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71篇
  免费   1531篇
  国内免费   936篇
耳鼻咽喉   250篇
儿科学   216篇
妇产科学   488篇
基础医学   1590篇
口腔科学   1039篇
临床医学   7382篇
内科学   1719篇
皮肤病学   347篇
神经病学   1051篇
特种医学   14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7634篇
综合类   16056篇
预防医学   3238篇
眼科学   290篇
药学   6521篇
  74篇
中国医学   2677篇
肿瘤学   661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635篇
  2022年   695篇
  2021年   970篇
  2020年   1157篇
  2019年   1346篇
  2018年   613篇
  2017年   1286篇
  2016年   1340篇
  2015年   1539篇
  2014年   2925篇
  2013年   2812篇
  2012年   3364篇
  2011年   3698篇
  2010年   3429篇
  2009年   3177篇
  2008年   3502篇
  2007年   3069篇
  2006年   2657篇
  2005年   2786篇
  2004年   2217篇
  2003年   1916篇
  2002年   1576篇
  2001年   1220篇
  2000年   853篇
  1999年   717篇
  1998年   572篇
  1997年   453篇
  1996年   447篇
  1995年   402篇
  1994年   287篇
  1993年   185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50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常见的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损害的一种疾病,临床常见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属中医学“痿证”范畴,本例验案患者双上肢及左下肢活动无力伴肌肉萎缩2年余,加重半年,伴随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等症状,辨证属肝肾亏虚型痿证,临床以针刺治疗为主,配合静脉注射、穴位注射以补益肝肾,养血柔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2.
李建军  喻长莉 《四川中医》2020,38(1):134-137
目的:观察口服养阴清热利湿汤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血清PSA水平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泌尿外科收治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55例,其中西药组在术后进行常规治疗,中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养阴清热利湿汤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及总有效率,统计并比较两组血尿转阴时间、术后第1周及出院前1周出血量。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量表评分、生活治疗评分(QOL)量表评分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情况进行评价,分值越高症状越明显。结果:治疗后,中药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西药组7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血尿转阴时间,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术后第1周出血量、出院前1周出血量为,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血清中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结束3个月,中药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量表评分、生活治疗评分(QOL)量表评分,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养阴清热利湿汤能明显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血清PSA水平,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3.
目的:比较2 μm激光整块切除与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4月分别采用经尿道2微米激光整块切除(50例)和经尿道电切(48例)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随访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激光组与电切组患者手术时间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患者留置尿管、膀胱冲洗及住院时间均少于电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一年复发率及术区复发率低于电切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术后病理含肌层率高于电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2微米激光整块切除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且术后肿瘤分期精确、减少肿瘤残留,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较好的手术治疗选择,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66-69+73
目的 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子宫全切或子宫次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子宫全切或次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盆底肌功能训练,观察组实施低频电刺激治疗及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FDI-20评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时间、残余尿、盆底电生理功能。结果(1)治疗后,两组PFDI-20评分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FDI-20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尿时间短于治疗前,残余尿量少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排尿时间更短,残余尿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可显著改善盆底电生理功能,改善排尿情况,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动脉磁敏感征(SVS)和不对称脉静脉血管征(AVS)对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AMCAO)引起急性缺血性卒中(AIS)体积程度的预测研究和临床价值。方法45例AMCAO患者,根据阿尔伯塔卒中计划早期CT评分为基础的改良SWI-ASPECTS评分梗死病灶侧显著组和稀疏组以及无SVS组、SVS≤20 mmm组、>21 mm组进行SWI-ASPECTS评分量化,比较患者脑梗死体积程度的差异。结果45例AMCAO患者,无SVS者11例(占24.4%),有SVS征者34例(SVS≤20 mm为19例,SVS>20 mm为15例)(占75.6%)。无SVS组、SVS≤20 mm组、SVS>20 mm组,其脑梗死体积分别为(5.11±5.913)mm^3、(22.71±33.568)mm^3和(111.51±87.352)mm^3,三组梗死体积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梗死SWI-ASPECTS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SVS长度增加,SWI-ASPECTS评分呈减小趋势(经Spearman检验,r=-0.538,P<0.001);AVS稀疏组19例(占42.2%),AVS显著组26例(占57.8%),其体积分别为(103.555±80.684)mm^3和(7.413±8.224)mm^3,经Mann-Whitney U检验,稀疏组的梗死体积大于显著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Z=-5.102,P<0.001)。结论SVS是颅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标志,代表了血栓的存在及血管内新鲜凝血块形成、预测栓子成分。AVS代表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的脑缺血区周围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形成,AVS越广泛,SVS长度越小,梗死面积越小,SWI-ASPECTS评分越高患者的侧支循环分级越高。这对于患者最终梗死体积及临床预后的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对比颈前路联合应用单节段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常规锁定钛板治疗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双节段锁定钛板固定系统+单节段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联合组)和20例采用常规颈前路ACDF+三节段锁定钛板固定系统(常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指标及术后随访。结果 联合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均P 0. 001)。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VAS、JOA评分及颈椎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常规组优12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85%;联合组优11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为83. 3%。末次随访时两组间Ⅰ级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颈前路联合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以取得与常规锁定钛板一样的疗效,但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率以及降低手术难度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7.
98.
99.
目的:分析腹腔镜监护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治疗93例子宫完全纵隔患者的生殖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收治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3例子宫完全纵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电话追踪及门诊随访妊娠情况,统计分析妊娠情况及影响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结果:对93例患者的术后生育情况进行跟踪记录,随访12~24个月,随访中位数20个月。(1)术后76例(81.72%)获得妊娠,累计妊娠次数83次,其中流产累计24人次,活产累计59例;59例活产中,47例(79.66%)剖宫产,12例(20.34%)顺产。与手术前比,手术后妊娠人次和活产人次增加,人均妊娠次数和流产人次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宫腔镜二次探查后1个月妊娠13例(17.11%),2个月妊娠14例(18.42%),半年内共计妊娠46例(60.53%),术后1年共计妊娠61例(80.26%)。(3)妊娠患者的年龄、阴道纵隔、宫腔粘连与未妊娠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盆腔粘连、有流产史和输卵管通畅的患者妊娠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盆腔粘连(OR 8.802,95%CI 6.035~10.635)、流产史(OR 5.053,95%CI 3.256~12.369)为术后妊娠的危险因素,输卵管畅通(OR 0.051,95%CI 0.016~0.436)为术后妊娠的保护因素。结论:腹腔镜监护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可以显著降低子宫完全纵隔患者的自然流产率,提高妊娠率和活产率,改善妊娠结局。盆腔粘连、流产史、输卵管是否畅通是影响子宫纵隔切除术后患者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