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15篇
  免费   1827篇
  国内免费   1163篇
耳鼻咽喉   185篇
儿科学   219篇
妇产科学   74篇
基础医学   1531篇
口腔科学   468篇
临床医学   13408篇
内科学   1585篇
皮肤病学   189篇
神经病学   4493篇
特种医学   52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6255篇
综合类   22805篇
预防医学   4484篇
眼科学   206篇
药学   8649篇
  101篇
中国医学   3361篇
肿瘤学   199篇
  2024年   200篇
  2023年   615篇
  2022年   789篇
  2021年   1120篇
  2020年   1483篇
  2019年   1380篇
  2018年   627篇
  2017年   1377篇
  2016年   1510篇
  2015年   1894篇
  2014年   3272篇
  2013年   3358篇
  2012年   4088篇
  2011年   4449篇
  2010年   4412篇
  2009年   4450篇
  2008年   4847篇
  2007年   4364篇
  2006年   3631篇
  2005年   4029篇
  2004年   3434篇
  2003年   3033篇
  2002年   2444篇
  2001年   2366篇
  2000年   1639篇
  1999年   1521篇
  1998年   1243篇
  1997年   1196篇
  1996年   1042篇
  1995年   1007篇
  1994年   810篇
  1993年   497篇
  1992年   382篇
  1991年   312篇
  1990年   235篇
  1989年   239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随着急重症医学水平的进步,创伤性颅脑损伤救治后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救治后常遗留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给临床治疗、康复护理及家属均带来困难,其促醒治疗仍是目前神经康复科亟需解决的难题。而随着科学及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学者将神经调控技术应用于意识障碍的促醒治疗中,其中尤以无创神经调控治疗的发展最为迅速。本文就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无创神经调控治疗方法及可能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同时归纳康复促醒治疗和疗效评估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促进康复促醒治疗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监测脑状态指数(CSI)与颅脑外伤患者脑功能损害程度及意识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26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按照GCS评分的不同分为清醒到深昏迷意识状态,比较不同意识状态患者的GCS评分。另采用脑状态监测仪对所有患者的CSI值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意识状态患者的CSI值并作相关性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SI诊断颅脑外伤患者意识状态的价值。结果意识状态为清醒到深昏迷患者的GCS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状态为清醒到深昏迷患者的CSI值呈逐渐降低趋势,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颅脑外伤患者CSI值与GCS、意识状态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经ROC曲线分析,CSI值诊断清醒到深昏迷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P0.05)。结论 CSI指数与颅脑外伤患者脑功能损害程度及意识状态存在密切相关,通过对CSI指数进行监测有利于诊断脑功能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术后发生脑膨出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重型TBI患者术后发生脑膨出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选择郫都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26例重型TB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脑膨出发生与否,分为脑膨出组和非脑膨出组。收集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重型TBI患者术后发生脑膨出的危险因素,采用R(R3.5.3)建立预测重型TBI患者术后发生脑膨出的风险列线图模型。 结果脑膨出组患者42例,脑膨出发生率为33.33%(42/126),非脑膨出组8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远隔部位颅骨骨折、抗凝药物服用史、脑积水、颅内感染、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H)、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术前颅内压、血小板计数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是术后脑膨出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手术远隔部位颅骨骨折、抗凝药物服用史、脑积水、DTIH、PADBS以及术前颅内压均为重型TBI患者术后发生脑膨出的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结果显示,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857(95%CI:0.823~0.891),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基本一致,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0.817~0.879)。 结论合并手术远隔部位颅骨骨折、伴有抗凝药物服用史、伴有脑积水、合并DTIH、合并PADBS以及术前颅内压均为重型TBI患者术后发生脑膨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6项危险因素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预测重型TBI患者术后脑膨出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5.
通过分析1例鞭炮爆炸致颅内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回顾相关文献资料,分析颅脑爆炸伤类型、伤情及出现颅内感染的处理方式。为提高这类疾病的救治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辅助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创伤(TBI)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神经生长因子(NG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 方法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三科自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2例重型T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亚低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亚低温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辅助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脑内凝血功能以及血清内NGF、CGRP含量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辅助亚低温治疗后颅内水肿面积显著降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水平显著下降,巴塞尔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和GCS评分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辅助亚低温治疗后NGF、CGRP水平明显升高,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显著下降,抗凝血酶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依达拉奉辅助亚低温治疗重型TBI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恢复患者的凝血功能,促进NGF、CGRP表达。  相似文献   
88.
目的在敏感品系上建立稳定可靠的小鼠条件性恐惧模型。方法采用给予30 s声音刺激(85 dB,5000 Hz),后2 s伴随给予不可逃避的足底电击(0.6 mA,持续2 s),声音-电击共配对5次,每次间隔2 min的方法建立小鼠条件性恐惧模型,在ICR、DBA/2(简称DBA)和C57BL/6J(简称C57)3种品系小鼠上评价场景恐惧和声音线索恐惧获得和表达的行为特点,以确定敏感品系鼠;分别于条件性恐惧训练第2,7,14,21和28天对C57小鼠场景恐惧和声音线索恐惧进行检测,以评价该品系小鼠条件性恐惧的自然消退特点;采用30 s声音+30 s间隔+10次消退训练的模式进行声音线索恐惧消退训练,并于24 h后进行消退保持测试,以评价该品系小鼠消退训练和保持的特点。结果声音-电击配对5次可成功诱导C57小鼠形成场景恐惧和声音线索恐惧,DBA小鼠可诱导形成声音线索恐惧但无法形成场景恐惧,ICR小鼠场景恐惧和声音线索恐惧均未诱导成功,确定C57小鼠为敏感品系鼠。C57小鼠呈现时间依赖的恐惧反应自然消退,其中场景恐惧在训练后第7天僵住百分率消退至(25±12)%,声音线索恐惧训练后第28天僵住百分率维持在(48±22)%;C57小鼠经10轮30 s声音消退训练,僵住时间百分率由(55±30)%消退至(32±27)%,但24 h后消退保持测试时僵住时间百分率又回升至(47±35)%。结论以敏感品系C57小鼠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恐惧获得、表达、自然消退、消退训练和消退保持各阶段恐惧行为检测的实验方法,成功建立小鼠条件性恐惧模型。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价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腔镜辅助与完全腔镜下行甲状腺结节切除术时机体对创伤应激的反应。方法选择甲状腺单发结节60例,随机均分为腔镜辅助组和完全腔镜组,比较两组术后的情况,检测术前、术后4天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以及免疫球蛋白Ig G的表达。结果腔镜辅助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完全腔镜组。完全腔镜组术后4天外周血CD4/CD8水平及免疫球蛋白Ig G水平同腔镜辅助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腔镜辅助和完全腔镜两种术式对机体的创伤应激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90.
目的:认识妊娠期发生创伤的类型,妊娠期发生创伤的原因和能给孕妇带来的损伤,并探讨如何避免妊娠期创伤的发生以及创伤发生后的正确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我院15例妊娠期创伤患者的资料。结果:在我院15例妊娠期创伤的患者中,由交通事故造成妊娠期创伤的占73.3%,由坠伤导致创伤的占9.01%,其他原因占17.6%,孕妇的死亡率为6.67%,胎儿死亡率为46.7%。结论:造成妊娠期创伤因素有很多,为避免或减少妊娠期创伤的发生,孕妇及家属需要认识并重视妊娠生理,对生活周围的事物多加注意,正确认识影像学检查,避免误诊漏诊,同时也需要医师在处理妊娠期创伤具有较高的水平,能准确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