫描,通过脑三维磁共振血管造影来评估受试者基底动脉、中脑、颅内颈内动脉和颅内椎动脉的粥样硬化情况。T值-1被定义为低骨量。所有分析均通过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定位分层。结果 100名绝经后女性年龄范围为55~75岁。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中颅内后循环(PC)动脉和颅内前循环(AC)动脉患病率分别为64%和67%。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中AC与女性患者的低BMD相关。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中PC的女性血磷水平显著升高,而T值显著低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中无PC的女性,高脂血症和低BMD在PC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女性中更为常见,低BMD与PC中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相关。结论低BMD与女性亚临床颅内PC和AC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调查深圳市中老年女性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并探讨其相关性,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防治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于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坪山区中医院)参与调查的中老年女性212例[年龄50~84岁,平均(60. 1±7. 8)岁],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计算BMI,根据BMI分成体重过低组(6例)、正常体重组(112例)和超重组(94例),分别测量各组骨密度和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观察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体重过低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三组的OP患病率依次为:83. 3%、58. 0%和57. 4%,三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正常体重组的25羟维生素D与BMD、BMI均不存在相关关系(P0. 05),BMD与年龄的关系呈负相关,与身高、体重均呈正相关(P0. 05),但是与BMI之间则不存在相关性(P0. 05)。在超重组中,25羟维生素D与BMI呈负相关,BMD与年龄呈负相关,与身高呈正相关(P0. 05),但是与体重、BMI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BMI正常范围内,高体重是OP的保护因素,而超重时则不存在此关系。且超重对中老年女性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可产生负面影响。过重的体重可能不利于OP的防治,中老年女性应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98.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老年人,但在其他年龄段也有可能发病。脆性骨折好发部位多集中在髋关节、脊柱及腕关节。目前有多种现成的及有效的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如双膦酸盐、降钙素等。但由于医师及患者对骨质疏松知识不够熟悉、患者过度担心药物不良反应、抗骨质疏松药价格过高等因素的影响,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率与依从性仍较低,这导致了骨密度增加减慢,骨折发生率增加,很大程度的加重了临床和经济负担。因此,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药物治疗率及依从性变得至关重要,早期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和长期坚持服药可以缓解骨量流失甚至提升骨量,显著降低患者骨折风险。本文主要回顾综述了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率及依从性现状,影响药物治疗率和依从性的原因,以及提出改善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率和依从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尿蛋白/肌酐的比值的相关性。方法评估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2型糖尿病绝经后妇女的情况。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和生化指标并分析相关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20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质疏松和骨质减少的患病率分别为34. 2%(41例)和33. 3%(40例)。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年龄、体质量指数、CCr和腰椎骨密度之间显著相关(P0. 05);而股骨骨密度仅与年龄具有密切相关(P0. 05)。进一步研究发现与非蛋白尿患者相比,微量蛋白尿和大量蛋白尿[尿蛋白-肌酐比(UACR)≥30]的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本研究表明较高的UACR水平可能和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风险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100.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病发往往悄无声息,多数患者并发骨折后才能发觉。随着中医药近几十年的发展,有关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临床研究日趋丰富,为中医药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提供了有力证据,在内治法和外治法两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中医外治法[1]具有见效快,副反应小等特点,且历史悠久,使用方便。本文所讨论的穴位敷贴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类型,随着穴位贴敷运用的发展,目前在临床上出现了各种制剂,如透皮吸收贴剂、透皮控释制剂等,其药物有效成分吸收率更高,疗效更佳,广泛运用于内科疾病如哮喘、便秘和失眠等,在防治骨质疏松方面同样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在临床上得不到较高的重视,临床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文参考近5年文献从中医理论出发对穴位敷贴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选穴和临床运用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旨在方便为各位学者提供穴位敷贴防治方法的最新研究状况,提升对穴位敷贴法的认识,使之在临床上得到更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