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43篇
基础医学   61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99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71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以下简称慢重肝)患者外周血各亚群淋巴细胞绝对值的特点.方法:慢重肝患者61例,乙肝引起的肝硬化26例,慢性乙型肝炎21例,健康志愿者1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自外周血淋巴细胞CD3 、CD4 、CD8 、NK细胞(CD3-/CD16 /CD56 )、NKT细胞(CD3 /CD16 CD56 )等亚群表达百分比,计算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乙肝引起的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相比,慢重肝患者CD3 、CD4 及CD8 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存活者相比,慢重肝死亡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 、CD4 、CD8 、NK细胞、NKT细胞绝对值均有一种降低的趋势但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慢重肝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其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2.
胰腺癌等肿瘤的免疫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93.
目的 :通过分析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 ,找出危险因素以指导此合并症的预防。方法 :胃溃疡 (GU)40例 (其中出血亚群21例 ,无出血亚群19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70例 (其中出血亚群38例 ,无出血亚群32例 )共110例 ,对其13个临床特征及内镜所见变量 ,按统一表格逐一进行询问与记录。GU及DU各自的出血亚群与无出血亚群各个变量间的差异用x2检验 ,求其优势比 (O.R.)及其95%可信限。结果 :年龄55岁以上、吸烟、饮酒及溃疡直径≥1cm的胃溃疡出血危险性显著增加 (P<0.05) ;年龄24岁以下 ,病程3年以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危险性显著升高 (P<0.05)。结论 :首症年龄、吸烟、饮酒及溃疡直径是GU出血的危险因素 ;年龄、病程是DU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4.
前S1蛋白检测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外衣壳蛋白包括S蛋白、前S1蛋白(Pre—S1)和前S2蛋白,近年来研究资料显示,Pre—S1蛋白含有肝细胞膜受体,与病毒侵入肝细胞以及复制关系密切。血清中丙氨酸转移酶(ALT)在肝炎急性期升高明显,是判断肝脏损害程度的主要指标。我们对HBV感染者的Pre—S1、HBV—DNA和“二对半”指标阳性不同情况分组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探讨Pre—S1的检测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
CIK治疗肝硬化患者抗病毒疗效及对淋巴细胞和DC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治疗对于慢性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患者淋巴细胞和树突细胞的影响以及其抗病毒疗效.方法: 33例肝硬化患者给予CIK细胞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mDC以及pDC的数量、病毒学标志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CIK治疗后, 12例患者HBVDNA阴转,总有效率达51.5%.14例HBeAg阳性患者中有10例阴转, 5例患者出现HBeAb转换.在治疗无效病例仅CD8 T淋巴细胞、NKT细胞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而有效病例则表现出CD3 、 CD4 、 CD8 T淋巴细胞以及NKT细胞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有效病例mDC、 pDC的数量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结论:CIK细胞治疗对于慢性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患者有一定的抗病毒疗效.其可诱导体内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增高.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观察表达人野生型p53,GM-CSF和B7-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BB-102)提高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BEL-7402,HLE和HuH-7 3株肝癌细胞被50 MOI的BB-102转染后,Western blot检测p53基因的表达,MTT方法检测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当MOI为50 pfu/细胞时,腺病毒载体对3株肝癌细胞的转染效率均达到80%以上。转染BB-102后,HLE和HuH-7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分别提高11倍和28倍,对丝裂霉素-C的敏感性分别提高3.75倍和20倍。而BB-102的转染对BEL-7402细胞的化疗敏感性没有影响。结论: BB-102腺病毒载体转染后能显著提高p53基因突变的HLE和HuH-7细胞对顺铂和丝裂霉素-C的敏感性,因而增强顺铂和丝裂霉素-C对HLE和HuH-7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调查中国汉族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相关的CCR5Δ32、CCR2-641和SDF1-3‘A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和多态性的特点。方法:以1251例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PCR、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和DNA直接测序等方法进行检测,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汉族人群中存在CCR5Δ32等位基因突变(均为杂合子基因型),突变频率为1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调查中国汉族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HIV 1)感染相关的CCR5△ 32、CCR2 6 4I和SDF1 3’A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和多态性的特点。方法 以 12 5 1例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 ,应用PCR、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和DNA直接测序等方法进行检测 ,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中国汉族人群中存在CCR5△ 32等位基因突变 (均为杂合子基因型 ) ,突变频率为 0 .0 0 119,和西欧及美国白人相比 ,中国人群中CCR5△ 32基因突变频率极低 ,而CCR2 6 4I和SDF1 3’A基因突变频率相对较高 ,分别为 0 .2 0 0 2 3和 0 .2 872 3。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的CCR5△ 32、CCR2 6 4I和SDF1 3’A等位基因的突变和多态性特点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CCR5△ 32突变率低 ,中国汉族人群对性接触传播的HIV 1病毒 (R5 )株可能有较大的遗传易感性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通过对人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协同受体(如CCR5、CXCR4、CCR2、CCR3和CXCR4的天然配基SDF1等)的基因多态性分析,发现CCR5-△32等位基因型的个体对M-tropic病毒株感染有天然的抵抗力;CCR5-△32和CCR2-64I等位基因型分别对艾滋病(AIDS)的发病进程有显著的延缓作用,SDF1-3′A等位基因型也直接影响到AIDS的预后。因此,协同受体的发现使HIV-1感染和AIDS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重大的突破。尤其是通过揭示CCR5、CCR2和SDF1等基因多态性与HIV-1感染的相互关系及特点,对AIDS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核酶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迄今已经发现了6种核酶,即一类和二类内含子、RNase P核酶、丁型肝炎核酶、发夹状核酶、VS核酶及锤头状核酶。因此,有力地促进了核酶的应用,特别是在病毒性传染病、肿瘤等重要疾病的防治中核酶显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核酶抗病毒性传染病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