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1后Pilon骨折的概述后Pilon骨折这一概念最初是由Hansen[1]提出,指胫骨远端受到压缩暴力合并或不合并旋转暴力时导致的关节内骨折。关于后Pilon骨折的分型,目前还没有一种分型可以归纳后Pilon骨折的所有特点,如骨块的数量、骨折块的大小、骨折线的走形及延伸范围等,已经达成共识的部分是后Pilon骨折的骨折线累及整个后踝冠状面[2-6]。后Pilon骨折往往在胫骨后方形成后外侧和后内侧两大骨折块[7]。Klammer等[8]为指导入路及固定方案,将后Pilon骨折分为3种类型:Ⅰ型骨块为一块,为后内侧骨折块;Ⅱ型骨块为二块,分别为后内侧和后外侧骨块;Ⅲ型骨折线延伸至内踝,前内侧存在骨块。俞光荣等[9]分析了后Pilon骨折的CT横断面影像学差异,将后Pilon骨折分为三型:1型为后外侧斜型;2型为骨折线延伸至内踝,存在后外侧骨块;3型为骨折线延伸至内踝,骨折块分为后内和后外侧两部分。 Wang等[10]据内踝后侧骨块的骨折范围将其分为两型:Ⅰ型骨折线位于下胫腓联合以上,骨块分为后外侧和后内侧两块,后内侧骨块累及内踝后丘,后内侧骨块与内踝前丘骨折不相连。Ⅱ型骨折线位于下胫腓联合水平,后内侧骨块累及内踝前丘,后内侧骨块与内踝前丘骨折相连,同时伴有胫骨远端后内侧关节面的压缩以及嵌插的骨软骨。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总结和评价采用跗骨窦有限切口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技术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共微创治疗1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龄24~56岁,平均40.3岁.术前常规摄片、CT扫描确定骨折类型和关节面受累情况.于伤后平均4 d(3~6 d)行经跗骨窦有限切口切开复位结合锁定板及经皮螺钉固定.术后患者定期复查X线片,测量B(o)hler角和Gissane角,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综合评估治疗效果,同时记录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13例患者术后获12 ~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获随访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X线片显示平均术后10周(8~12周)骨折获愈合.末次随访时B(o)hler角从术前平均13.4°±3 4°改善至26.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81,P<0.001);Gissane角从术前平均88.1°±7.6°善至116.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34,P<0.001).末次随访时13例患者平均疼痛VAS评分为(1.5±1.7)分,平均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84.2±5.9)分,平均SF-36评分为(79.5±8.1)分.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结论 经跗骨窦有限切口切开复位锁定板微创内固定治疗相对简单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在获得关节面直接复位及稳定固定的同时,还可避免和减少软组织并发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技术.  相似文献   
94.
Pilon骨折是累及负重关节面与干骺端的胫骨远端骨折,约占下肢骨折的1%。1911年法国放射学家Destotti首先提出“tibialpilon”一词,他把胫骨远端干骺端的形状描述为药剂师的杵棒(Pilon)。Pilon骨折常见的原因是高处坠落伤及车祸骤停形成的高能量轴向压缩暴力和滑冰及绊倒前摔等形成的低能量旋转剪切力造成的。干骺端不同程度的压缩、粉碎性骨折,其高度的不稳定、关节软骨的原发性损伤及软组织的损伤是Pilon骨折的特征。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病残率高,是具有挑战的骨科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95.
急性跟腱断裂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及临床体格检查。循证医学研究表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最终临床疗效相当,但保守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而手术治疗患者功能恢复较快,跟腱再断裂发生率较低,患者满意度更高,因此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个人要求确定治疗方案。传统使用长腿石膏屈膝位固定治疗跟腱断裂缺乏理论依据,踝关节跖屈20°~30°短腿石膏托固定可安全地用于治疗跟腱断裂,且可避免影响膝关节功能;使用功能性支具早期康复锻炼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微创手术治疗跟腱断裂具有一定优势及前景,但对专业运动员缺乏相关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应用逆行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合并胫距、距下关节严重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应用逆行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合并胫距、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17例,术后疗效评估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结果 14例术后获得随访,时间6~23个月,平均14.6个月.12例(86%)功能在术后平均11.6周(8~19周)达到骨性愈合,2例(14%)出现延迟愈合(17~19周),其中早期手术的2例(12%)诉足跟进针点疼痛;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从术前的47分(43~55分)提高到术后的75分(69~86分).结论 逆行髓内钉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是临床治疗踝关节和距下关节严重创伤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有效缓解踝与后足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7.
23例非外伤性胸锁关节肿痛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了解胸锁关节部位非外伤性肿痛患者的病因及特点。[方法]对23例非外伤性胸锁关节肿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诱因、病程、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结果]本组中女性患者占19例,左右侧无明显差别;17例胸锁关节骨性关节炎,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肿瘤,1例自发性半脱位。[结论]非外伤性胸锁关节部位肿痛多发生于女性,病因以胸锁关节骨性关节炎为多,仍有少数恶性疾病,建议常规CT检查。  相似文献   
98.
Pilon骨折治疗难点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施忠民 《国际骨科学杂志》2009,30(6):399-399,401
2009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3届中国国际骨科学术会议上,来自德国的国际知名创伤骨科专家Dietmar Pennig教授就Pilon骨折的治疗难点和对策做了专题报告。高能量损伤所引起Pilon骨折的致残率和术后并发症率都比较高,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Pennig教授阐述了利用有限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牵引技术治疗此类骨折的经验,引起与会同道们的浓厚兴趣。笔者有幸为他翻译,特将其报告内容加以整理,供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99.
局部载体抗生素治疗四肢创伤后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局部载体抗生素治疗四肢创伤后感染的疗效。方法26例四肢创伤后感染患者采用局部彻底清创后植入抗生素载体。无明显骨缺损者选用庆大霉素珠链,有骨缺损者采用妥布霉素硫酸钙颗粒;去除内固定后骨折不稳定者改用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有软组织缺损者予皮瓣转移修复。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0.82±9.76)个月。创口一期愈合,无分泌物流出,肢体红肿、热痛等症状消失。术后4w骨折周围有不同程度的新骨痂生成,术后12个月除1例肱骨骨折、1例胫骨骨折、1例尺骨骨折不愈合外,余骨折均愈合,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3例骨折不愈合者予自体髂骨植骨术,其中2例骨折已愈合,1例骨折正在愈合中。结论清创加局部栽体抗生素的应用能够有效治疗四肢创伤后感染。  相似文献   
100.
患者,男性,30岁.去年2月因左肱骨上端病理性骨折入我院行病灶刮除+自体右髂骨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单纯性骨囊肿,术后恢复良好。此次为门诊复查,X线摄片意外发现左肱骨下端骨肿瘤,于2007年02月07日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