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71篇
  免费   4254篇
  国内免费   2587篇
耳鼻咽喉   402篇
儿科学   846篇
妇产科学   426篇
基础医学   3670篇
口腔科学   859篇
临床医学   11200篇
内科学   6389篇
皮肤病学   776篇
神经病学   1808篇
特种医学   30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98篇
外科学   5908篇
综合类   24942篇
预防医学   10013篇
眼科学   773篇
药学   9858篇
  51篇
中国医学   9747篇
肿瘤学   2340篇
  2024年   275篇
  2023年   1180篇
  2022年   1229篇
  2021年   1189篇
  2020年   1533篇
  2019年   1734篇
  2018年   1639篇
  2017年   1109篇
  2016年   1473篇
  2015年   1576篇
  2014年   4451篇
  2013年   3236篇
  2012年   3776篇
  2011年   4055篇
  2010年   4015篇
  2009年   3982篇
  2008年   3781篇
  2007年   3905篇
  2006年   3767篇
  2005年   3785篇
  2004年   3565篇
  2003年   3166篇
  2002年   2604篇
  2001年   2587篇
  2000年   2941篇
  1999年   2906篇
  1998年   2693篇
  1997年   2774篇
  1996年   2655篇
  1995年   2449篇
  1994年   2148篇
  1993年   1609篇
  1992年   1509篇
  1991年   1407篇
  1990年   1258篇
  1989年   1071篇
  1988年   546篇
  1987年   530篇
  1986年   481篇
  1985年   441篇
  1984年   344篇
  1983年   375篇
  1982年   357篇
  1981年   240篇
  1980年   177篇
  1979年   135篇
  1978年   71篇
  1976年   37篇
  1965年   43篇
  1963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目的:通过数据库检索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扶正"治则的潜在机制。方法:从中医E百数据库检索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方剂,检索方式为"主治肠澼/久痢/痢疾",筛选所检索到的处方并进行药物种类、用药频次统计分析,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常用扶正药物。将选择后的扶正药物输入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检索所有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构建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通过Digsee数据库筛选溃疡性结肠炎相关靶点,构建疾病-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筛选两个网络图的核心靶点,利用DAVID工具对核心靶点进行富集分析。结果:数据库共检索到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方剂731首,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获得处方304首,中药220味,经用药频次统计后,以甘草、人参、白术为溃疡性结肠炎扶正治则的代表药物。基于药代动力学ADME参数对上述药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筛选和靶标预测,共得到136个蛋白靶点;将化合物-靶点、疾病-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合并,以"节点连接度""节点介度"和"节点紧密度"为评价标准,筛选共有靶点129个;对入选靶标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以P值筛选出前20条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具有作用。结论:扶正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的发挥是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效应,挖掘了溃疡性结肠炎扶正治则的潜在机制,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国家专利治疗化学性肝损伤的组方用药规律,为新药研发及相关专利的申请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收录的授权专利为资料来源,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8建立数据库,对中药频次与分类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 21.0和SPSS Modeler 15.0对高频中药(频次≥10)进行性味归经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关联度与网络分析。结果纳入专利100项,涉及中药186味,以葛根最为常见;高频中药15味,药味以甘为主,药性以温、平为主,多归脾、肝经;聚类分析得到7组中药组合;二项、三项和四项关联规则分别为6、24、2项,各项组合分别为6、16、2项;核心药物为葛根、五味子、丹参、甘草、山楂、枸杞子、黄芪、柴胡、姜黄和枳椇子。结论中药复方治疗化学性肝损伤常用补虚、解表、化瘀、活血、渗湿及利水药;临证多采用疏肝理气之剂,适当伍以柔润之品。  相似文献   
83.
运用体裁分析理论,基于115万形符的自建医学实证论文英文摘要语料库,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层面分析医学实证论文摘要的体裁,从微观层面归纳每个语步和语阶的语言体现方式。结果表明,医学实证论文的摘要由4个语步构成,每个语步通过不同的必要和可选语阶构建其交际功能,其中语步1、语步2和语步4的层级结构明显,各语阶的语言实现方式与所在语步和语阶的交际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4.
张仲景体质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可将其应用到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上,与疾病发病、辨证、治疗用药以及疾病预后等方面有密切联系。本文从疾病易感性、中医证型、治疗及预防等方面探讨张仲景体质学说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治过程的指导作用,对临床防治PCOS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5.
陈雅洁  吴节 《新中医》2020,52(5):124-126
结合中医理论及外界影响因素分析认为,排卵障碍性不孕以"肝气郁结、疏泄失调"为病机,治则立"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大法,探讨治疗该病选用肝俞施用龙虎交战针法的理论依据。为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同时也体现了古典针法创新性的运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建立GC?MS法测定白芍总苷原料药中22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方法采用甲苯提取、凝胶净化处理白芍总苷原料药样品,GC?MS选择离子模式(SIM)对农药特征离子扫描检测。结果22种有机氯农药在各自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33),回收率58%~104%,RSD 6%~1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易、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白芍总苷原料药中22种农药残留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87.
安息香为安息香科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 (Pierre) Craib ex Hart.的干燥树脂,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脂酸类和三萜类物质,及少数木脂素类物质,其中香脂酸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安息香主要药理活性有抗炎解热、抗肿瘤、血脑屏障保护等。本文对安息香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并从多角度分析预测了安息香可能的质量标志物,为安息香药材的质量控制、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陈双凤  吉亚南 《陕西中医》2021,(10):1371-1374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方对卵巢癌患者免疫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卵巢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分别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及在紫杉醇联合顺铂的基础上给予温阳活血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肿瘤标记物、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小腹坠胀隐痛或刺痛、畏寒肢冷、体倦乏力、面色萎黄或晦暗、纳差、胸闷喘息、心慌心悸、消瘦、CEA、CA125、CA153、IgA、IgG、IgM、TNF-α、CRP、IL-6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后,两组小腹坠胀隐痛或刺痛、畏寒肢冷、体倦乏力、面色萎黄或晦暗、纳差、胸闷喘息、心慌心悸、消瘦、CEA、CA125、CA153、IgA、IgG、IgM、TNF-α、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疗效、小腹坠胀隐痛或刺痛、畏寒肢冷、体倦乏力、面色萎黄或晦暗、纳差、胸闷喘息、心慌心悸、消瘦、CEA、CA125、CA153、IgA、IgG、IgM、TNF-α、CRP、IL-6水平改善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活血方可降低卵巢癌患者血清肿瘤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9.
脓毒症(sepsis)是重症医学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目前,临床上针对脓毒症的治疗用药多以西药为主,长期使用存在抗生素耐药、激素不良反应和费用高昂等问题。因此,探寻新型、高效、安全、廉价的药物和治疗模式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方向。中医药凭借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一人一方”的独特优势,在脓毒症的预防和治疗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中医药与脓毒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研究较多。该文通过筛选相关临床研究与文献,从脓毒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发病机制,NF-κB信号通路和中医药对脓毒症的干预等方面进行系统归纳整理,研究发现一些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中药复方和中药注射液可以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调节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有效抑制NF-κB介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等炎症因子及其蛋白的表达,显著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和各脏器损伤,改善预后。但囿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部分研究也存在促炎-抗炎平衡机制模糊、药代动力学不明及药物安全性评价较低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