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81.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法对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铰链侧椎板骨断端骨愈合的影响.方法:纳入2009年9月~2011年3月行颈椎单开 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微型钢板固定术且资料完整的58例患者,男47例,女11例,年龄35~81岁,平均61岁 5个节段开门J 56例,4个节段开门 1例,3个节段开门1例.其中225个椎板采用Centerpiece微型钢板固定,62个椎板采用传统悬吊法固定.根据术后1周CT影像评估铰链侧椎板骨折情况,分为不完全骨折组、完全骨折骨断端无移位组和完全骨折骨断端移位组三个亚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行CT检查评估椎板铰链侧骨断端愈合情况,比较两种方法固定椎板的骨断端愈合情况.随访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124个椎板不完全骨折,118个椎板完全骨折断端无移位,45个椎板完全骨折断端有移位术后随访6~27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螺钉松动、钢板移位、椎板再关门及椎管再狭窄 椎管矢状径由术前9.9±2.4mm扩大到17.0±2.9mm,JOA评分由7.7±3.3分改善到12.5±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Centerpiece微型钢板固定椎板与悬吊法固定椎板术前及术后1周影像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骨断端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 vs 70%,P=0.042),铰链侧骨折情况(P=0.728)及术后6个月骨断端愈合率(P=0.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完全骨折骨断端无移位节段椎板Centerpiece微型钢板固定较悬吊法固定椎板铰链侧术后3个月(86% vs 57%,P=0.004)及6个月(92% vs 85%,P=0.048)均有较高骨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完全骨折组及完全骨折有移位组两种方法固定椎板铰链侧骨断端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颈椎单开门 J椎管扩大成形术中采用Centerpiece微型钢板固定能稳定椎板铰链侧骨折断端,有助于铰链侧发生完全骨折但无移位椎板的骨愈合.  相似文献   
82.
【摘要】 目的:观察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术后皮下引流与肌层下引流情况,比较两种引流方式的效果。方法:2005年2月~2007年9月在我院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89例,其中放置皮下引流组(A组)42例,放置肌层下引流组(B组)47例。收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数据,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身体质量指数)、术前侧凸分型与主弯Cobb角、术中资料(手术时间、估计失血量、自体血回输量、输异体红细胞悬液及术中融合节段)、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发热时间与72h体温峰值、术后置管时间及出院时切口愈合等级,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术前主弯Cobb角、主要侧凸类型比例和术中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平均引流量为26.67±26.61ml(0~90ml),平均输血量为红细胞悬液0.76±1.34U(0~5U),平均发热天数为2.14±1.39d(0~6d),72h体温峰值为37.95±0.53℃(37.3~39.3℃),平均置管时间为1.86±0.36d(1~2d);术后B组平均引流量为1343.13±555.41ml(700~2350ml),平均输血量为红细胞悬液2.44±2.00U(0~5.5U),平均发热天数为1.75±1.24d(0~4d),72h体温峰值为37.82±0.44℃(37.3~38.7℃),平均置管时间为5.13±1.20d(3~7d)。两组术后切口引流量、置管时间及术后输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发热天数、72h体温峰值及切口愈合等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放置皮下引流与肌层下引流相比,前者能够减少术后切口引流量、置管时间及术后输血量,同时未增加切口感染率,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3.
胡星新  刘立岷 《中国骨伤》2015,28(10):970-975
临床会出现少数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检查结果不相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单纯用传统的突出髓核直接机械压迫刺激神经根的理论不能解释这种反常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髓核的突出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出现受多因素、多环节的影响,脊神经根的间接性机械压迫与神经根牵张效应为主要因素,而反常症状体征的产生往往与突出的髓核自身位置的迁移、神经系统对信息的传递以及髓核与硬膜囊或神经根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此外,突出的髓核组织所继发的局部微循环、炎症改变,相应节段的骨质增生退变和腰椎应力姿势改变诱发此类反常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多样性的症状体征。同时,一些患者还存在神经或椎体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并可能出现影像学检查上的误诊或漏诊。突出髓核对硬膜囊以及周围神经根之间的确切相互作用机制及其继发的局部病理生理、生物力学改变,病变责任节段的确定以及如何克服影像学检查的局限性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4.
目的通过兔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 cells,NPCs)自然传代培养退变模型,观察不同代次NPCs生物学特性。方法取6~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体质量1.5~2.5 kg)胸腰椎节段髓核组织,采用酶消化法获取原代NPCs,计为P0代;胰蛋白酶消化法传代获取第1~3代NPCs,依次计为P1、P2、P3代。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代NPCs形态特征;膜联蛋白Ⅴ/碘化丙啶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各代NPCs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聚集蛋白多糖(Aggrecan)、Ⅱ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表达。结果 NPCs形态从P0代的三角形、多角形、多边形逐渐向P3代的梭形变化,细胞体积变大,含特征性空泡细胞逐渐消失,细胞生长倍增时间延长。P0~P3代兔NPCs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47%±0.91%、13.77%±2.42%、33.46%±1.82%、38.76%±1.50%,随着培养代数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细胞荧光染色示,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HIF-1α、Ⅱ型胶原和Aggrecan荧光强度逐渐减小,MMP-2荧光强度逐渐增加。Western blot检测示,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在P0代较高,P1代有升高趋势,而后逐渐降低,各代次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胶原蛋白相对表达量从P0~P3代逐渐降低,各代次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ggrecan蛋白相对表达量从P0~P2代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2代与P3代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2蛋白相对表达量在P3代有明显升高,除P0代与P2代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外,其余各代次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传代培养法可成功构建NPCs退变模型,退变时细胞形态变化、凋亡增加,细胞合成代谢减慢,分解代谢加快。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术后新发侧凸畸形(emerging scoliosis,ES)的临床特征以及处理策略。方法:2008年1月~2017年1月,168例单发半椎体畸形的患者在我科接受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其中12例发生ES。ES诊断标准:(1)新发弯Cobb角较术前同节段Cobb角进展≥20°;(2)同时新发弯主弯顶椎距离融合节段端椎的节段≥2(近端融合椎以上或远端融合椎以下);(3)排除半椎体切除不完全、融合内固定失败等因素。男4例,女8例;年龄11.8±3.2岁(5~15岁,其中10岁以下2例,10~15岁10例),融合节段数为2.7±1.0节(2~5节),随访34.0±10.0个月(18~50个月)。收集并测量患者术前、术后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等影像资料,对比分析患者主弯Cobb角、代偿弯Cobb角、新发侧凸Cobb角、节段后凸角度、术后融合交界区后凸角度等指标。结果:12例ES患者术前半椎体所在节段为胸腰段8例,胸段4例。经初次手术,患者半椎体节段侧凸Cobb角由术前36.1°±14.4°(21.8°~69.0°)显著减少至末次随访时的8.9°±8.5°(0°~19.5°)(P=0.000),平均矫正率为75.3%;节段后凸角从术前25.9°±12.8°(15.5°~40.2°)显著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9.5°±4.3°(4.0°~14.7°)(P=0.014)。术后ES出现时间:术后3个月5例,6个月7例。7例患者术后ES的节段与术前代偿弯节段一致。5例患者接受观察,其中1例ES进展接受翻修手术治疗,其他4例患者平均随访至术后25个月(18~36个月),ES角度无明显进展(平均25°→32°);7例患者接受支具治疗,其中4例支具治疗效果满意,支具治疗后平均随访36个月(24~42个月),ES角度有所改善(平均34°→23°)。4例患者在观察或支具治疗失败后(ES角度45°且发展为结构弯),接受翻修手术治疗,翻修术后随访平均22.5个月(12~36个月),ES角度由平均52°(45°~64.2°)矫正至末次随访时平均13°(0°~25°),且均未出现其他继发畸形。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术后ES的发生率约为7%,胸腰段半椎体(T11~L1)及初次手术患者年龄偏大(青春期)为其可能风险因素,其发生和进展较为迅速(3~6个月内),针对该并发症的治疗策略应采用"观察—支具—手术"的阶梯性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86.
寰枢椎结核极为少见,占脊柱结核的0.3%~1.0%[1].因位于枕颈连接部,结构复杂,寰枢椎骨、韧带一旦遭到破坏,可造成寰枢关节的不稳和颈髓的受压.2000年12月至2006年5月,我院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寰枢椎结核患者6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7.
单纯黄韧带肥厚致腰椎管狭窄及根性疼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单纯黄韧带肥厚致腰椎管狭窄及根性疼痛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1997年-2001年腰腿痛的143例病例,其中例为单纯黄韧带肥厚所致,年龄65-78岁,均手术行单纯黄韧带切除,达到椎管减压,结果:此类患者均为老年,病程长,可有急性加重过程,疼痛可与椎间盘突出相似,但以下腰疼痛明显,而下肢放射痛相对较轻,临床及影像学均易误诊。结论:退变引起的黄韧带肥厚可造成椎管狭窄及根性疼痛,手术切除后症状明显缓解。长期随访,患者腰痛消失,可以长时间行走,明显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8.
汶川地震骨科伤员伤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地震骨科伤员伤情特点.方法 对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6月15日收治的1410例汶川地震骨科伤员的基本情况和总体救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10例骨科伤员平均年龄48岁.受伤类别分别为钝器伤(744例,52.7%)、挤压/掩埋伤(379例,26.9%)、跌倒/坠落伤(287例,20.4%);骨折伤员1317例,单纯四肢软组织损伤者93例;261例伤员伴有其他伤病,其中截瘫伤员45例;挤压综合征伤员66例、气性坏疽伤员2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伤员76例、多器官功能哀竭伤员26例.共施手术912例次,其中骨折固定术402例,扩创术224例次,清创缝合术152例次,截肢术85例,植皮术29例次,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8例次,皮瓣转移术5例次,神经肌腱修复术4例次,关节镜手术2例次,人工关节置换术1例.66例挤压综合征伤员中,有49例接受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其中出现创面知名动脉大出血9例次,进行主干血管栓塞治疗20支.1410例骨科伤员中,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 老年伤员较多、伴发伤病多、开放性骨折伤口污染严重、挤压综合征伤员创而处理难度大、截瘫伤员较少、截肢伤员较多,是汶川地震骨科伤员的伤情特点.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挤压综合征(CS)的治疗结果,为指导类似灾难性事件中挤压伤、cs的救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2008年5月12口汶川地震后所致49例合并急性肾脏功能衰竭(ARF)的cS患者,致伤原因均为地震中被重物砸伤;受挤压时间4~102 h,平均24.7 h.男27例,女22例;年龄6.8~76.0岁,平均31.8岁.平均累计肢体1.5肢.49例存在ARF,血Cr平均365.6μmol/L(169~842 μmol/L),CK平均64 022 U/L(34 571~76 836 U/L),均出现肌红蛋白尿,39例合并有高钾血症(血钾5.23~6.38 mmoL/L).所有患者均予持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补液、利尿、碱化尿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输血、改善低蛋白血症、预防或治疗创面感染治,扩创换药、扩创缝合.结果 CRRT治疗49例,肾脏功能在11~37 d恢复.高钾血症均在入院后当天纠正.CK在人院后13~45 d恢复正常.无1例死亡.骨筋膜间室切开减压30例52肢,截肢35例45肢.5例因感染、肢体坏死行二次截肢手术.24例创而经换药、扩创或植皮愈合,8处创面(4例)因感染、组织坏死或创面过大等原因未愈合,均为长时间(>20 d)接受CRRT治疗患者,并合并有其他系统、器官损伤.结论 及时明确诊断、积极有效的早期局部和全身治疗,是成功治疗CS,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CS时创面愈合与长时间CRRT治疗之间的协调,是目前部分尚存创而患者治疗的难点.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聚乳酸薄膜预防硬膜外粘连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998年7月~2000年4月入院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2例,对照组30例,行椎板间开窗或椎板切除、腰椎间盘切除术.实验组在椎板间缺损区域置入0.1 mm厚度的聚乳酸薄膜,对照组缺损区域未置入聚乳酸薄膜.术后2周对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进行观察,6个月对患者随访并作手术节段CT复查. 结果术后2周,实验组与对照组无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体温在正常范围内,伤口均Ⅰ期愈合;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值范围.术后6个月实验组27例痊愈,4例显效,1例有效;对照组24例痊愈,4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复查显示:实验组无硬膜外瘢痕粘连;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硬膜外瘢痕粘连. 结论聚乳酸薄膜组织相容性好,无毒,能有效预防硬膜外瘢痕粘连,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