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78篇
  免费   5149篇
  国内免费   3632篇
耳鼻咽喉   364篇
儿科学   1250篇
妇产科学   540篇
基础医学   5766篇
口腔科学   565篇
临床医学   12358篇
内科学   7458篇
皮肤病学   1095篇
神经病学   986篇
特种医学   26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4000篇
综合类   24343篇
预防医学   10192篇
眼科学   448篇
药学   9066篇
  130篇
中国医学   6868篇
肿瘤学   3188篇
  2024年   419篇
  2023年   1726篇
  2022年   2083篇
  2021年   2519篇
  2020年   2840篇
  2019年   2114篇
  2018年   1022篇
  2017年   1719篇
  2016年   2015篇
  2015年   2207篇
  2014年   3688篇
  2013年   4628篇
  2012年   6669篇
  2011年   6825篇
  2010年   5269篇
  2009年   4673篇
  2008年   6157篇
  2007年   5139篇
  2006年   4002篇
  2005年   4859篇
  2004年   3482篇
  2003年   2574篇
  2002年   2006篇
  2001年   1883篇
  2000年   1392篇
  1999年   1248篇
  1998年   1211篇
  1997年   1093篇
  1996年   1032篇
  1995年   1093篇
  1994年   888篇
  1993年   546篇
  1992年   470篇
  1991年   450篇
  1990年   379篇
  1989年   365篇
  1988年   186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127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患者因壶腹周围癌而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胰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40例手术切除治疗的壶腹周围癌病例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术前NLR、PLR、LMR、PNI对术后胰瘘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筛选出30例术后临床胰瘘(B级瘘和C级瘘)患者,累积发生率为21.43%(30/140),其中C级瘘为8例,发生率为5.71%(8/140)。术前NLR、PLR、LMR、PNI预测术后胰瘘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49、150.79、2.48、44.8。进一步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术前合并糖尿病、NLR≥3.49、LMR<2.48及PNI<44.8是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前高NLR(≥3.49)、低PNI(<44.8)的患者术后发生严重的C级胰瘘的可能更大(P<0.05)。应用胰瘘风险评分系统(FRS)对患者进行分层,其中21例处于高风险层次,进一步分析得到处于高风险层次的患者当同时合并术前高NLR、低PNI与低LMR中多项不良因素时,术后胰瘘的发生率可显著升高(78.57%,P=0.016)。结论:术前高NLR、低LMR、低PNI对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并发胰瘘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术前NLR、PNI水平与胰瘘的严重程度等级(B级瘘、C级瘘)具有相关性;处于FRS评分高风险层次的PD患者,当同时合并术前高NLR、低PNI与低LMR中多项时,术后发生胰瘘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92.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6):I0003-I0003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旬刊,每月1日、10日、2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884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283/R,邮发代号18-167。本刊办刊宗旨:以弘扬中华医药学为己任,面向临床,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先进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变化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6例接受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资料,分析新辅助治疗前后NLR、PLR变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的关系。结果86例患者治疗后NLR、PLR升高均为43例。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前后的NLR及PLR变化与患者年龄、性别、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癌结节数量、肿瘤长径均无关(均P>0.05),肿瘤与肛门距离<6 cm者治疗后NLR、PLR升高者比例均高于≥6 cm者[60.00%(30/50)比36.11%(13/36),χ^2=4.778,P=0.029;64.00%(32/50)比30.56%(11/36),χ^2=9.364,P=0.002];体质量指数≥28 kg/m2者治疗后NLR、PLR升高者比例均高于<28 kg/m2者[81.82%(9/11)比45.33%(34/75),χ^2=5.108,P=0.024;90.91%(10/11)比44.00%(33/75),χ^2=8.444,P=0.004]。治疗后NLR降低组患者的缓解率高于NLR升高组[72.09%(31/43)比51.16%(31/43),χ^2=3.983,P=0.046],而治疗前后PLR变化与患者新辅助治疗效果无关(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前后NLR变化与其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设计同时靶向B淋巴细胞表面CD20 和CD19 两个抗原蛋白的双特异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并制备BiCAR-T 细胞,检测其对B淋巴细胞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及对免疫缺陷B-NSG 小鼠白血病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构建基于鼠源CD19 和人源化CD20 scFv 的双靶点CAR分子,将CAR基因装载于慢病毒载体中,在293T细胞中包装慢病毒,感染健康人T 细胞制备BiCAR-T 细胞。构建表达CD19 和CD20 的K562-CD19-GFP、K562-CD20-GFP 以及表达Luciferase 的Nalm6-Luc-GFP 细胞作为靶细胞,将BiCAR-T 细胞与靶细胞共同孵育,检测其对靶细胞杀伤能力及释放IFN-γ 水平。使用Nalm6-Luc-GFP 细胞构建白血病小鼠模型,尾静脉注射BiCAR-T细胞,通过小动物成像方法观察BiCAR-T细胞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健康人来源的BiCAR-T 细胞经7 d 培养后扩增良好,扩增倍数为20~50 倍,阳性率为10%~92%,显示成功制备BiCAR-T细胞。在效靶比为10∶1 时,BiCAR-T细胞对Nalm-6、K562-CD19-GFP 和K562-CD20-GFP 的杀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 (76.7±7.4)% vs(8.7±2.4)%、(93.3±5.2)% vs(46.7±6.2)、(51.0±0.8)vs(30.7±0.5)%,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与Nalm-6细胞共孵育后BiCAR-T 细胞分泌IFN- γ 量显著增加[(872.7±7.7)vs(101.0±5.3)pg/ml ,P<0.01]。动物实验表明,BiCAR-T细胞对B-NSG小鼠白血病模型治疗效果明显,注射BiCAR-T细胞后白血病细胞逐渐减少,第50 天时基本消失,小鼠全部存活至第70 天被安乐死;PBS和对照T细胞组小鼠分别在(19±3)和(20±1)d 全部死亡。结论:成功设计了表达CD19 和CD20 的双靶点CAR分子后成功制备了BiCAR-T 细胞,该细胞能够有效杀伤表达CD19 和/或CD20 的B淋巴细胞肿瘤细胞,与靶细胞共同孵育后能够分泌大量IFN-γ,对B-NSG免疫缺陷小鼠白血病模型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常规的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流式细胞仪检测COVID-19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白细胞及其分类计数及百分比,并与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OVID-19组患者CD3+、CD4+和CD8+细胞绝对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与对照组比较,COVID-19组患者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绝对数和百分数、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及百分数指标下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中性粒细胞绝对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OVID-19可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对NF-κB调控下炎性反应因子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东莞市中医院收治的ACO急性加重期肾虚不纳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喘可治注射液。观察2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外周血WBC、EOS、血气分析指标、NF-κB、IL-6、TNF-α、sICAM-1、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侯积分,外周血WBC、EOS、PaO2及PaCO2较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NF-κB、IL-6、TNF-α、sICAM-1均较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能显著改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喘可治注射液符合ACO肾虚不纳型的病机,通过抑制NF-κB信号水平,调控TNF-α、IL-6以及sICAM-1的表达,减轻ACO患者炎性反应并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7.
周轶  王英媛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2):1602-1605, 1610
目的探讨山茶油对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转录因子GATA结合蛋白3(GATA-3)表达和白细胞介素-4(IL-4)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哮喘患儿肝素化血液中的PBMCs,以10、50、100、200 μmol/L的山茶油处理PBMCs 24 h。MTT法检测山茶油对PBMCs活性的影响;ELISA检测山茶油对PBMCs IL-4分泌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山茶油处理PBMCs后GATA-3 mRNA和IL-4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山茶油处理PBMCs中GATA-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50、100 μmol/L山茶油对PBMCs活力无明显影响(P>0.05),200 μmol/L山茶油能明显降低PBMCs活力(P < 0.01);不同浓度山茶油处理PBMCs后,IL-4分泌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1),当山茶油浓度为50 μmol/L时,IL-4分泌水平最低(P < 0.01);不同浓度山茶油处理PBMCs后,GATA-3 mRNA和IL-4 mRNA的表达均被明显抑制(P < 0.05),当山茶油浓度为50 μmol/L时,GATA-3与IL-4的mRNA表达量最低(P < 0.05);不同浓度山油茶处理PBMCs后GATA-3蛋白表达均降低(P < 0.05),当山茶油浓度为10 μmol/L时,GATA-3蛋白的表达量达到最低水平(P < 0.05)。结论山茶油可抑制哮喘患儿PBMCs中GATA-3表达及IL-4的分泌,对哮喘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8.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推进,医疗卫生领域的互联网技术运用日益成熟。以四川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医疗监管模式存在的针对性不强、监管局限以及监管滞后等问题,从设计监管理念、监管模式、平台服务以及监管要点等方面对政府监管方式进行了阐述。同时,对未来监管平台建设提出完善医师多点执业、强化医疗平台责任、构建多元共治体系、打造统一的卫生行政执法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维生素A营养状况对学龄前支气管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及预后转归的影响,为支气管哮喘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6月-2019年6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学龄前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的临床资料(病例组),同期选择本院体检的健康的学龄期儿童80例对照组。将病例组按照住院期间维生素A营养状况分为维生素A正常组、维生素A边缘缺乏组、维生素A缺乏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维生素A营养状况,并记录不同维生素A状况组干预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炎症介质及预后转归。结果 病例组维生素A水平[(0.73±0.32)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02±0.23)μmol/L](t=5.957,P<0.05),且病例组维生素A营养状况显著差于对照组(Z=4.865,P<0.05),维生素A缺乏组治疗后的CD4+、CD4+/CD8+均低于另外两组,CD8+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A缺乏组治疗后的hs-CRP、EOS、IL-6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65,P<0.05),其中以维生素A缺乏组临床疗效最差(52.17%),维生素A正常组最高(94.74%)。结论 维生素A边缘缺乏或缺乏在学龄前支气管哮喘患儿中较为常见,对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的改善及疾病的预后转归造成不良影响,临床应当加强患儿维生素A的监测,适时酌情补充维生素A制剂以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病情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交互作用蛋白1(TNIP1)蛋白、血清白球蛋白比值(AGR)、血浆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集的90例MG患者(MG组)、选取健康体检对象90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对象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NIP1蛋白、血清AGR、血浆PDGF,并分析上述指标在不同类型MG患者中的差异及与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QMGS)的相关性。结果 MG组患者的TNIP1蛋白、血清AGR、血浆PDGF水平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肌型MG组患者的TNIP1蛋白、血清AGR、血浆PDGF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全身型MG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肌型MG患者QMGS评分显著的低于全身型MG患者(P<0.05);MG组患者的TNIP1蛋白、血清AGR、血浆PDGF水平与患者的QMGS评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QMGS评分=38.062-5.571(TNIP1蛋白)-2.664(AGR)-0.883(PDGF)。结论 MG患者外周血TNIP1蛋白、血清AGR、血浆PDGF水平降低显著,并且与患者病情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