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9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城乡肺癌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的差异.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某市三级医院肺癌住院患者进行抽样调查.以样本医院的住院患者的城乡别为分组,考察门诊、自购药和住院费用及其中的城乡差异.结果 城乡患者人均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自付费用上农村患者均高于城市,且自付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农合的保障水平并不能使农村患者免于疾病经济风险,且农村患者就医成本高昂.结论 降低就医成本的关键在于引导患者合理利用卫生服务,需要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制订适宜大病诊治的特殊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82.
在中国医改进程中,社会公众"看病贵"的呼声从未间断。但大数据分析表明:只占较少比例(5%)的医疗需求较高的患者,医疗费用占居民医疗总支出的较大比例(约50%)。"看病贵"问题显然并非普遍存在。本文在引入医疗高需求患者概念的基础上,归纳分析医疗高需求患者特征,借鉴国际上医疗高需求患者卫生保健组织及项目的做法经验,分析未来中国医疗高需求患者的保健策略,以期为医改和卫生政策制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3.
背景 分级诊疗作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形式,其意义已得到充分认可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探索工作。江苏省自2015年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目的 通过调查江苏省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知晓情况、就医意愿,探讨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评价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引导患者就医流向、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提供循证决策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抽样方法选择江苏省6个城市,采用典型抽样法在每个城市选择4家医疗卫生机构,2017年11—12月采用偶遇抽样法对上述4家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门诊患者分级诊疗制度的知晓情况、基层首诊意愿及对双向转诊制度的评价进行调查。结果 有42.5%(738/1 738)门诊患者知晓分级诊疗制度,39.9%(694/1 738)门诊患者知晓基层首诊制度。不同文化程度、工作状态、职业类型、医疗保险类型、平均月收入、居住地、地区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医疗保险类型、地区是影响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知晓情况的因素(P<0.05)。48.6%(845/1 738)门诊患者首诊愿意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1.4%(893/1 738)门诊患者首诊愿意选综合医院。知晓基层首诊制度的门诊患者与不知晓基层首诊制度的门诊患者对首诊机构的选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江苏省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知晓率较低、基层首诊意愿低,双向转诊中转上不转下问题突出。卫生行政部门需要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规范双向转诊制度流程、完善分级诊疗支撑保障制度的建设,逐步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适宜接受下转服务的疾病类型,为促进机构间开展有针对性的协作服务提供建议。方法 2014年7月,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镇江某"医疗集团"协作模式和武汉某"直管模式"下的知情者51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知情者的基本情况及对适宜协作疾病特点、形式等认知评价,要求知情者按重要程度由"第一位"到"第三位"对相关问题进行评价,并分别赋值为3、2、1分。结果 54.9%(28/51)的知情者认为疾病处于稳定康复期是适宜下转疾病应具备的首要特点;按重要程度得分排序显示,适宜下转疾病应具备的特点前三位分别为疾病处于稳定康复期(115分)、疾病本身适宜社区照护(84分)、有下转的意愿(52分)。49.0%(25/51)的知情者认为社区医疗水平是医院下转患者到社区需注意的首要问题;按重要程度得分排序显示,医院下转患者到社区需注意的问题前三位分别为社区医疗水平(109分)、患者自身下转意愿(77分)、大医院帮助社区合作建立联合病房(75分)。45.1%(23/51)的知情者认为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是疾病稳定期后适宜下转到社区住院治疗的首要疾病;54.9%(28/51)的知情者认为高血压是出院后适宜在社区进行门诊治疗的首要疾病;39.2%(20/51)的知情者认为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是出院后有必要定期进行家庭随访的首要疾病。按重要程度得分排序显示,疾病稳定期后适宜下转到社区住院治疗的疾病前三位分别为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91分)、高血压(62分)、糖尿病(57分);出院后适宜在社区进行门诊治疗的疾病前三位分别为高血压(112分)、糖尿病(86分)、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40分);出院后必要进行定期家庭随访的疾病前三位分别为高血压(82分)、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77分)、糖尿病(73分)。结论 疾病处于稳定康复期是判断患者适宜下转的首要因素;社区医疗水平是大医院考虑是否下转患者的首要因素;不同病程中适宜协作疾病种类不同。建议通过明确转诊标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水平,建立机构间联合病房等方式,对适宜疾病开展机构间协作服务,引导患者接受协作服务。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医养结合政策文本内容的特征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完善医养结合的政策建议。方法:本文以政策工具为视角,结合医养结合发展阶段、医养结合部门协同构建三维分析框架,对样本城市的37篇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医养结合政策力度还存在相对不足。从政策工具维度看,政策工具使用失衡;部门协同维度发现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协同机制。结论:从完善配套政策、健全医养结合协同治理机制、均衡政策工具使用力度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6.
目的了解京沪两地妇女保健(以下简称"妇保")资源配置演变,探讨其适宜程度及基于文献和公开信息量化比较差异的可行性。方法综合京沪两地妇保人力、财力、物力的适宜程度和信息资源的收集利用程度,加权计算转化为妇保资源适宜程度。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分析妇保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2000—2017年,京沪两地的妇保资源适宜程度不断提升,北京市由19.1%上升到38.0%,上海市由19.6%上升到49.3%。两地妇保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都大于0.5)。结论京沪两地妇保资源适宜程度逐年提高。上海市妇保资源配置适宜程度比北京市妇保资源配置适宜程度对孕产妇死亡率降低的影响更大些,尤其需要重点提升信息资源适宜程度。妇保体系的资源适宜应体现在人力、财力、物力的适宜和信息资源的收集利用程度。研究验证了量化比较不同地区妇保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7.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激励机制进行梳理,分析国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发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激励机制在理论研究上的不足。在综合借鉴分析综合激励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综合激励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激励模型,提出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个人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完善配套措施等综合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88.
目的:了解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前后上海市松江区公立医疗机构经济运行情况?方法:采用收集公立医疗机构财务报表,再由松江区卫生局统一填写自行设计调查表的方法开展调查?结果: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后,上海市松江区公立医疗机构财政补助收入和门急诊人次数逐年增加,业务收入占比和每门急诊人次费用明显下降,但公用支出居高不下,且医疗服务收支赤字持续存在?结论:收支两条线管理保证了公立医疗机构的良好发展,并且促进了其公益性的回归,这种政府为主导的卫生投入机制使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有了可能,但公立医疗机构仍需加强预算管理?控制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索卫生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调整与改革?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南京医科大学82名卫管?卫法的大四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对目前设置的课程合理性?重要性?授课时段等作出评价,并提出增设课程的建议,对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也提出了想法?结论: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重视课程的衔接与搭配;突出专业的实践取向,增强课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0.
对卫生服务质量的概念、国内外有关乡村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的研究进行回顾分析,其中包括了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组织体系的研究回顾,并指出了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