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0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148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09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484篇
内科学   267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1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325篇
综合类   902篇
预防医学   260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606篇
  1篇
中国医学   422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8 毫秒
91.
姜黄素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的相关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姜黄素诱导肝星状细胞HSC-T6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于HSC-T6,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HSC凋亡,以SABC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HSC凋亡中相关基因Fas、P53、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20、30、40μmol/L姜黄素作用HSC-T6 24 h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明显的DNA梯度带;流式细胞术检测到HSC凋亡,各组凋亡指数分别为(11.61±2.79)%、(52.03±4.38)%和(87.11±12.62)%,与对照组的(3.81±0.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0μmol/L姜黄素作用HSC-T6 24 h后,凋亡相关蛋白Fas、P53、Bcl-2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87.40±2.84)%、(43.14±7.33)%和(28.73±5.91)%,与对照组的(33.12±3.13)%、(20.61±7.22)%和(95.41±3.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上调凋亡相关基因Fas、P53表达,下调Bcl-2表达等机制而发挥诱导HSC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EPC)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分化和增殖能力。大量动物实验和初步临床研究均显示,EPC在治疗缺血性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文章对EPC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缺血性卒中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3.
目的: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在高原地区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本组40例,年龄1.5~44(22.5±14.2)岁,PDA最窄处内径5~14(9.3±3.3)mm,均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结果:19例成功,1例严重阻塞性肺动脉高压不适宜封堵。术后即刻降主动脉造影显示35例封堵完全无残余分流,4例少量残余分流。1例术后1h封堵器脱落入右肺动脉,第3小时急诊外科手术关闭PDA并取出封堵器。24 h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封堵36例患者均无分流,随访2个月~1年半,无一例分流。结论:高原地区PDA发病率高,并发肺动脉高压早且多,巨大PDA(内径>0.8 cm)比率高,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是高原地区一种适应性强、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4.
目的 RNA原位杂交法观察弓形虫速殖子黏附和侵入小肠黏膜的部位及时间。 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4只)每鼠灌胃感染2×104个弓形虫速殖子(悬于0.2 ml PBS),对照组(6只)给予等量PBS。分别于感染后15 min、30 min、1 h、2 h、4 h和8 h各处死实验组小鼠4只和对照组小鼠1只,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标本制备石蜡切片,并作RNA原位杂交。光学显微镜观察原位杂交切片,随机选取50个视野,计数所有观察视野内的虫体总数并计算平均数。 结果 侵入的弓形虫速殖子可位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的纹状缘、吸收细胞胞浆内或相邻吸收细胞间及固有层内。感染后15 min,黏附于空肠的速殖子数量(4.93±3.949)显著高于回肠(3.78±3.102) (P<0.05);侵入空肠的速殖子数量(4.92±4.164)显著高于十二指肠(4.10±3.532)和回肠(3.68±3.301) (P<0.05)。随着感染后时间的延长,黏附于各肠段的速殖子数量逐渐减少,而侵入的数量逐渐増多。与感染后15 min相比,感染后8 h,黏附于十二指肠(2.32±3.039)、空肠(3.15±3.241)和回肠黏膜(2.59±3.028)的速殖子数量均显著减少(P<0.05),而侵入十二指肠(8.92±8.955)、空肠(9.11±6.667)和回肠黏膜(9.15±10.192)的速殖子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 结论 弓形虫速殖子对其所黏附的小肠上皮细胞无严格的选择性,但其侵入小肠的部位具有选择性,空肠为速殖子侵入的易感部位。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量化评价新生儿脑损伤不同部位杨氏模量值的变化,以提高新生儿脑损伤诊断的准确性。 资料与方法 选择在我院超声科行颅脑超声检查的新生儿134例,按照胎龄分为早产儿38例(<37周)、足月儿96例(≥37周)两组。根据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诊断标准,又将足月儿分为正常组和HIE组,根据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超声诊断标准,将早产儿分为正常组和脑白质损伤组。对新生儿的顶叶、丘脑以及小脑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并测出相对应杨氏模量值,来比较新生儿脑损伤不同部位的杨氏模量值是否有差别。 结果 1.顶叶、丘脑、小脑的图像采集成功率分别为89.56%、90.30%、78.36%;2.足月正常组丘脑及小脑的杨氏模量值大于足月HIE组(P均<0.05); 3.早产正常组顶叶及小脑的杨氏模量值大于早产脑白质损伤组(P均<0.05); 结论 SWE可以定量评价大脑、丘脑和小脑硬度,为新生儿脑损伤提供诊断依据。 】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量化评价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颅脑超声检查的134例新生儿分为早产儿组(38例,胎龄<37周)和足月儿组(96例,胎龄≥37周),根据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诊断标准将96例足月儿分为足月正常组42例和足月HIE组54例,根据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超声诊断标准将38例早产儿分为无脑白质损伤组20例和脑白质损伤组18例。应用SWE测量新生儿顶叶、丘脑及小脑的杨氏模量值,比较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新生儿脑损伤不同部位杨氏模量值间的差异。结果足月正常组丘脑及小脑的杨氏模量值均大于足月HIE组(均P<0.05);无脑白质损伤组顶叶及小脑的杨氏模量值均大于脑白质损伤组(均P<0.05);结论 SWE可以定量评价新生儿大脑、丘脑和小脑硬度,为临床诊断脑损伤提供依据,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目的:比较平行与层叠铸造分瓣桩核冠修复牙冠大部分缺损的恒磨牙,并观察比较两种桩核冠临床修复的效果。方法:对52颗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大面积缺损的磨牙,均采用铸造分瓣桩核冠,其中27颗采用平行分瓣桩核冠修复,25颗采用层叠分瓣桩核冠修复,随访3年。结果:平行分瓣桩核冠修复与层叠分瓣桩核冠修复方法的成功率依次是96.3%和92.0%,两组之间经χ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平行分瓣桩核冠和层叠分瓣桩核冠修复牙冠大部分缺损的磨牙,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中晚孕期胎儿静脉导管分流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及研究妊高症患者胎儿静脉导管分流率的变化.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229例14~41孕周正常胎儿的静脉导管及脐静脉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正常值,并建立孕周与各项检测指标的直线相关方程.对229例正常胎儿、19例为母体患轻中度妊高症胎儿、16例为母体患重度妊高症胎儿,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值进行标准正态分布(Z-scores)转换并进一步比较.结果 (1)静脉导管内径( DDv)、静脉导管血流量(QDV)、脐静脉血流量(Quv)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P<0.01),静脉导管分流率随孕周的增加而减低(P<0.01).(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提示QuV对分流率的贡献最大.(3)随着孕妇妊高症严重程度的增加,胎儿Quv逐渐降低(P<0.01),QDv及静脉导管分流率逐渐增加(P<0.01),其中以静脉导管分流率增加较为显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静脉导管分流率可成为检测妊高症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9.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he combination of gynecologic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GI-RADS) ultrasonographic stratification and 3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3D-CEUS) in identifying malignant lesions from benign ovarian masses. Methods Both of 2D ultrasound (2D-US) and 3D-CEUS were performed on 102 patients with ovarian masses. The perfusion characteristics of ovarian masses were observed with 3D-CEUS,and the 2D-US features of ovarian masse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GI-RADS. Simple an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independent risk predictors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ovarian could be confirmed. In addition, ROC curves were drawn.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GI-RADS combined with 3D-CEUS scoring system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only GI-RADS. Results Simple an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ere were 8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malignant masses, including large papillary projections (≥ 7 mm), separated or wall thickness ≥ 3 mm, central blood flow, the proportion of solid part ≥ 50%, combination of ascites, high level enhancement, uneven distribution of contrast media in enhanced solid part and the vascular with characteristics as dense, tortuous and anfractuous. When using 4 points as the cut-off,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of GI-RADS combined with 3D-CEUS scoring system in identifying malignant ovarian masses was 0.969, higher than that of only GI-RADS (0.839; Z=1.64, P=0.029). Furthermore, the scoring system showed higher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accuracy (all P<0.001).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GI-RADS with 3D-CEUS can be more effective to distinguish malignant lesions from benign ovarian masses.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在良恶性肿瘤检测与特征提取基础上的分类对于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超声检查发现肿瘤且经过病理学证实的617例患者影像资料,采用手工提取的方式得到乳腺超声图像的感兴趣区域及病灶轮廓,再利用方向梯度直方图(HOG)、局部二值模式(LBP)和灰度共生矩阵(GLCM)3个特征进行乳腺肿瘤的良恶性病变真假阳性检测;最后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别分析每个特征对于两类病变判别的诊断性能和应用所有特征集合的分类诊断性能。结果:多特征融合方法的各项诊断效能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均优于单特征LBP、HOG、GLCM(P值均<0.05)。与人工诊断相比,多特征融合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但特异度显著升高达98.57%(Z值=2.25, P<0.05),同时AUC值为0.985,显著优于人工诊断的0.910(Z值=1.99, 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系统乳腺超声肿瘤良恶性检测的算法是有效的,能够对乳腺癌鉴别诊断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