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8篇
  免费   607篇
  国内免费   412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190篇
妇产科学   108篇
基础医学   471篇
口腔科学   120篇
临床医学   1521篇
内科学   976篇
皮肤病学   156篇
神经病学   215篇
特种医学   4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920篇
综合类   3344篇
预防医学   1196篇
眼科学   75篇
药学   1202篇
  7篇
中国医学   1448篇
肿瘤学   359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521篇
  2013年   500篇
  2012年   567篇
  2011年   616篇
  2010年   627篇
  2009年   609篇
  2008年   595篇
  2007年   581篇
  2006年   514篇
  2005年   423篇
  2004年   504篇
  2003年   462篇
  2002年   432篇
  2001年   431篇
  2000年   403篇
  1999年   340篇
  1998年   311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255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101篇
  1986年   104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64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8篇
  1966年   8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目的:探讨初诊时伴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缓解的同时,联合高三尖杉酯碱加阿糖胞苷(HA)方案和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方法:23例病例均为初治病人,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平均为60.2×109/L,在给予ATRA诱导缓解的同时加用HA方案和糖皮质激素。未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者,预防性加肝素25mg/d皮下注射,发生DIC者给肝素25~50mg/d。结果:23例患者中,除1例因治疗第2天脑出血死亡外,余22例均在18~25d达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96%。结论:ATRA诱导缓解的同时加联合化疗和糖皮质激素能有效防止高白细胞淤滞综合征和维甲酸综合征的发生,且大大降低APL的早期病死率,明显缩短完全缓解时间,是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2.
笔者采用一新式护理方法达到了预防发生褥疮的目的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科 1998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骨牵引患者采用改进方法进行足跟部护理 2 6 8例 ,其中男 15 0例 ,女 118例 ,年龄15~ 85岁 ,平均年龄 4 9 5岁 ,2 6 8例中胫骨结节牵引 15 2例 ,髁上牵引 116例。2 方法与结果2 6 8例采用改进方法 ,即将高 5cm ,宽 8cm的卫生纸垫于小腿中下 1/ 3交界处 ,使足跟部不接触布郎氏架 ,以减轻足跟部的压力。此 2 6 8例中 ,无 1例足跟部发生褥疮 ,发生率0 % ,小腿中下 1/ 3处也未见发生褥疮。3 讨论目前认为褥…  相似文献   
83.
灭菌王外科刷手液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灭菌王刷手液是在孙衍庆教授主持下研制成功的一种高效复合型刷手液,具有迅速、持久的杀菌效应,去污力强,中性(pH 为6.8~7.2),具有无毒、无副作用、无刺激以及极少过敏等优点。生物杀灭效果测定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真菌均有极强的杀灭率。稳定试验结果表明作用稳定,不受温度变化影响。毒性试验提示对皮肤粘膜无刺激作用。临床应用至今已2075例次,其中490例次刷手培养无菌生长,总细菌杀灭率为99.96%。因而我们认为灭菌王刷手液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新型外科刷手液,适合于各类手术人员的双手无菌准备。  相似文献   
84.
张江春  石拓  时昭红  姚小珠  汤凯捷  刘怡 《护理研究》2007,21(29):2667-2668
[目的]观察精神心理护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FD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精神心理护理组(B组)、常规治疗加精神心理护理组(C组),3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和第6周对FD症状及心理障碍进行评分并计算减分率。[结果]治疗后第2周、第6周症状评分、心理障碍评分、减分率等比较,B组、C组与A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但C组下降较明显。[结论]精神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FD病人的一般症状及情绪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生脉饮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桥蛋白(OPN)、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4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脉饮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OPN、LDH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VEGF、OPN、LDH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实验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CD4^+及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CD8^+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且实验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饮联合化疗能够显著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VEGF、OPN及LDH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裴晓璐  姚卫海  郝丽  孟昊  赵国敏 《北京中医药》2017,36(11):1049-1051
<正>随着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医疗中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率逐年上升,据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在任一时间段内,每20名住院患者中就有1名会发生医源性感染[1]。2002年,我国医院感染现患率接近5.22%,例次感染率高达5.58%[2],初步预计每年发生约500万例[3]。高发的院内感染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我国每年由医院感染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预计超过500亿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自然衰老大鼠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和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及补肾方左归丸和右归丸的作用,探索补肾方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自然衰老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老年组、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每组15只;另设青年组15只,共4组。青年组大鼠常规喂养至5月龄,老年组大鼠常规喂养至24月龄,普通饮食、饮水;从20月龄开始,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大鼠均按6.75 g/(kg·d)生药量食用饲料,连续给药4个月,每周停药2天。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ORT含量;透射电镜观察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大鼠血清CORT的含量显著升高,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线粒体参数体密度(Vv)、比表面(δ)、比膜面(δm)和神经细胞突触小泡Vv及突触内线粒体Vv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组比较,左归丸组大鼠血清CORT含量显著降低,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线粒体Vv、δ、δm和海马神经细胞突触小泡Vv及突触内线粒体Vv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衰老大鼠血清CORT含量增高,海马神经细胞出现能量代谢的结构改变,补肾方左归丸和右归丸均可通过降低自然衰老大鼠血清CORT含量、改善其海马神经细胞能量代谢的结构变化而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案例分析结合角色启示在外科护理培训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新入职护士并需在外科系统轮转的护士87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4)。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研究组采用案例分析结合角色启示。采用临床思维能力笔试考核和临床思维能力评分表评估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结果 研究组护士临床思维能力笔试考核(病史采集、初步临床诊断、初步护理措施、辅助检查判读、诊治过程综合分析和护理、出院诊断和出院健康教育)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士临床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和循证思维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入职护士的外科护理培训中实施案例分析结合角色启示,有助于提高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调查内蒙古自治区3~18岁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  方法  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4盟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15 199名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以2005年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数据为参考标准,计算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并分析其特点。  结果  内蒙古自治区3~18岁男、女儿童均有2个身高增长高峰段,男童为3~4岁和11岁阶段;女童为4~5岁和10~11岁阶段;随年龄的增长体重增长无明显规律,青春期前后出现增幅单高峰,男、女儿童分别出现在15岁、10岁。各年龄段身高、体重均明显高于2005中国九市标准(均P<0.001),其中6岁男童、13岁女童身高超过全国标准最明显;7岁男童、10岁女童体重高于全国标准最明显。超重的总检出率为12.31%,肥胖的总检出率为20.27%,其中男、女童超重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1.55%、13.10%(P=0.132);男童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童,分别为22.67%、17.76%(P<0.001)。  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3~18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良好,但超重、肥胖检出率高。建议相关部门重视儿童的体格发育,加强儿童健康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90.
林勤清  何国军  姚亚克  周华 《浙江医学》2022,44(20):2208-2212
目的探讨影响成年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延迟出院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中心院区住院治疗的成年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AY.4进化分支毒株感染的COVID-19患者281例。根据患者是否超过中位住院时间分为延迟出院组(住院时间超过中位住院时间)152例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中位住院时间)129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肺部CT表现、药物治疗情况及核酸转阴时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OVID-19患者延迟出院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住院时间8~49d,中位住院时间26.0(22.0,29.0)d;延迟出院组患者中位住院时间29.0(27.0,31.0)d,对照组患者中位住院时间22.0(21.0,24.0)d。延迟出院组患者年龄、糖尿病比例、普通型患者比例、肌痛比例、高热比例、D-二聚体升高比例、CRP水平、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部CT表现的比例、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中药使用比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比例、皮下注射胸腺肽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核酸转阴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23,95%CI:1.004~1.044,P<0.05)、合并糖尿病(OR=4.883,95%CI:1.589~15.003,P<0.05)和肌痛(OR=7.368,95%CI:1.439~37.731,P<0.05)均是影响患者延迟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OVID-19患者住院时间差异较大,影响因素较多。高龄、肌痛、合并糖尿病是延迟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重视此类患者的观察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