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3篇
  免费   2002篇
  国内免费   694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99篇
基础医学   369篇
口腔科学   186篇
临床医学   1545篇
内科学   995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01篇
特种医学   3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381篇
综合类   2498篇
预防医学   10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44篇
  15篇
中国医学   990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262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434篇
  2019年   470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378篇
  2016年   401篇
  2015年   453篇
  2014年   624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672篇
  2011年   741篇
  2010年   528篇
  2009年   573篇
  2008年   586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449篇
  2005年   515篇
  2004年   490篇
  2003年   421篇
  2002年   395篇
  2001年   357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关艳彩 《黑龙江医学》2021,45(4):387-389
目的:探究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1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干预,并开展运动功能锻炼,根据运动锻炼实施天数分为对照组(29例,6个月内总锻炼天数<120 d)和观察组(32例,6个月内总锻炼天数≥120 d),比较两组运动锻炼情况、骨折愈合效果及骨密度.结果:观察组6个月内平均每天室内及室外运动时间高于对照组,完成项目高于对照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7、3.597、3.474、3.030,P=0.001、0.001、0.001、0.004);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5,P=0.041).结论:运动锻炼对促进骨折愈合、提升骨密度均可产生积极作用,值得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中推广应用,但需患者长期坚持才能起到更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92.
何乐为  李杰生  刘怀忠 《黑龙江医学》2021,45(17):1871-1873
目的:探究定量CT(QCT)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血尿酸(SUA)与腰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此文随机取体检者80例为观察对象,均于2019年1月—2020年4月期间入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接受腰椎QCT,以QCT对体检者进行腰椎BMD测量,根据骨质疏松的QCT诊断标准将体检者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正常骨量组,分析不同性别人群血尿酸水平与腰椎BMD的相关性.结果:腰椎BMD水平:男性群体中,高尿酸组略高于正常血尿酸组,差异不明显(P>0.05);女性群体中,高尿酸组较正常血尿酸组第,差异明显(P<0.01).血尿酸与骨量关系:男性群体中,血尿酸水平随着骨量的减少而上升,其血尿酸水平按正常骨量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的顺序逐渐升高,差异不明显(P>0.05);女性群体中,血尿酸水平随骨量减少而上升,其血尿酸水平按正常骨量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的顺序逐渐升高,差异明显(P<0.01).相关性分析:男性群体中,腰椎BMD与血尿酸水平相关性不明显(P>0.05),与年龄为负相关关系(P<0.01);女性群体中,腰椎BMD与血尿酸水平、年龄均为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女性群体血尿酸水平与腰椎BMD为负相关关系,血尿酸升高会导致腰椎BMD降低.在男性群体中,尚未发现血尿酸水平与其腰椎BMD的关系,这可能与此次研究所纳入的样本数量较少有关,对于男性群体血尿酸水平与腰椎BMD的关系仍需纳入大量样本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椎体骨密度及骨代谢标志物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 PVP)后预测椎体再骨折发生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0例,其中术后12个月相邻椎体再骨折23例(经影像学证实),根据相邻椎体是否再次骨折分为骨折组和未骨折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并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6、12个月病椎相邻椎体和髋部骨密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terminal middle molecular fragment of osteocalcin, N-MID)和25羟维生素D[25 hydroxyvitamin D, 25(OH)D]检测。结果未骨折组强化椎体的相邻椎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在术后6、12个月降低(P=0.000),组内两两比较术前至术后12个月BMD持续降低,降低率分别为7.80%和18.50%(P=0.000);术后6、12个月再骨折组髋部BMD低于未骨折组(P<0.001,P=0.000);再骨折组血清N-MID和25(OH)D浓度均低于未骨折组(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再骨折的发生与血清N-MID浓度呈负相关(P=0.033),与25(OH)D的浓度呈负相关(P=0.031)。结论PVP术后相邻椎体和髋部BMD、N-MID、25(OH)D降低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容易发生相邻椎体的再骨折。  相似文献   
94.
孙中伟 《当代医学》2021,27(16):162-164
目的 探究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均实施手法复位固定术,对照组外固定材料选用石膏,观察组外固定材料选用小夹板.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骨密度值、骨代谢[骨型碱性磷酸酶(BL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腕关节功能[Garland-Wer-ley评分]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0.56±2.15)周,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62±3.20)周(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骨密度及B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RAP5b水平及GW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预后较好,促进骨密度改善及骨组织代谢,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胸椎CT值评估2型糖尿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运用。方法:随机选取50例55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50例55岁以上非糖尿病患者受试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肝肾功能及血糖等生化指标、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定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T值与CT值、DXA诊断骨质疏松阳性率与CT值低于正常率。结果:两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升高例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例数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1)。DXA测定下研究组BMD的T值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CT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1)。对照组DXA诊断骨质疏松阳性率22.0%、研究组48.0%,对照组CT值低于正常率为36.0%、研究组74.0%,组间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胸椎CT值与DXA检查成正相关,有利于尽早发现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病情。  相似文献   
96.
吴明月 《安徽医药》2006,10(8):592-594
目的探讨颌骨骨代谢的全身背景。方法随机抽取不同年龄健康人群的全景片,采用光密度分析软件对下颌体部标定区域内的光密度进行测定,按配对对照设计原则分析不同年龄男女两组健康人群颌骨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下颌骨骨密度随年龄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一定年龄段存在性别差异。结论下颌骨骨密度的测量可以反映全身骨密度情况。  相似文献   
97.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可能会造成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下降和骨质疏松,而抗精神病药引起泌乳素升高很可能是引起骨密度下降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围绕近年有关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影响及其发生机制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8.
张毅  曾平 《疾病监测》2004,19(7):270-273
绝经后骨质疏松是严重危害老年妇女健康的疾病,是骨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人群调查结果表明,骨量在人体不同部位的分布以及随年龄丢失率并不相同,而不同部位骨折的发生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影响也各有差异。因此,了解绝经后妇女骨折易发部位髋部及腰椎骨密度变化和骨质疏松发生特点,以及髋部和腰椎骨质疏松的发生是否具有一致性,对骨质疏松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
蛇床子素与金雀异黄酮对大鼠峰值骨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蛇床子素(Osthole,OST)与金雀异黄酮(Genistein,GEN)对大鼠峰值骨密度与骨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36只1月龄SD雌性大鼠(125±3)g分为3组:对照组(CON,等体积蒸馏水,n=12),蛇床子素组(OST,9mg·kg^-1d^-1i.g.,n=12),金雀异黄酮组(GEN,10mg·kg^-1d^-1i.g.;n=12)。每周监测体重,每月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EXA)检测全身骨密度。3个月后处死所有动物,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0C)和抗酒石酸性磷酸酶5b(Tartaficacid phosphatase 5b,TRACP 5b)含量,用DEXA测定股骨骨密度,用μCT分析股骨组织微结构,树脂包埋不脱钙骨组织切片技术做胫骨骨形态分析,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股骨生物力学,称量心、肝、胃、肾、肾上腺和子宫湿重,计算器官指数,并做常规病理学检测。结果:大鼠的体重、器官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观察未见异常发生;第1、2个月全身骨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第3个月后OST组全身骨密度显著高于CON组、GEN组,上述3组中股骨骨密度与全身骨密度的变化呈相同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OST组、GEN组血清OC水平升高,而与CON组、GEN组相比,0ST组的TRACP5b含量下降(P〈0.05);OST组的骨体积百分率、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数量均高于CON组,但骨小梁分离度和模型系数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OST组与GEN组的上述指标虽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但平均值OST组高于GEN组;OST组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数量均高于CON组、GEN组,但骨小梁分离度低于CON组、GEN组;OST组股骨最大载荷、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均明显高于CON组(P〈0.05),OST组与GEN组虽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但平均值OST组高于GEN组。结论:口服蛇床子素能有效提高大鼠峰值骨量,从而?  相似文献   
100.
申浩  谢雁鸣 《中国骨伤》2014,27(3):261-265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具破坏性的结局,多个相互作用的危险因素对其发生有一定的影响。人在40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机能开始逐渐衰退,开始出现如腰酸、背痛、下肢抽筋、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与肾虚、肝虚、脾虚、血瘀等中医证候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而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对骨折的发生有一定的早期提示作用。现有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工具多是基于现代医学危险因素开发而成,缺乏骨质疏松性骨折证候学方面的研究内容,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如果在预测工具中融入中医证候的相关研究内容,建立符合我国人口学特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模型,必将有助于提高风险评估工具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的风险评估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