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辅助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创伤(TBI)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神经生长因子(NG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 方法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三科自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2例重型T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亚低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亚低温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辅助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脑内凝血功能以及血清内NGF、CGRP含量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辅助亚低温治疗后颅内水肿面积显著降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水平显著下降,巴塞尔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和GCS评分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辅助亚低温治疗后NGF、CGRP水平明显升高,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显著下降,抗凝血酶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依达拉奉辅助亚低温治疗重型TBI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恢复患者的凝血功能,促进NGF、CGRP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肿瘤易感基因(CASC11)/微小RNA-641(miR-641)信号轴探讨八月札水提物对胶质瘤细胞SHG-44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SHG-44细胞分别用含0、30、60、90、120和180μg/mL八月札水提物的培养基培养,24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SHG-44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八月札水提物组(90μg/mL八月札水提物处理24h)、阴性对照组(NC组:转染NC 24h)、CASC11模拟物组(CASC11mimic组:转染CASC11 mimic 24h)和八月札水提物+CASC11 mimic组(转染CASC11 mimic 24h后,90μg/mL八月札水提物处理24h),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CASC11和miR-641的靶向关系、qRT-PCR检测CASC11和miR-641表达水平、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蛋白印迹法检测上皮钙粘蛋白(E-cad)、神经钙粘蛋白(N-cad)和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随八月札水提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八月札水提物组CASC11表达水平、划痕愈合面积百分比、侵袭细胞数及N-cad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miR-641表达水平和E-cad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八月札水提物组比较,八月札水提物+CASC11 mimic组CASC11表达水平、划痕愈合面积百分比、侵袭细胞数及N-cad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miR-641表达水平和E-cad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NC组比较,CASC11 mimic组CASC11表达水平、划痕愈合面积百分比、侵袭细胞数及N-cad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miR-641表达水平和E-cad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CASC11 mimic组比较,八月札水提物+CASC11 mimic组CASC11表达水平、划痕愈合面积百分比、侵袭细胞数及N-cad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miR-641表达水平和E-cad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八月札水提物抑制胶质瘤细胞SHG-44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其可能是通过降低CASC11表达,同时升高miR-641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亚低温结合右美托咪定治疗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自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54)与观察组(n=49).观察组术中采取亚低温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常规组术中采取右美托咪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颅内压、直肠温度、血糖水平、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流情况[血流动态阻力(DR)、平均血流流速(Vmean)、脑氧摄取量(CERO2)、搏动波速(Wv)及脑部平均血流量(Qmean)]及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48 h的颅内压、直肠温度及血糖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显著升高,NIHSS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指标变化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R、Wv显著降低,Vmean、CERO2、Qmean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指标变化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轻度残疾率高于常规组,植物生存率、病死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采取亚低温结合右美托咪定镇痛镇静治疗,脑组织的血流量显著下调,患者的预后较好,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6.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梗阻中最常见类型,通常以保守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案。保守治疗过程中,胃肠减压能够缓解症状,防止肠梗阻进展,加速胃肠道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临床效果。目前关于鼻肠管和鼻胃管对粘连性肠梗阻的减压效果尚存争议。既往有Meta分析对两者的临床效果作出评价,但是纳入研究包括非随机对照研究,且缺少关于中国患者的相关研究。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沧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脑胶质瘤93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发病男性略多于女性,以突发四肢抽动、头痛乏力、呕吐、视力改变、语言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随防至2017年10月生存率为54.84%。预后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分级、术前行为状态量表(KPS)评分、手术方式、术后行放化疗、术后使用替莫唑胺(TMZ)疗程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元Cox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高龄(年龄≥60岁)、高级别肿瘤、肿瘤部分手术切除、术前KPS评分70分、术后未行放化疗及术后使用TMZ4个疗程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胶质瘤初期症状不典型,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患者年龄越大、肿瘤分级越高、肿瘤部分手术切除、术前KPS评分越低患者预后越差,术后给予放化疗并使用多疗程的TMZ治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大骨瓣减压术对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为手术组32例和保守治疗组31例,分别给予大骨瓣减压加硬脑膜成形术和保守治疗。比较2组患者发病后12个月的生存率、神经功能、生存质量(QOL)、精神状态(抑郁评分)和不良事件。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定,QOL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定,抑郁症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评定。结果: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分别有7例和14例死亡,分别有25例(78.13%)和17例(54.84%)患者完成12个月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2,P=0.049);2组幸存者随访12个月后mRS评分、NIHSS评分、SF-36评分、EQ-5D评分和HD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重度残障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骨瓣减压术能增加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生存率,但不能改善肢体残障程度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效果及机制。方法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前瞻性收集符合标准的sTBI共66例,均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采用亚低温治疗33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联合亚低温治疗33例(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8周,采用GCS评分、GO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评估疗效;检测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和肽素以及氧化应激指标[肾素、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以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治疗后8周,两组GCS评分、GOS评分、ADL评分、ES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而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两组血清MBP、和肽素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而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两组血清肾素、肾上腺素、AngⅡ、NE水平均明显升高,但是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TBI去骨瓣减压术后,亚低温和高压氧均是有效治疗方法,而且两者联合效果更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BP、和肽素水平,以及抑制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Rac1抑制剂联合替莫唑胺对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协同抑制作用。方法分别以Rac1抑制剂、替莫唑胺、Rac1抑制剂联合替莫唑胺于体外培养人胶质瘤细胞系U87和U251,噻唑蓝法、细胞迁移实验和细胞侵袭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结果经Rac1抑制剂、替莫唑胺、Rac1抑制剂联合替莫唑胺培养后,U87和U251细胞增殖活性均降低(均P0.05),且替莫唑胺的抑制作用强于Rac1抑制剂(均P0.05),Rac1抑制剂联合替莫唑胺的抑制作用更强(均P0.05);U87和U251细胞迁移能力[U87:空白对照(78.00±11.53)细胞数/低倍视野、Rac1抑制剂(39.00±9.53)细胞数/低倍视野、替莫唑胺(42.00±8.54)细胞数/低倍视野、Rac1抑制剂联合替莫唑胺(18.67±10.54)细胞数/低倍视野,P=0.001,0.001,0.000;U251:空白对照(75.00±4.00)细胞数/低倍视野、Rac1抑制剂(37.00±5.56)细胞数/低倍视野、替莫唑胺(36.00±9.00)细胞数/低倍视野、Rac1抑制剂联合替莫唑胺(14.33±5.50)细胞数/低倍视野,均P=0.000]和侵袭能力[U87:空白对照(64.33±4.04)细胞数/低倍视野、Rac1抑制剂(30.33±3.51)细胞数/低倍视野、替莫唑胺(24.00±2.64)细胞数/低倍视野、Rac1抑制剂联合替莫唑胺(11.00±2.00)细胞数/低倍视野,均P=0.000;U251:空白对照(77.33±3.06)细胞数/低倍视野、Rac1抑制剂(40.67±4.04)细胞数/低倍视野、替莫唑胺(37.33±4.51)细胞数/低倍视野、Rac1抑制剂联合替莫唑胺(15.33±2.52)细胞数/低倍视野,均P=0.000]均降低,尤以二者联合应用降低更明显(迁移能力U87:P=0.021,0.011;迁移能力U251:P=0.002,0.003;侵袭能力U87:P=0.000,0.001;侵袭能力U251:均P=0.000)。结论 Rac1抑制剂和替莫唑胺均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活性、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二者联合应用更具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