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1 毫秒
91.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中应用胸腺肽的近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化疗中应用胸腺肽的近期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进行术后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化疗应用胸腺肽组126例.对照组71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常规的改变和化疗中恶心、呕吐症状的控制率。结果:胸腺肽组白细胞下降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的控制率明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化疗过程中应用胸腺肽可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92.
肺癌中细胞黏附分子-1和L-选择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细胞黏附分子-1(ICAM-1)和L-选择素水平,探讨其与肺癌发展、转移、治疗、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肺癌组织ICAM-1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8例肺癌患者、18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血ICAM-1和L-选择素的浓度。结果:(1)Ⅲ+IV期肺癌组织和有淋巴结转移者ICAM-1表达分别显著高于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者,腺癌组织中ICAM-1表达显著高于鳞癌。(2)肺癌和肺良性病变患者血中ICAM-1和L-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肺癌与肺良性病变患者ICAM-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L-选择素差异无显著性。Ⅲ+Ⅳ期显著高于Ⅰ+Ⅱ期,有转移者与无转移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组织ICAM-1与肺癌的发展和转移有关.检测血ICAM-1和L-选择素含量可以作为肺癌术前诊断及术后效果评估指标之-。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NM)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临床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6~2009年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诊治的8例DN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例;中位年龄49.5(21~98)岁。依据患者临床表现,颈、胸部CT扫描特征和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确诊。其中牙源性感染6例,合并糖尿病6例。治疗方法包括积极抗感染和手术切开引流等。本组患者仅行颈部切开、引流术2例,开胸手术5例,胸腔镜手术1例。结果痊愈6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心功能衰竭,1例死于颈部血管破裂出血。细菌培养混合感染者6例,其中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者4例。手术时间平均75.6 min,术中平均引流脓液量318.7 ml,平均住院时间18 d。6例生存患者随访6个月,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颈、胸部CT检查和分泌物细菌培养是确诊DNM的有效方法。早期、足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根据CT分型采取个体化的切开引流,有效处理糖尿病等合并症和支持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Sandwich和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诊断学教学中应用与实践效果。方法选择90名2013年进入诊断学学习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Sandwich组,30人),对照组(PBL组,30人)和空白对照组(传统教学组,30人)。利用问卷调查及考试成绩评价分析教学效果。结果问卷调查显示,超过90%的学生认为Sandwich教学法效果优于其他教学法,Sandwich教学法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效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表达、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并且使学生学会分享。实验组考试成绩优于其他组(P<0.05)。结论 Sandwich教学法在诊断学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构建携带鼠MHC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MHC classⅡmolecule transactivator,CⅡTA)反义RNA的腺病毒载体,观察腺病毒介导该基因对小鼠异位气管移植慢性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鼠CⅡTA mRNA为模板的反义片段,构建可表达反义片段的腺病毒载体(AdEasy-1系统),经HEK293细胞包装产生含反义片段重组腺病毒Ad-asCⅡTA,扩增、纯化。建立小鼠异位气管移植模型,用包装后的腺病毒注射并感染移植体周围,观察其对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成功包装出含CⅡTA反义基因的重组腺病毒;重组腺病毒可感染气管移植体,Ad-asCⅡTA感染组移植气管组织炎症反应和纤毛上皮变性坏死等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重组腺病毒表达的小鼠反义CⅡTA基因能通过对MHCⅡ类分子的抑制而抑制异位气管移植的慢性免疫排斥反应。这为气管移植治疗气管肿瘤和气管狭窄等疾病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6.
气管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旨在探讨气管肿瘤的诊断、手术治疗方法及术后处理经验。方法 我们对24例气管肿瘤进行肿瘤切除,其中隆突切除、隆突重建3例;气管环行切除对端吻合12例;气管楔形切除2例;气管切开肿瘤摘除5例;喉裂开、气管肿瘤切除、硅橡胶T型管扩张治疗2例。结果 本组5例气管鳞癌术后分别存活5、4、3、1年及8个月;2例腺癌其中1例存活8个月,另1例术后1年肺转移;6例腺样囊性癌术后分别存活18、11、7、5、2和1.5年;2例甲状腺癌累及气管患者术后分别存活3、2.5年。5例良性肿瘤均健在。结论 (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螺旋CT三维成像对确定气管肿瘤范围有互补作用;(2)充分的术前呼吸道准备,是术中安全、术后顺利康复的保障;(3)气管肿瘤一旦确诊宜尽早手术,甲状腺癌累及喉、气管,行肿瘤切除后配合硅橡胶扩张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7.
本总结我科84例患(其中绝大多数为老年开胸术后患).共367次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配台及护理体会。老年患开胸术后,由于多种原因,容易出现气管内痰液滞留.在纤支镜吸痰的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亦较单纯纤支镜检查术高,做好纤支镜嗳痰患的思想工作,器械物品准备,持续吸氧,与医生配台协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井及时处理,是缩短操作时间、减轻患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采用顺铂联用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方案(GP或NP方案)化疗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85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GP化疗组和NP化疗组,观察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的死亡率、转移、复发和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化疗期间非化疗原因死亡3例,GP组2例.NP组1例。复发:GP组2例,NP组1例。转移:GP组6例.NP组7例。近期疗效两组无明显差异。两组化疗的主要毒性反应均为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GP组血小板减少高于NP组;NP组白细胞减少和血红蛋白下降高于GP组:两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相似。两者毒副作用均可耐受。结论GP和NP方案均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化疗的一线方案,前者毒副作用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99.
杨晔  程庆书  王小平  周勇安  黄立军  徐鉷 《医学争鸣》2003,24(23):2199-2202
目的 :研究Bcl 2 ,p5 3及端粒酶异常在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并探讨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用改良的端粒重复扩增法 (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 .方法 :(TRAP PCR ELISA)检测NSCLC组织端粒酶表达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SCLC组织Bcl 2和 p5 3蛋白表达 .结果 :在 6 2例NSCLC中 ,Bcl 2及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 5 .2 %和 5 3.2 % .无淋巴结转移者Bcl 2表达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 (5 9.4 %vs2 4 .0 % ,P <0 .0 5 ) ;Ⅱ +Ⅲ期Bcl 2表达阳性率为 2 0 % ,明显低于Ⅰ期 (P <0 .0 5 ) .p5 3表达与肿瘤的类型、大小及 pTNM分期显著相关 (P <0 .0 5 ) .Bcl 2与p5 3表达活性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 .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 89.6 % ,端粒酶活性与肿瘤大小 (P <0 .0 1 ) ;淋巴结有无转移 (P <0 .0 5 )显著相关 .不同pTNM分期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端粒酶活性与Bcl 2表达无相关性(P >0 .0 5 ) ,而端粒酶活性与p5 3蛋白表达有显著相关性 ,在p5 3阳性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较高 (P <0 .0 1 ) .结论 :p5 3,Bcl 2及端粒酶异常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 ,其表达变化的综合分析对临床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nm23H1基因表达和sIL-2R水平变化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RT-PCR和ELASA法分别检测了42例儿童ALL 骨髓细胞 nm23H1基因表达情况和血清sIL-2R水平。结果 儿童ALL 初治组nm23H1基因表达阳性率为66 %,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完全缓解(CR)组表达程度下降,阳性率降低,为10.7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难治组表达明显增高,为71.4 %,与初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L-2R水平在初诊组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组sIL-2R水平下降,复发时再次升高。观察nm23H1基因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sIL-2R水平,发现阳性组sIL-2R呈高水平,追踪治疗反应该组CR率低,易复发。结论 nm23H1基因表达和sIL-2R水平在儿童ALL疾病发展过程中有明显变化,有助于判断儿童ALL疾病期和预示复发,高表达的nm23H1和高水平的sIL-2R是否与难治复发有关,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